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全沉默不语,他一生无子无女,自然难以理解朱元璋作为父亲所面临的困境和难处。
在处理完刘崧和开济之后,朱元璋的视线缓缓地落在了第二排的首位之人身上。
只见那人如坐针毡,浑身颤抖不已,尤其是当他看到朱元璋的脚步逐渐靠近时,更是吓得屁滚尿流,屁股朝天,把头深深地埋进了地面,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眼神冷漠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他的声音平静而威严,缓缓问道:“户部尚书茹太素呢?”
听到皇帝点名询问自己的顶头上司,郭桓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回禀陛下,茹大人身体有些不适,经过太子殿下特许,已让茹大人前往太医院调养了。”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说道:“茹爱卿竟然卧病在床,而朕却对此一无所知。”
他的话语中似乎带着些许自嘲和无奈,“看来朕这个皇帝当得还真是不够称职啊,连臣子们的身体状况都不了解,实在是有失体统!”
朱元璋的这番话显然是在挖苦郭桓,郭桓听后,吓得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朱元璋再次开口问道:“咱记得户部左侍郎乃是寻适,那寻适如今身在何处呢?”
上一次,左侍郎寻适妄图在太子面前进谗言,郭桓可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向来都是有仇不过夜。
太子前脚刚走,郭桓便以清查山西布政使司旧账为借口,将寻适打发到了山西。
这看似是去山西公干的幌子,实则是在背地里给寻适挖了一个大坑。
寻适为人正直,甚至有些迂腐,以他的性格必然会秉公办事,如此一来,势必会得罪如日中天的晋王朱棡。
听到皇帝询问寻侍郎的下落,郭桓心中有鬼,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起来。“回,回禀陛下,户部山西清吏司的账簿和山西布政使司交上来的数目有些对,对不上,寻适,寻大人去,去山西清查往年的旧账了。”
朱元璋皱起眉头,再次追问道:“哦?那寻适到了山西之后可有消息传回来?”
郭桓额头上开始冒出冷汗,他暗自叫苦不迭,心想这皇帝怎么突然对寻适如此关注起来。
他定了定神,连忙回答道:“回陛下,目前尚未收到寻大人从山西传来的消息。不过,臣相信以寻大人的能力,定能查清旧账,给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朱元璋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冷哼一声,说道:“哼,希望如此吧。若寻适在山西有什么差池,朕唯你是问!”
郭桓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道:“陛下息怒,臣一定督促寻大人尽快查清旧账,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郭桓起来,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寻适,朕对他的印象还算不错。他为人正直,做事认真,若能在山西顺利完成任务,倒也是个人才。”
郭桓唯唯诺诺地应道:“是,是,陛下圣明。”
听到郭桓回答得如此含糊不清、结结巴巴,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这丝笑容虽然看似轻微,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郭桓身上,眼中的笑意愈发明显,仿佛已经看穿了郭桓的心思一般。他缓缓说道:“既然茹爱卿和寻爱卿这些日子都不在,那么看来咱这户部就只剩下你一个右侍郎能够主事了。”
他的声音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郭桓心中一紧,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汗。他连忙躬身回答道:“陛下圣明,茹大人因事不能理事,寻大人又身在外地,臣实在是责无旁贷,只能事急从权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些许惶恐,似乎对朱元璋的质问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朱元璋对郭桓的解释并未表示满意。他的笑容变得越发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只见他微微抬手,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却在瞬间引起了文官队伍中的一阵骚动。
就在这一刹那,两名年轻的言官从人群中缓步而出。他们身着朝服,神情严肃,步伐稳健地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臣御史余敏!”
“臣御史丁廷举!”
两人齐声高呼,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紧接着,他们再次齐声说道:“臣等有要事,要面呈陛下!”
郭桓缓缓地抬起头来,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望向那两名言官。这两个年轻人,他自然是认得的,他们都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疯狗御史”袁凯的手下。
自从上一次在寺庙里装疯卖傻被秦王识破之后,袁凯整个人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现在专门替当今圣上做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因此被百官们戏称为“疯狗”。
朱元璋一脸严肃地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个家伙,究竟有什么事情不能在朝堂上说呢?非得让满朝文武陪着他们一起在这大雨中淋着。”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悦地问道:“你们有何事不能朝堂上讲的?非得让满朝诸公陪着你们一起淋雨啊?”
余敏的脸色异常凝重,他深深地躬下身子,然后猛地向前一拜,双膝跪地,仿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般。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此事十万火急,不仅关系着朝廷上下的安危,更关系着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啊!”
余敏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头,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只有那哗哗的雨声在耳边回响。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他凝视着余敏,似乎在思考着他所说的话。过了一会儿,朱元璋缓缓地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你就速速道来,莫要耽误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