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宁荣两府乱糟糟一片,不知所措的时候。

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贾瑜,正坐在自家的书房内,提着墨笔饶有兴致的写着文章。

贾雨村则静静立在他身后,观看他的文章。

贾瑜如同策划命运的神灵,一步步推动着棋盘上的棋子向着既定的轨道走去。

对于已经发生的,他成竹在胸。

对于即将到来的,他泰然处之。

而现在,贾珍贾蔷已死,贾蓉命不久矣,这场好戏也快要到了收尾的时候,马上到了他出场的时候。

也是时候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他铺开奏折,在雪白的纸上,开始书写文章。

古代的奏折中:章以谢恩,表以陈情。

这是贾瑜为袭宁国爵位时准备的谢恩奏折。

按理来说,他非是贾府的嫡系血脉,应该先写一份陈情表推拒袭爵旨意,以示自己的高洁秉性,等到皇帝再下诏书时方才谢恩袭爵。

但是在贾瑜上位这件事上,皇帝和老师已经达成了共识。

也就是说,现在裁判都是自己人了。

所以贾瑜干脆将谢恩章陈情表二者合作一处,先陈情再谢恩就是了。

至于自己承爵后,贾母等一众人会不会认为他在贪图东府,又或者在事后能不能看出来他的计策,贾瑜根本不在乎。

宁国府,只是他当前的进身之阶,却不是贾瑜事业的最终点。

西边的那一大家,到时候如果识相,他还不怎么介意。

如果心有不轨,那灭了东府的同时,在灭个西府也不过是略施小计罢了。

“窃民性本愚鲁,毫无知识。今涓埃未效,蒙皇上天恩以承先祖之爵,悚惧实深,夙夜难眠。”

“忆昔先祖之迹,追亡逐北狩于草原,勒石燕然箭射天狼,何其之雄?”

“瑜不过市井一少年,今寸功未立,扪心自问,时切惭惶!”

贾瑜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先是对先祖事迹大吹特吹,再表达了自己诚惶诚恐的态度。

虽然自己已经决定了承爵,但是谦虚的态度也必须要体现出来。

随之笔锋一转,转起一行,字迹工整,另书写谢恩的文章。

“然窃闻大丈夫之志,正所谓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臣本蚍蜉,虽生于浮草微芥之间,亦有撼树之雄心!”

这里开始,贾瑜就已经开始对文章感情进行转折,来表述自己的雄心壮志。

他在前方特意做了自谦的铺垫,使得他人阅读之时,并不会觉得此段突兀自大,反而只会感慨少年意气之勃发。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今仰邀天恩之潮擢弥切,臣内心进取之攀进弥坚。”

“唯实心实力,矢慎矢勤,忠心圣上,报效国家!”

先起了个高调,然后在这里,贾瑜又将自己先前的壮志拉到一个特别低微的位置。

唯望此身以报君,壮志宏图尽皆陈于陛下之前。

他利用这种反差的感觉,更加突出表明自己对皇帝和社稷的忠心。

“犬马恋主,情何能已?今临表之语,字字出于心扉,胡言乱语伏唯敬表以闻圣听!”

最后一句敬语,则更加煽情,化用了丞相的出师表。

只不过,贾瑜可比丞相更加不要脸,他直接将自己比作皇帝身前的牛马,将恋主的情绪抒发到极致。

在这个只是视天子为君父的时代,他比一般人更加能舔!

不过话说回来,他年纪不大,一时说出轻狂之语,也不算什么特别大的事。

贾瑜在最后的落款处写明自己姓氏,吹干了墨迹,方才合上奏折。

他全程神情冷峻,虽然文章写的情真意切,可贾瑜心中却是全程淡然冷漠。

不过权且忍让罢了!

可身后的贾雨村却是胸中波涛泛滥,从贾瑜提笔之初,他一字不落的看完了全程。

他不知道第多少次的在心中发出慨叹:“这贾瑜,真是个少年妖孽!”

贾雨村现在就敢断定,哪怕朝中重臣对贾瑜袭宁国爵位有异议,等到这封奏折交上去之后,也会各个闭口不言。

无他,盖因这篇奏折写的古朴动人,虽然文采不显辞藻朴素,但胜在字里行间的其情至真,其意至诚!

而这其上的短短四五百字,更是把少年立志、君父厚恩、砥砺报国、君臣相合等等要素,俱糅杂于一身。

再加之贾瑜本身就低微的身份,更赋予了这件事几分传奇性,使其必会流传于市井之间,更让人津津乐道。

说的再明白一点,这就是当今景朝教化万民的显现,更是时代正能量的最佳诠释文章!

在这种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文章面前。

朝廷里的官员们,哪个会提出异议?

又有哪个敢提出异议?

可以预见的是,贾瑜之名,即将以此一文而动京华!

贾雨村深吸一口气,收起眼中的敬畏,收起面上的艳羡,也收起心底不可告人的小心思。

他理了理衣襟,恭恭敬敬的弯腰低眉,拱手向前郑重祝贺道:“贾化恭喜将军,今大事可成矣!万里鹏程,自今日而起!”

贾雨村这一声将军,说的就是贾瑜承爵之后的将军勋爵!

贾瑜面色无惊无喜,古井不波。

此刻在听到贾雨村的躬身贺喜方才流露出几分笑意:“依先生看来,这篇文章可还有什么不合规制的地方,需要改进之处?”

贾雨村苦笑连连,连忙诚惶诚恐说道:“将军少年英才,妙笔生花文章天成,化愚鲁之姿岂敢置喙?”

这倒是意外的收获了。

贾瑜让贾雨村站在身后旁观自己写文章,是真心诚意的想要让他指点一二,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正式书写奏章。

而贾雨村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干过知府,肯定比自己更加了解提交奏章里的门门道道。

却没想到自己歪打正着,一封奏折让贾雨村对自己印象大为改观,继前几日的畏惧之后,此刻已生出敬服之心。

他谦逊摇摇头道:“先生谬赞了。不过既然奏折问题不大,那就以此作为我承爵之时的谢恩表吧。”

说罢,提起笔在奏折封皮上信手书名---《奏谢宁国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