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 > 第23章 愿为天下百姓之安定而读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愿为天下百姓之安定而读书

礼成之后,王怀川拉着贾瑜在外面慢慢的走,王天成也跟在身旁。

他们三人都穿着儒衫,带有儒巾,远远望去,倒像是同一个人的三个不同年龄段一样。

王怀川人老了,此刻说起家长里短的时候不免有些唠叨。

“瑜儿你家居住深远,回去后和你父亲商议一下,以后就住在我家里吧,免得每天起早贪晚,异常辛苦。”

又吩咐儿子:“你让你家的,带着人把西边的你大哥的那个小院收拾一下,一应物事该换的换,赶紧采买好放进去。”

看到王天成应是离去,再和贾瑜道:“我家仆人俱是手脚麻利的,你来也不用带什么外人,只带着换洗衣服就是了,一应书本,笔墨纸砚,为师也不差你这点。”

他事无巨细的都说了一遍,此刻的样子更像是个耄耋老叟,不是什么仕林大儒。

贾瑜看着这个和蔼的老头在身前唠叨,心中暖暖,他又想起前世读书时,对他常常耳提面命的老班主任。

这两个老师,学问才识不同,所处年代不同。

但相同的,是一颗深深爱着学生的心。

所谓师者,绝不仅仅是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

从王家出发,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了。

贾瑜家里已经彻底热闹了起来,明明过年时刚贴上的窗花对联,此刻竟然又换了新的。

老娘曾氏的意见非常坚决,纵然父子二人一同反对也没用。

门房老刘也换上了新衣服,正带着宝柱在门前迎来送往,老脸笑的像朵盛放的菊花。

主院里已经摆了十几张桌子,摆好了宴席,静待吉时。

贾瑜才从拜师时的庄严和感动里转过神,就来到了繁华热闹的宴席上。

贾琏贾蓉贾蔷这些泛泛之交,沈参这些家中故友,还有老爹老娘的亲戚朋友,大多都到了。

贾琏今天下的贺礼颇重,足足五十两银子。

他本想着十两二十两银子意思意思得了,结果临出门前王熙凤亲自给了他银子,三令五申必须送到,还威胁贾琏后面会派平儿打听他的礼金,这才逼得他下了五十两礼金。

他倒也是个心大的,左右交了银子,也就不再惦记。反而坐在椅子上和贾蓉贾蔷两兄弟扯了起来。

捻了粒花生嚼了嚼,他问道:“蓉儿你婚事筹备的怎么样了?”

贾蓉满不在乎道:“嗨,还能怎么样,就那么安排着呗。”

贾琏奇了,这还有人对自己结婚不在乎的?心多大啊?

“我听珍大哥说,你那岳丈是工部的郎中?这么说不是和二老爷一个部门的?”

贾蓉摆摆手道:“好像是吧,我也不大清楚。”

他这副样子真是让贾琏丈二摸不着头脑,心中猜测道:“蓉哥儿你是不满意这桩婚事?”

贾蓉脸色一变,慌张道:“谁说的,我满意着呢。可卿是东城第一绝色,我怎么会不满意。”

贾琏懵逼,虽然过了门就是一家人,但是现在还没结婚呢,你就这么大方的把你老婆名字告诉我了?真不把我当外人啊?

不过他又心里痒痒起来,东城第一绝色啊我滴乖乖,该有多漂亮?认识的那些小妇人,哪有这种等级的?

贾瑜今天是注定要喝不少的,虽然因着年纪小,可以逃一些酒,但是有些人必须要实打实的举杯。

贾蓉等三人正说着话,贾瑜就到了他们这桌来。

贾琏率先终止话头,起身道:“我当初就说了,瑜弟是个有能为的,你们看这才过了多久,瑜弟就拜了王公当老师。二哥心里佩服,敬你一杯!”

他这话......

多少沾了点醋味。

实则是因为王熙凤每天晚上都和他说这个,就连夫妻俩运动完,还要在他耳边说上几句,实在惹得贾琏烦不胜烦,因此今天说话带了些情绪。

贾瑜佯作不知,笑了笑跟着贾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俯下身和贾蓉说话:“蓉哥儿,你那婚事最后缺的几样物事,我爹也找金陵薛家的朋友找到了。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兄弟几个都等着和你的喜酒了。”

没错,他的小心思又起来了,说这话是在试探着贾蓉。

上次和沈参喝酒,他收获了不少关于秦可卿的消息,当时心中有个猜测:贾珍在贾蓉成婚之前就盯上了秦可卿。

这会问话,是在试探贾蓉是否清楚他老爹的心思。

若是不知道,那有可能是他猜错了,他也不在意,毕竟现在也不能拦着秦可卿嫁进宁国府。

若是知道,那不仅意味着自己猜对了,更可以借机离家贾珍父子,在宁国府埋下根钉子,说不准哪天就用上了。

当然,贾蓉这小子也不是啥好人,自己要多加小心。

贾蓉神色不变,脸上不见喜悦也不见恚怒,碰了个酒杯说道:“蓉儿多谢瑜叔来回奔走,我先干为敬。”

说完一仰脖,眼睛也不眨的喝了一杯酒。

贾瑜打量了一眼他,心中怜悯,看来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曹公这句诗,和眼下情景何其相似。

他心中定计,赶紧拉着贾蓉坐下,给他夹了一筷子菜,笑着说:“喝这么急干什么?怎么我家还管不起你一顿酒?”

