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悟性逆天:八岁贪官,震惊朱元璋 > 第73章 灾区施重税,朱辰该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灾区施重税,朱辰该杀!

听到朱辰开设粥棚,还请宿县灾民喝肉粥,朱元璋心中怒气稍微减轻一点,

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这小王八蛋,终于干了一件人事!”

毛骧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结巴的说道:

“可…可是…”

见到毛骧结结巴巴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就知道没好事,直接问道:

“可是什么?你赶紧说啊!”

毛骧听了道朱元璋催促自己,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可是,朱辰规定喝第二碗旱虾粥就要出钱,一碗粥三文钱!”

听了这话,朱元璋又炸毛了。

“什么?这小王八蛋,想钱想疯了,把主意打到灾民身上,一碗粥就要三文钱,在应天府都能喝十碗了,他真是逼咱灭了他的九族!”

朱元璋此刻挖了朱辰家祖坟的心都有了。

过了几秒钟他又觉得那里不对劲,接着摆了摆手:

“这事不对劲啊,那些灾民连饭都吃不起了,他们哪里来的钱买粥喝?”

马皇后也好奇的看着毛骧。

毛骧只能据实回答:

“那些灾民捉一斤蝗虫,朱辰给他们二十文钱,宿县遭蝗灾到处都是蝗虫,所有那些灾民喝了粥之后,其实还能剩些银子!”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朱元璋继续问道:

“这么说朱辰那小王八蛋,不但让那些灾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让他们挣到了银子?”

“应该可以这么说!”

“难道那小王八蛋会自己往里贴银子啊,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就朱辰这贪财的样子,朱元璋怎么也不相信朱辰会自掏腰包。

他从灾民那里买蝗虫,又卖粥给灾民,这操作朱元璋是想破头都想不出来其中的道理。

一旁的毛骧再次说道:

“我听说是从他赚富商的那些钱里边出的!”

这么一说,朱元璋算是想通了。

对朱辰开酒楼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生气了。

那些富商的钱估计不少,自己让他们捐款救济灾民,他们也不愿意。

自己也不能明抢,没想到朱辰这一招这么管用。

这就等于间接让宿县富户掏腰包资助了那些灾民。

不但让那些灾民有粥喝,而且还有存钱。

一个重灾区,能不饿死人都已经很不错了,朱辰还让那些灾民赚到了钱,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难度系数不比自己打下大明江山低。

一个小孩,就有如此的手段,朱元璋对朱辰就更是佩服了。

这要是放在任何官员身上,他都不敢这么干。

朱辰这家伙胆子大,歪主意多,还有一颗厚着脸皮捞银子的坚定决心。

朱元璋觉得朱辰这家伙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很像,在某些方面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

朱元璋终于露出了笑脸,骂道:

“这小王八蛋,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骂完,又想起蝗灾的事,直接问道:

“宿县蝗灾怎么样了现在?”

看到朱元璋脸上有了笑容,听朱元璋这么一问,毛骧放心的一笑:

“宿县的蝗虫都被那些灾民抓的差不多了!”

听到此处,马皇后憋不住直接笑了。

这蝗灾在哪个朝代都不好应对。

除了蝗虫自己飞走,被人抓去卖钱还是头一遭。

马皇后回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重八,蝗虫灭了,宿县也该复耕了吧?

没有银子,朝廷给宿县灾民调些种子这应该不难吧?咱们总不能全都靠人家朱辰吧!”

听了马皇后的话,还没等朱元璋开口,毛骧一笑,立刻禀报道:

“皇后,不用调粮食了,朱辰给宿县的灾民发放了玉米种子和番薯苗,听说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高,生长速度极快,一个多月就可成熟!”

朱元璋听了,很不相信的看着毛骧。

自己农民出身,最快的农作物也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成熟。

虽然不知道玉米和番薯是什么,可是能够生长如此迅速的农作物他还没有听说过。

朱元璋情不自禁的感叹到:

“天下难道真有长势如此迅猛的农作物?”

