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异乡的城,亲爱的你 > 第442章 两个大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莲今天要享一天清福。

今天周日,她可以解放一天,不做“煮妇”。

这可真是难得。

原来不用做家务可以如此地清闲。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多,厨房里不时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是谁?接替了叶莲,担当起了厨师的重任?

叶莲坐在餐桌边,面前摆着一本书。

叶莲是特地坐在餐桌边的,因为她知道今天虽然不用当厨,却逃不了是要做当厨的人的“顾问”的。

这不?请教的人来了。

“妈,你看,放这么多水行吗?”曹蓝杉来到叶莲的身边,手里抱着个电饭煲的内胆。

原来今天的“大厨”是曹蓝杉,他正准备做饭,吃不准到底放多少水。

叶莲往内胆里瞧了瞧,凭她多年的煮饭经验,不假思索地说,水多了,再倒掉一点。

曹蓝杉哦了一下,又进到了厨房。

叶莲看到曹蓝杉的背影,若有所思。

其实,叶莲是不舍得让曹蓝杉做饭的。

曹蓝杉的学习任务那么重,叶莲是希望周末的时间里他在完成自己的作业之后,能好好地放松休息一下。

叶莲抓曹蓝杉下厨,是因为这段时间曹蓝杉很是反常,叶莲是在想办法改变一下这种反常的情况。

曹蓝杉怎么样反常呢?

原本阳光快乐的一个男孩,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是闷闷不乐,跟谁也说不上几句话,有很重心事的样子。学习成绩也有点下降,怎不叫人挂虑?

叶莲和其它当妈的一样,只愿看到孩子一切都好。无论是身体健康上,还是心理健康上,一有个风吹草动,她就担忧紧张。

看到曹蓝杉这样,叶莲自然是不放心,觉得曹蓝杉也不像是叛逆,他心里肯定装着事情。如果不把他郁结的心理疏通,只怕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健康。

叶莲试过与曹蓝杉谈话,但曹蓝杉却说并没有什么事。

很明显,曹蓝杉不愿意敞开心扉。

怎么办?

孩子大了,不是一根棒棒糖或者是一个玩具就能哄着他跟你说心里话的。

叶莲想到了让曹蓝杉做家务。

家务劳动其实是种好东西,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能通过家务劳动中的互动,增进家人们之间的亲昵感情。

以前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劳动中培养出了爱心和责任心。

可惜,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太重了,真没多少时间做家务。

所以,趁着今天周日,叶莲就让曹蓝杉来做饭。

叶莲就想,你一天都不跟我说上几句话,做饭的时候你肯定是得跟我说话的吧?

果然,到现在为止,曹蓝杉跟叶莲说了好些话了。

早上的时候问叶莲,妈妈,今天买菜也是我去吗?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又问,买些什么菜呢?买多少呢?

买菜回来的时候又问叶莲,妈妈,你看我买的菜对不对?

准备做饭的时候又问叶莲,妈妈,要煮多少米?

刚才又问叶莲,放的水对不对?

叶莲就是想让曹蓝杉能像这样动起来,能主动找人说话,至于到后面有没有契机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那就要看情况了。但至少,在态度上他不是那么冷冷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只要他肯说话了,事情就变得好办了。

“妈妈,这个肉怎么切?要把肥肉和瘦肉分开吗?”曹蓝杉又在厨房里大声问。

“分开切,都切片,肥肉用来熬油。”叶莲大声地回答。

叶莲虽然不当厨,但好像这顾问的事儿也不少。

叶莲听得曹蓝杉在砧板上切肉的声音。

叶莲终于可以翻一下书了。因为对于一个厨房生手来说,切完一块肉不会那么快。

书是三毛写的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

这是一本让叶莲久仰的书,昨天逛书店的时候刚好看到,叶莲就把它买下来了。

可她还没翻两页,曹学谦从房间里出来了。

“你跟谁打电话那么久?”叶莲问。

“跟成宇飞讨论一些厂里的事情。”曹学谦走近餐边柜,拿杯喝了几口水。

叶莲哦了一下,又低下头去看她的书。

“儿子在做饭了?”曹学谦问。

叶莲点了点头。

“我去看看。”曹学谦说着也进了厨房。

去看看?你去看看有什么用?你又不会做饭。

叶莲心里嘀咕。

叶莲心里面,曹学谦什么都好,就是不愿意干家务,不愿意做饭。

让他做点家务,他会以各种名义推脱;让他做饭,他说他做的饭不好吃,说还不如在外面吃。

这么多年了,前些年曹学谦工作太忙太累,叶莲没让曹学谦干家务或者做饭;到了同鑫厂以后,曹学谦的时间多一点,当叶莲叫他做家务的时候他就说不如请个钟点工。

叶莲也是无奈,干脆懒得叫他。干得累了跟他抱怨,他还是那句话:请一个钟点工嘛。

钟点工叶莲肯定是舍不得请,所以还是累自己。

不过,叶莲想着,她不会停止改造曹学谦的,总有一天,她要让曹学谦分担家务,至少,他能做做饭。

“嘿——儿子不错嘛,切的肉还像模像样。”曹学谦的说话声从厨房传来。

一会儿后,叶莲又听到曹学谦翻冰箱的声音。

“冰箱里还有条鱼呢,要不,我来做个鱼吧?”

