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悟性逆天:八岁贪官,震惊朱元璋 > 第130章 大明首支专业化情报组织建立完成,敢死队上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大明首支专业化情报组织建立完成,敢死队上线!

不一会儿,

杨宓就把张羽给叫了过来。

见到朱辰,

张羽单膝跪地,给朱辰行完礼之后。

站在朱辰的躺椅旁。

朱辰看了一眼张羽,

然后缓缓的说道:

“张羽,咱们的情报组织现在健全了没有?”

张羽听了,对着朱辰举了一恭说道:

“小县太爷,咱们的情报组织基本上已经建制齐全了,全都是按照您的指示组建的!”

“小孩、女子、老人、青壮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士兵、郎中、官员、商人、普通老百姓士农工商各个领域都有分布!”

“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训练,或者是咱们的人安插进去的!”

“对小县太爷您绝对的忠诚!”

“获取情报的能力和手段绝对没问题!”

听了这话,

朱辰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羽你做的不错!”

“情报的人员大概发展到多少人了!”

张羽一拱手回答道:

“整个大明情报人员总共三万六千一百三十五人!”

听到张羽的汇报,

朱辰很是满意。

短短几个月自己的情报人员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规模。

这已经很厉害了。

既然组织已经形成。

是时候给他们取一个名号了。

朱元璋即将要组建锦衣卫,

自己的这个情报组织必须碾压朱元璋的锦衣卫。

朱辰看了一眼张羽继续说道:

“张羽以后这支情报队伍就叫青衣卫吧!”

“以后你也不要叫我小县太爷了,就叫我青主吧!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单独给我汇报!”

听了朱辰的话,

张羽再次单膝跪地对着朱辰行了一个礼,

抱拳道:

“是,青主!”

朱辰上去将张羽扶了起来。

然后再次问道:

“张羽,咱们的那些大雪龙骑,在各地发展的敢死队大概有多少人了!”

张羽稍微停了几秒钟,再次回答道:

“禀告青主,因为蝗灾的原因,咱们在全国各地的搜罗的小孩已经十万众了!”

“这些小孩都是经过大雪龙骑的士兵精挑细选出来的!”

“他们意志力强,性格坚韧,天赋也极高,对青主也绝对忠诚!”

听张羽这么一汇报,朱辰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家伙几个月已经发展到了十万余人。

这速度也太恐怖了。

不过朱辰想想,也觉得合理。

大明的天下,多次遭灾,孤儿定然不会少。

能在短期发展这么多人,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朱辰思考之时,张羽有些为难的看着朱辰。

朱辰一下子看了出来,直接问道:

“张羽,有什么为难之处吗?你可直说!”

见到自己让说,

张羽立刻说道:

“青主,随着咱们征集的青衣卫和死士的增多,经费显得有些不足了,尤其是朝廷插手舟山之后,那里的收入有减!”

听了张羽的话,

朱辰点了点头。

在心中骂了起来,朱元璋想借着舟山发一笔财。

结果把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舟山给霍霍了。

要不是有师爷别古涯在那里坐镇,

还止不住舟山被霍霍成什么样子呢。

是时候收回自己的舟山了。

不过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修路了。

等把路修好了,就把舟山给拿回来。

朱辰看了一眼张羽然后说道:

“张羽,经费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了,等过上一两个月,全国的玉米和红薯有了收成,等海中捞在各县开起来咱们就不缺银子了!”

“到时候,一部分收入用在修路上,剩下的银子我会根据情况拨付给你!”

“你继续发展青衣卫和死士,钱不是问题!”

张羽听了,立刻感谢朱辰。

朱辰站了起来,看着张羽继续说道:

“当前咱们的头等大事就是修路了,你告诉咱们在各县的人,把各县的山形地貌和路况给咱摸清楚了,等全国的玉米和红薯收获之后,立刻动工修路!”

张羽领了命令之后,立刻着手朱辰给他安排的事情了。

等朱辰走了。

朱辰又让若巴把工程队的赵子峰叫了过来。

不一会儿赵子峰就过来了。

这赵子峰也是朱辰从大雪龙骑里选拔出来的。

以前是张羽的副将。

能力比张羽差了一些。

可是在这修路干工程上,绝对是个天才。

系统奖励的士兵,对自己绝对的忠诚。

已经被自己升为工程队队长。

等赵子峰给自己行完礼,朱辰直接问道:

“子峰,咱们的工程队最近是什么情况?”

赵子峰听到朱辰问自己,立刻单膝跪地,抱拳汇报道:

“小县太爷,按照您的吩咐,这宿县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参加了工程培训班,他们的修路盖房搭桥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

“县太爷您指到哪里,他们就会打到哪里,绝对不会给你掉链子!”

听了赵子峰的话,朱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宿县的青壮年劳力,算下来也要好几万多人。

这么多的人,到时候修路绝对没问题。

等安排好了一切。

朱辰就来到了城外已经准备好的仓库。

进入了仓库。

朱辰再次进入了自己的随身空间。

现在自己的这随身空间已经有十平方公里大小。

算是一个小世界了。

朱辰将系统给自己奖励的玉米种子和红薯苗从随身空间里取了出来。

放在了仓库之中。

做完这一切。

朱辰再次回到了县衙的后衙。

继续休息了起来。

三天之后,

朱元璋就派来了人领取玉米种子和红薯苗。

玉米种子和红薯苗一车一车的被运走了。

一连好些天,都有人来拉东西。

这些事情朱辰不用管,

交代好手下人就行了。

与此同时,

全国各个县域的海中捞也基本上开了起来。

在朱辰的指挥下。

全国的海中捞遍地开花。

而且去当地海中捞的富绅络绎不绝。

朱辰听了各地的收入很是满意。

自己只等着整个大明的玉米和红薯有了收成。

......

很快,

三个月就过去了。

整个大明在朱辰的帮助下,度过了蝗灾。

见到时机已经到了。

朱辰给胡惟庸呈了一份奏折。

很快胡惟庸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说是自己已经给朱元璋做了汇报,也给各个府县都下了公文。

让朱辰大胆放心的干。

有了朝廷同意。

朱辰让赵子峰把自己培养好的那些修路工人全都召集在一起。

正式开始修路。

第一条路就是从舟山修往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