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为了养老,易忠海也是拼了。他多番去医院找许大茂沟通,甚至还请来了许父帮忙说情,最终在各种许诺之后,许大茂这才同意放过傻柱。

“柱子,以后可别在院里打架了,今时不同往日,这四合院已经不是当初的四合院了。”

“是啊柱子,这次要不是有一大爷的帮忙,你肯定会被派出所关进去的。进了那里面还能有个好?要是留下案底,你连轧钢厂的工作都保不住,到时候没有工作你吃啥?你拿什么养我们娘四个?”秦淮茹此刻怨念满满。

“行啦,行啦!知道了!我饿不着你们娘四个的。这次还不是怨陈天明,要不是他,我能受这伤、这窝囊气?”傻柱不满道。

“柱子,你可别想去报复陈天明啊,咱们惹不起的!”

“哎呀,我知道!我现在惹不起他,我躲还不行吗?以后等我逮住机会,看我怎么收拾他!”

言语间,傻柱一行人就到了四合院门口,正好碰见李丽珍从里面出来。

“哟,这不是李丽珍嘛?你这女人的心够狠啊,对邻居都要下死手,以后咱们大家可都得离你远点儿才行啊,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被你害死呢!”傻柱出言讥讽道。

“你这混蛋怎么出来了?”李丽珍看着傻柱有些失神。她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许大茂都还没有出院呢,这傻柱怎么就放了?他不是应该在派出所等候处理吗?

“我为什么不能出来?事情都已经了了,我当然要回来!我说你这个女人就是事儿精,咱们老爷们儿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插嘴了!还要报公抓我?你以为有陈天明撑腰就行啦?许家又不是你做主,瞎逞什么能啊!”傻柱轻蔑的嘲讽道,然后扔下李丽珍,大摇大摆的进院了。

可惜,傻柱还是得意得太早,他不知道有些女人是不能得罪的,比如李丽珍。

次日,傻柱又被周卫国带走了,原因就是许大茂反悔,不愿意谅解。

这下把易忠海和秦淮茹整傻眼了,他们再次找到许大茂好说歹说,哪怕是拿许大茂不能生育的事相威胁,可许大茂依旧咬死不松口。因为李丽珍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选择离婚,要么继续追究傻柱!就这样,傻柱因为自己的嘚瑟被关了进去,轧钢厂的工作也自然出落。

八月底,陈天明意外的收到了岳父的来信,这是一封求援信,一封港岛的求援信。

“天明,港岛不是在南边嘛,还靠海,咱们这儿都闹洪水了,他们咋会缺水呢?。”娄晓娥看完信后,不可思议的问道。

“傻丫头,港岛缺的是淡水,又不是海水。虽然港岛位于潮湿多雨的亚热带,降水量远比咱们北方丰沛;但是它的分布却极不平衡,有八成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相当稀少。而且港岛地形狭小,除了一条香江,也没啥大的河流,所以即使降水再多,它也没有大量储存淡水的能力。再加上,现在港岛的人口大爆炸,有300万人以上,这缺水自然就成了悬在港岛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是如今这把剑已经劈下来了。”

“那要不要让爹暂时回来避一避啊?我看这信上写的,港岛现在每四天才供应一次饮水,而且只供四小时,全岛有300万人,这也太夸张了吧?”

“岳父不是在信里说了,他们的生活虽有影响,但是还不太大,暂时用不着离开。现在港岛的龙国人都在千方百计地联系内地,就是想要从内地调水,这也是岳父选择寄信来的原因,毕竟电报上说不清楚。”

“我爹真是老糊涂了,咱们现在就一个平头老百姓,哪有办法解决三百万人的饮水问题啊?他这封信算是白寄了!”娄晓娥嘟囔道。

陈天明笑了笑,他当然明白岳父寄这信的目的了,不就是希望陈天明往上面递个话嘛。

说起这次港岛缺水,陈天明也是有些印象的。

从1962年年底到1963年初夏,港岛出现了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接连9个月,港岛就没下过一滴雨。河流全体断流,仅有的几个水塘也干涸见底,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港岛的农田全面绝收,有13个行业由于断水停工减产,数十万人因此失业,总体经济损失更是高达7000万。要知道,此时港岛繁华的太子道,一间90平米左右的房子,售价也才5-7万而已。所以,这一次,港岛差点变臭港,可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而是真真实实的苦难。

几天后,政务院许秘书通知陈天明,大管家抽出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听取他的汇报。

“天明同志,今年年初的时候,粤省的同志就已经收到了港岛商会和工会联合发出的求助信,说的也是港岛旱灾。目前,粤省方面已经批准港岛当局派船到珠江免费取水,同时羊城方面每天也会为港岛无偿提供两万吨淡水;另外,粤省还向政务院提交了一份东江供水工程的计划书,可是在工程费用上,双方至今还未谈拢。”

“约翰牛那边不想掏钱,可咱们这边又拿不出钱来。要知道,港岛的旱灾其实也影响到了粤省,原本政府也在积极筹措资金想要解决问题;但是上个月,北方的海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全流域共有143个县市受灾,倒塌房屋1200多万间,淹没农田耕地7000余万亩,受灾人口约2200万,更是有近千万人无家可归,其直接经济损失预计高达60亿,灾后重建还需增加10亿。咱们现在也难啊!”

“天明同志,粤省提交的东深工程,不仅可以为港岛供水,更能为沿线10余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所以这个工程肯定是会落实的,只是还要等等才行。”

“大管家,这个东深工程预计要投资多少?”

“政府已经核算过了总投资需要3800万。怎么?你岳父有办法解决?”

“大管家说笑了,小子岳父哪儿有这个能耐啊。只是我琢磨着,能不能让港岛的富商联合出资,然后再采取收水费的办法,逐步收回投资费用。这样一来,政府不需要挤占有限的财政资金,而工程可以得以提前开工,待成本收回之后,再交由政府接手管理。”

“呵呵,你还说这不是你岳父的想法。”大管家笑道。

“大管家这真不是我岳父的主意,是——”

“行了,不管是谁的主意,只要是于民有利的,咱们都可以商量。说说吧,具体怎么做?”

“总投资四千万,工程由政府主理修建,正式运营后由港岛富商收费回本,十年后交由政府。”

“这个方案我会报上去讨论的,不过收费十年可不行,就七年吧,七年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回本吃利了。”大管家肯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