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她杀 > 第106章 查与不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离回府后径直去书房见了江潮,她将余诚的基本情况告知了江父。江潮紧皱的眉头始终没有松开,却也没有打断江离。

“目前我们推测余诚的事或许与落星关当年的战事有关,与他同来自落星关的另外四名考试已经在考场中了,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这四人应当不是携带血书之人。余诚入京后的行迹明日应当就会有消息送回来。”

江潮见她说完这才开口,“他说有人告诉他,这案子只有在你手中才有可能得以昭雪.....这个人是谁?”

江离摇摇头,“暂时没有头绪,他也没有交代。”江潮点点头,“你们最好从他离开落星关后开始查,既然是有备而来,只怕与他勾结的人入京后不会与他碰面,只查京中大抵不会有什么发现。”

江离想了想,江父说的有道理。落星关与京都目标太明显,余诚既然是有备而来这两处地方是最容易暴露的。

“我这就派人去查。”江离匆匆走出书房朝天幕上射出一道火光,不多久,应天昉的执事便来到江府领了命令。

江离吩咐完执事又回到了书房,江潮此时正坐在书桌旁出神,江离见状喊了声父亲,江潮回神,脸色有些难看。

“将外边的人都遣了,我有话同你说。”江潮吩咐。江离点点头,朝门外交待了一声,见人都走了便将门关上。

“关于当年落星关的事你知道多少?”江潮问道。

江离回想一番,“北境当年遭遇越国偷袭死伤惨重,后来不多久太祖皇帝便领命集结了陆家军赶往北境支援落星关,北境天寒又时值隆冬,那场仗打了许久也未分出胜负。

后来前朝宋帝下了令投降,想同越国合谈将北境割让给越国以平息战事......但太祖皇帝烧了圣旨负隅顽抗,其后宋帝便断了落星关的粮草致使陆家军与北境百姓死伤惨重。

宋帝之后连下六道圣旨催陆家军停战还朝,但太祖皇帝斩杀传旨太监于阵前不肯割地妥协,最终也确实将越国军队赶出了落星关。”

江离声音有些沉重,“落星关一仗是太祖皇帝举兵反抗的契机。”

江潮点点头,“不错。”

江离轻叹,“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太祖皇帝被逼上谋天下之路实乃退无可退了.....”

江潮握了握拳,“阿离,余诚留不得。那个携带血书的人必须尽快找到,秘密处死。”

江离愣了愣,“您的意思是......”

“事关太祖皇帝,这案子绝不能存在。不论这案子究竟背后藏着什么故事,不论余诚是冲着谁来的。他只能是个普通的刺客。”江潮看向江离,眼神里翻涌的阴翳。

江离微微张口,一时说不出话来。江潮继续道,“除了找人,你们什么也不要去查。余诚有什么冤屈不重要,落星关发生过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与此案相关的人,全部处死。”

江离身子发颤,“落星关.....父亲您是不是知道什么?”江潮摇摇头,“我不知道,你也不能知道。抹掉此事,才是圣人想要看到的结果。”

江离惶恐,可如果余诚的案子同落星关其实并没有关系呢?江潮似乎看出她所想,“当年庄亲王跟随太祖皇帝去北境参战,而这个余诚恰好便去了庄亲王府,一个小小考生能从庄亲王府全身而退却在外边被捉住,你觉得是为什么?”

江离讷讷道,“即便是我要从庄亲王府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也不可能.....唯一的可能便是余诚根本就没有行刺,他只是引起了守护的注意,然后便逃了。既然能逃,却被抓住,所以....他是故意被抓的?”

江离想到了当初在悦山刺杀黄嵩的王生,他也是自己故意暴露想借机将黄嵩的事公之于众。

“不错。所以他背后的事定然与庄亲王与陆家脱不了干系。”江潮捏住眉心沉下一口气,“新政不能受到任何影响,太祖皇帝也不能牵扯任何前尘旧事。压下这桩案子,将相关人等秘密处死,不必再问圣人了。”

江离用力捏着自己的衣摆一时无言。

父女二人在书房中沉默许久,直到温柔来敲门,“夫君,阿离,你们聊完了吗?该用晚饭了?”

江离僵硬的身子卸了力,“我明白了,父亲。”江潮点点头起身,“走吧,你母亲久等了。”

书房门被打开,温柔见父女二人脸色不大好有些担心,“怎么了这是?”江潮朝温柔一笑,“同阿离聊了聊公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吧,用晚膳去。我听说你今日做了竹笙鸡汤?”