拍了拍背,凝视着贾蓉语气莫名道:“尤大嫂子要是知道我没招待好你,怕是要请我吃鞭子了。”

听得这话,贾琏贾蔷哈哈大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只有贾蓉,心底里莫名产生了一种荒唐的念头。他赶紧摇摇头,将这念头扔到一边去,同贾瑜等人快活说笑起来。

日头西斜,这场拜师宴一直从未时吃到了酉时末,一直吃到天色黑了,宾客才渐渐散去。

贾府里,除了贾琏贾蓉贾蔷这三个打的交道多的,别的虽然没来,也都托了银子。

例如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再如贾宝玉贾环贾兰,都是借别人的手送了些礼物,本人没有亲来。

贾瑜用冷水洗了个脸,酒意散去顿时精神了不少。

拦下碧蕊吩咐她烧好热水准备回来洗浴,却得知紫鹃早已经备下了。

贾瑜放心跟着鸳鸯离去。

他要跟鸳鸯一起回去,向贾母请安谢恩。

鸳鸯今天穿的是鹅黄色衣裳,她提着灯笼在前方引路,昏黄的灯笼不甚明亮,烛光下她的身姿更显曼妙动人。

前世有个很经典的言论,在深夜昏黄路灯下,任何女人的颜值都会提上一大截。

因为光亮不够,会给别人一种朦胧美,自行脑补填充。

贾瑜现在就有这种感觉。

他这副身体意外健壮,刚刚成年就已经孔武有力,又兼之灵魂是个见多识广的三十中年,此刻跟在鸳鸯身后,望着盈盈柳腰,圆润桃臀,刚刚散去的酒意竟像是又起来了一样。

他忙不迭的拍了拍脸庞,找话道:“鸳鸯姐姐,我听说岁数大了的人,大都精力不济。这般晚了老祖宗却还在等我,倒是让瑜好生过意不去。”

鸳鸯转过身,明眸善睐。

她也不站在前面带路,反而行到贾瑜身侧和他并肩而行,声音清甜说道:“老祖宗一直挂念着瑜大爷的,特意在午后多睡了一会。”

又声音柔柔,躬身行礼:“大爷今天事忙,还能记挂着老祖宗身体,鸳鸯代着老祖宗谢过大爷关怀了。”

说话间鬓角几根发丝飞舞,带来一阵清香,沁人心脾。

你再这么下去,就要超过平儿成为我第二喜欢的丫鬟了......

贾瑜心中无奈,回道:“今日拜师,瑜身上穿着的就是老祖宗前日所赠衣物,关怀之恩不敢忘怀。”

看着鸳鸯又要客套,他赶忙一挥手道:“鸳鸯姐姐我们快些走,不要让老祖宗久等了。”

二人又行了小半刻钟,方才走到荣庆堂内,贾母正坐在小炕上和贾政说话,旁边立有一扇屏风,隐约可见人影绰绰,料想应是王熙凤三春等几个女眷了。

贾瑜进门来,先朝贾母行礼,又向贾政行礼,姿态恭敬。

贾政笑的快收不住了,好不容易等他行完礼,哈哈大笑道:“瑜哥儿,今天你可是给咱们家大大争了口脸面。”

他今天在工部衙门,恨不得见人就说:你怎么知道我家有个侄儿被王公收了徒弟?

贾政虽然在工部是个小透明,关系一般,但是他背景深,平时也不得罪人。

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和他笑呵呵道喜,一个下午来,他从同僚们收到的笑脸比自己从上任到现在还多。

此刻他看着贾瑜,满心欢喜,

让贾瑜不禁想起过年时宁荣街请来的戏班子,演的刘备三请诸葛亮。

当时台上那个刘备的表情就和贾政差不多......

附和笑了笑,正欲谦逊。

却听到贾母笑着说:“瑜哥儿是个有能为的,咱们自家关起门说自家话,就不必谦虚了。”

她想着之前贾政和她说的话,出口问道:“瑜哥儿,你现在拜在王公名下,日后可有什么志向?”

贾瑜站在堂下想了想,志向他有不少,想位极九五,想左拥右抱。

金朝废帝完颜亮有一句话:

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

这差不多说尽了每个男人的内心阴暗面了,每至深夜他也会在心中飘过类似的想法。

但他又想起今日上午拜师时,王怀川和他说的话:朝堂捭阖不算英雄,卫境安民方为丈夫。

百年之后有女真入关,再过百年有列强辱华,这片神州将继三国两晋之后,再次腥风血雨遍地膻腥,他真的能当做不知道吗?

贾瑜昂首挺胸,直视贾母,声如金石铮铮而鸣,一字一顿道:“愿为天下百姓之安定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