秦的‘注音符号’是新发明出来的,风烟一开始并不会读。
但她有外挂。
风烟找到编撰字典的人员之一,李斯,挨个问了下读音,让系统记下。
当时李斯怕风烟记不住,还好心的多给她念了几遍。
可李斯不知道,就算他多念了几遍,她也没记住几个。
若不是有系统作弊,为了学秦的注音符号,她怕是都要打扰李斯好几天。
得了字典,风烟在系统的帮助下,学了三天才记下这些读音。
本是为了以防万一,却没想到,她会有用注音符号教授徒弟的一天。
风烟把‘秦三苍’和《字典》给仲姬,然后让仲姬打开字典,“先识字,再习文,识字先认注音……”
风烟把注意符号一个个的写在纸上,边写边教仲姬。
仲姬学东西快,风烟直接一次性写了十个注音符号出来。
教了十来遍,确定她会读后,风烟便让她在纸上抄写注音。
她不知道秦朝的夫子们是怎样教学生的,但给学子启蒙,按现代的教授方法总不会出什么差错。
先学注音,再学字习文。
如果想要徒弟将来入朝为官,那就得学政治。
不过政治这东西,靠的是天分。
没有天分的人,就算说得明明白白,遇到事也不一定能处理好。
而有天分的,根本不需要教,只需学学历史,了解大秦的发展方向,观察观察民生,入朝堂后,就能立足。
仲姬虽然学东西快,但她在政治上有没有天分现在还看不出来。
风烟不打算现在就给她确立方向,等以后学的东西多了,看她在哪方面有天分,就在系统买什么书给她看。
嗯,没错,是给她看,而不是风烟亲自教。
她虽然来自于现代,但却并不是什么都能教的。
她就一普通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
这样的优点,和教授一些高深的学问并不沾边。
她只能教仲姬识字,讲解一些文章的意思。
要精通,得靠仲姬自己。
仲姬没用过笔,写字对她来说比记下字的样子和读音更难。
十几分钟过去,她只写了几个注音,且写得不怎么好看。
风烟也不催促,让她自己慢慢练习。
这不是现代,现代许多工作都不要求字写得好不好看。
在古代,字写得好,是学子最基础的东西。
不说要成为书法大家,但至少要工整。
注音写完,风烟让仲姬休息一会儿,然后就来了一次听写。
听写是风烟幼时刚上学时,最怕的课程。
她的小学在村里,她们村的孩子皮实,少有溺爱的家长。
犯错被老师打手板,罚站,留校写做错的作业是常有的事。
没有哪个家长会因此找老师麻烦。
所以,风烟幼时在课堂上听写写错字了,是会挨打的。
错一个字,打一个手板。
还是用那种细长的枝条打。
那玩意儿,打人可疼了,风烟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滋味儿。
风烟觉得自己不是个喜欢用体罚来督促徒弟的师父,就算仲姬听写错误,她也绝不会打她的手板。
十个注音听写完,风烟检查仲姬的作业。
完全正确!一个都没错。
不愧是她的徒弟!
————
有孩子前,我觉得我会是个慈母,但有孩子后……
儿子有时候真的很欠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