温柔挽着江潮笑,“是啊,今日好好的又下了雪,我想着这样乍暖还寒的时候,正好给你们父女两人补补。”

江离跟在父母身后,她看着江潮的背影陷入沉思。

半夜里又下起了雪,直到第二日清晨雪也没有停下的迹象。江离一大早就去了应天昉,昨夜温瑶回府很晚,江离与她未见到面。她出府时温瑶还未出来吃早膳。

入了应天昉江离倒是见到了萧执,萧执似乎一夜未歇,脸上透露着疲惫。江离拎着食盒来到萧执书桌前,“你该不会又在应天昉待了一夜吧?”

萧执见江离捧着碗汤递过来轻笑道,“这么早还做了甜汤?”江离挑挑眉,“母亲让厨房做的,五红汤,补补气血。”

萧执接过汤碗轻轻搅动汤匙,“去查余诚的人已经回来了,那本便是汇总的消息。”江离拿起卷宗细细翻看,“行,一会儿我带人去查查这几个人。”

她悄悄看了眼萧执,心里想起昨夜江潮的话。

“怎么了?为何这样看着我。”萧执抬头迎上江离的目光,江离将册子合上,有些懒散的撑着手开口,“昨天我同父亲聊了会儿。”

“聊得如何?”

江离轻笑,“父亲劝告我们......案子不必查,但涉案之人必须得死。”萧执怔住,“尚书大人想压下此事?”

江离搓了搓手指,“我父亲可是快硬骨头,连他也不敢查的事,想来危险至极。”萧执放下碗,“那你的意思呢?”

江离踱着步子轻笑,“你如今才是应天昉的指挥使,问我做什么。”萧执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他听出了江离的意思,“你我之间有何不可明说的?还需要你来试探我?”

江离在矮榻旁坐下,“我想了一夜。”她看着自己的面具叹息,“落星关是陆家起事的源头,而余诚受人指点找上了我,我们不妨胆子大些来猜。如果指点余诚的人恰好是知晓我身份的人,那么这案子背后会牵扯出什么人呢?”

萧执微微蹙眉,“陆家旧部?当朝权贵?”

江离对上萧执的眼神,沉声道,“又或者是庄亲王?太祖皇帝?”萧执愣了愣,“我查过当年的卷宗,有关战役的事记载的很详细,找不出任何问题。不可能与陆家人有关。”

江离舔了舔干燥的下唇,眼中有些郁气,“应天昉与大理寺和刑部不一样,我们的存在是为圣人解决麻烦,不是为了冤案。而身为刑部尚书的我的父亲,已经劝告过我了,余诚,还有他的同谋,都是圣人的麻烦。”

萧执在大理寺任职多年,他对案件的认知与江离是不同的。江离已经怀疑落星关当初有些隐情,江潮的话说的并不隐晦,若是换成从前,她会毫不犹豫的执行江潮的建议。

可如今有了萧执,她不敢确定萧执所想。

萧执听出江离的言外之意,但他却想查明真相。他始终相信余诚的案子或许是与那一战有关,但不可能会与陆家军有关。

“查。”萧执将汤碗重新端起来,三两口吃完,“今日为了麻烦可压下这一桩,往后呢,每一桩可能存在麻烦的案子都压下去吗?那如今的东陵不就走上前朝的旧路了吗?”

萧执轻轻抹去唇边的残余,“在离洲时我便说过,即便是我的舅舅,他若敢做出有害东陵的事我也绝不会手软。”

萧执目光坚定刚毅,一如当初他还是大理寺少卿之时。他入朝为官为的是肃清朝纲,叫百姓有冤可诉有求可应,不论是在大理寺还是在应天昉,他的志愿从未改变。

“要想整肃朝纲,若连我自己都做不到清明,来日有何脸面向那些尸位素餐者拔刀。”萧执掷地有声的开口,江离看着他的眼睛,那一双清澈的不能再清澈的眼睛。

江离不知为何回忆起当初他们二人在雀阳鬼市时的情形,那时他也是用这样一双清泉般的眼睛看着她对她说,想要涤荡污浊,想要海晏河清。

“下官领命。”江离笑起来,随后将面具扣回脸上站起了身,“走吧指挥使大人,咱们该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