这是曹学谦说的话吗?

叶莲有点不敢相信。

“真的吗?你说的是真的吗?”叶莲笑问。

“当然是真的啦。”曹学谦也笑。

“今天怎么愿意做菜了? 这太阳是要从西边出来了吗 ? ”

“儿子都做菜了,我就不能做一个表现一下吗?”

“能啊,太能了。”

“那不就得了?”

“好嘛,今天一下有两个大厨,我不就是个太上皇了?”

“随你意,太上皇也好,老佛爷也好,看你喜欢。”

“哈哈。”

“妈妈,这红萝卜切片还是切丝?”曹蓝杉又在喊。

“红萝卜切片好吃,白萝卜切丝好吃。”曹学谦抢着回答。

“你又没做过菜,还在这里充大厨。”叶莲笑曹学谦。

“那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曹学谦不以为然。

“好吧,曹大厨,那今天就看你的手艺了。”叶莲也不想争了。

叶莲听声音,知道曹蓝杉开始切红萝卜了。

对一个基本没摸过刀的生手来说,红萝卜切片可不容易。容易滚,又紧实。两个红萝卜,曹蓝杉估计得切一阵子。

叶莲暂时不管他们父子,让他们自己捣鼓。

趁着空儿,叶莲又开始看书。

其实,叶莲觉得,《撒哈拉的故事》适合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就着阳光,和着微风,闻着茶香,再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咂,去体味,这样,才能吻合三毛那浪漫多情和有趣的灵魂。

但叶莲也觉得,自己就是一凡胎俗骨,没那么多讲究。只要有时间,哪里都可以看,就算是在这有点油腻味的餐桌上,就算是在这有点聒噪的离厨房门口不远的地方。

三毛果真是才华横溢呀,她的文字,是那么地自然、空灵,不知不觉就能吸引着你。

它们如天籁般,如泉水般,如春风般,如惊雷般,愉悦你,滋润你,感动你,震撼你,那么地贴切,那么地真实,那么地富有魅力。

这样的文字,叶莲越读,就越是喜欢……

“妈妈,要放多少油?”曹蓝杉总算是切好菜了,开始起锅了。

“在锅底一个小窝窝就好了。”叶莲的目光飘离了书本。

“怎样才算是一个小窝窝呀?妈妈你过来看一下。”对曹蓝杉来说,判断放多少油似乎比解一道方程式还难。

叶莲只得走进厨房,看到锅里的油,说:“再加多一点。”

曹蓝杉就依言再加一点,直到叶莲说好了好了。

叶莲看了看曹蓝杉切的红萝卜,虽然厚薄不均,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可以了。

对生手来说,包容性要适当地高一点,不仅如此,还要适当地夸一夸。

叶莲看到灶台上摆着的那条鱼,曹学谦却不知道哪去了。

叶莲走出厨房,想继续看看书。

但曹蓝杉的问题接踵而来了,叶莲时不时得回答一些问题。

妈妈,先放肉还是先放红萝卜?

妈妈,这肉怎么样才算熟了呀?

妈妈,这红萝卜怎么还是很硬呀?

……

叶莲发现自己也清闲不起来,这单纯当顾问也不容易。

曹蓝杉的问题还没完。

“妈妈,放多少盐呀?”

“看菜放盐,多少菜放多少盐。”叶莲回答。

“什么意思?”

“就是菜多就放盐多一点,菜少就放盐少一点。”

“那怎么看菜多菜少?怎么看盐多盐少?”

哎呀,这个,叶莲也说不好呀。

这煮菜放盐,是个经验活,不能称不能量,完全是要靠主观判断。

叶莲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做菜的时候也问过蓝杉外婆放多少盐?蓝杉外婆也是回答说多少菜放多少盐。当时叶莲也是一脸懵,这回答简直就是似是而非的武林术语嘛,回答了等于是没回答呀。

这么多年了,叶莲煮了多少的菜了,靠着自己的经验,终于能够做到蓝杉外婆所说的“多少菜放多少盐”,就像领悟到了一招武林绝学。

现在,又轮到儿子来问自己了。

那她也说不清呀。

既然说不清,叶莲干脆起身,亲临锅台边指点曹蓝杉放盐。反正让曹蓝杉下厨的初衷只是想要与他在互动中重建有效的沟通。

“儿子,你的菜差不多了吧?到我来搞鱼了。”曹学谦又冒出来了。

叶莲笑,退出厨房,把这重地让给了他们父子俩,坐等美食上桌。暂时就想象成美食吧,哈哈。

叶莲以为曹学谦也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意外的是没有。

行啊,到底是见过猪跑的人。

叶莲乐得又能看一会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