毛骧看到朱元璋那惊讶的样子,继续说道:

“听朱辰说这两种农作物不但生长周期快,而且产量高极高,那玉米听说可以亩产四十石,红薯亩产可达一百二十石,而且…”

还没有等毛骧说完,朱元璋直接站了起来,双目圆睁,激动的连手上的玉如意都掉在了地上。

异常吃惊的看着毛骧:

“毛骧,你可不要骗咱啊,咱也是农家出身,这天下还没有听说过有亩产一百二十石的!”

毛骧赶紧解释到:

“皇上这是朱辰给那些灾民说的,而且那玉米和红薯长的确实快,这才半个月不到,已经开花了…”

朱元璋听了,就更惊讶了,半个月已经开花,这可是毛骧亲眼所见,亩产那么多,起码有一半的可能性。

在大明洪武年间,一石的重量,大约一百五十斤。

亩产一百二十石,这就是说一亩地,能够生产出一万八千斤粮食!

就算亩产四十石,那也足足六千斤。

明朝的谷子最多也就四到五石,朱辰说的农作物竟然翻了六十倍。

这打死朱元璋,他也不信。

简直是有些天方夜谭。

朱元璋自己以前也种过田,如此高产的农作物他还真没见过。

就是杨宪当年治理扬州亩产也就五石而已。

朱元璋觉得朱辰这是在忽悠宿县的灾民。

可是朱辰忽悠宿县的灾民的理由朱元璋实在是想不出来。

突然他低头看了一眼毛骧:

“毛骧你给咱说说,朱辰卖那些玉米种子和红薯苗要了灾民多少银子?”

朱元璋觉得朱辰可能要利用卖种子敲诈宿县的老百姓。

毛骧听了,摇了摇头:

“皇上,朱辰发放那些种子和秧苗,没有要灾民一文钱!”

听了这话,朱元璋就更诧异了,秧苗和种子免费发放,自掏腰包,这和朱辰坑银子的本性有些不符啊!

朱辰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朱元璋站在原地,脑子转了一百八十个弯,都没有想明白朱辰这是要做什么?

这么高产的农作物,他不好好坑一笔钱。

竟然免费发放?

朱元璋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只听到毛骧低着声音说道:

“皇上,那朱辰还说...还说...”

毛骧支支吾吾了半天没有说出来。

朱元璋很是着急的问道:

“那兔崽子还说什么,你倒是说啊,在这里支吾半天!”

毛骧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朱辰还说,让宿县的灾民收获了玉米和红薯之后,把三分之一的收成上交给他!”

听了毛骧这话,朱元璋再次忍不住了。

瞪大了眼睛:

“什么?三分之一?这小子真是敢说啊,真是狮子大开口,我真的要去宰了这小王八蛋!”

朱元璋气愤的直接抽出了宝剑。

直接往外冲。

一边往外冲,一边喊着:

“云奇备车,咱要去宿县把那小王八蛋给砍了!”

马皇后听了,也是异常的吃惊。

朱元璋登基之后,对老百姓还是不错的。

给他们减免了不少赋税,田亩税也很低。

洪武年间田赋的基础为两税制,

包括夏税和秋粮税,

夏税是于每年农历八月份由各地县官征收,

秋粮税是在老百姓,秋收后的第二个月进行征收。

自己老公朱元璋,在制定税率的时候,

除江南地区外,大明其他地区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其实并不重,

一般大多数税率在5%至10%,

能达到百分之十已经很高了,就是江南地区也没有过百分之二十,

自己老家宿县,现在还在免税期,

朱辰这家伙一去就直接抽取三分之一,

朱元璋能不发火吗?

就是朱元璋最亲的儿子朱标在这里,估计朱元璋也会给砍了。

更不要说是朱辰了。

马皇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