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江河闻言,却并没有立刻点头,只是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老哥,关于在红山乡建新式家具厂的事情,县里面的确是有这个初步的意向,也正在和相关的投资方进行一些前期的洽谈。”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不小的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选址规划到资金投入,再到后续的市场运营,都需要反复论证和周详考量,所以具体的方案,目前还在商讨当中,暂时还没有最终定下来。”

这是陆江河一贯的行事风格,在事情没有板上钉钉之前,他从不轻易向老百姓许下无法百分百兑现的承诺。

许父听了,脸上那股子激动劲儿丝毫未减,反而用力点着头:“有这个意向就好,有这个意向就好啊!”

“陆县长,您是不知道,俺们石盘村,祖祖辈辈就守着这几片薄田过活,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活钱。这回要是真能在咱村子跟前建起那么大的厂子,那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天大的喜事落到咱们头上了!”

他说着,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哽咽,目光转向了默不作声的儿子许家强,黝黑的脸膛上皱纹更深了些。

“俺家强子,打小就懂事,可家里穷,没念上几天书就出去闯荡了。这些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趟,家里的老的老小的小,都扔给他媳妇一个人操持。”

“陆县长,您说,这当爹娘的,哪个不盼着儿孙能在跟前转悠?可但凡本地能有个像样的活计,谁又愿意让自家孩子抛家舍业,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遭那份罪,看人家的脸色吃饭呢?”

许父这番话,质朴无华,那份对儿子常年漂泊在外的牵挂,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的。

一直闷声不响的许家强,此刻终于忍不住插了句嘴,声音有些沙哑:“爸,您就别替我操心了。我前阵子听说了,县城里头那几家老家具厂,好像明后年都要扩招不少人,说是接了什么大订单。”

“我跟几个老乡商量了,过完年,我就不往南方跑了,先去县城那几家厂子碰碰运气。离家近点,好歹能常回来看看您和我娘,也能帮衬桂香一把。”

他这话一出,陆江河心中便有了数。许家强口中提到的那几家县城家具厂,正是他计划中,用来初步承接李发成那边新上马的现代化家具厂部分低端业务的“试验田”。

这些本土小厂,规模不大,设备也相对陈旧,但胜在有一批熟练的本地工人,而且经营成本较低。

按照陆江河的设想,先期通过订单分包的方式,让这些小厂子逐步消化一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

既能缓解李发成新厂在投产初期可能面临的产能磨合压力,也能让这些本土企业在实践中提升工艺水平和管理经验,为将来更深层次的产业链配套和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如此一来,扩招工人,提升产能,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也算是在正式的大项目落地之前,先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压力测试”和“人才储备”。

陆江河微微颔首,对许家强说道:“家强兄弟,你能有这个想法,很好。你得到的消息也基本属实,县里面确实在积极推动本地现有的一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

“这些年,咱们明阳县的年轻人,往外流失得比较严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这是个大问题。”

“我们现在下大力气引进项目,发展产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把产业链条给建立起来,把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创造出来,让咱们明阳的年轻人,能够在家门口就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拿到不比外面差的薪水。”

“毕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家门口务工,离父母妻儿近,总好过跑到外地去人生地不熟,受人家的闲气,看人家的脸色。”

许家强一听这话,像是遇到了知音一般,原本还有些拘谨的神态顿时放松了不少,话也多了起来。

“陆县长,您这话可真是说到俺们这些常年在外头打工的人心坎里去了!您是不知道,俺们这些出去的,在外头有多难熬。”

“就拿我来说,前几年在南方一个大城市的木工厂干活,那真是起早贪黑,累得跟孙子似的,就这样,还动不动就挨那些本地工头的白眼和训斥。”

“他们看咱们这些外地去的,就跟看二等公民一样,说话夹枪带棒,脏活累活都往你身上推,稍有不慎就扣工钱。有时候明明不是咱们的错,也得替他们背黑锅,那滋味,别提多憋屈了!”

他越说越激动,黝黑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那时候,俺们几个老乡凑在一块,就常说,什么时候咱们自己家乡也能有这样的大厂子,咱们也能挺直了腰杆,凭本事吃饭,不受那份窝囊气!”

“现在好了,明阳县盼来了您这样的好领导,是真心实意想给咱们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这真是咱们明阳几代人修来的福气啊!”

陆江河听着许家强带着强烈情绪的控诉和期盼,脸上却依旧平静,他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家强兄弟,你这话言重了,也太抬举我了。说到底,我作为县长,所做的这些,也都是我职责范围之内应该做的事情。”

“而且,现在很多工作都还只是刚刚开了个头,未来的路还很长,能不能真正把明阳发展起来,让大家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所以啊,这福气的说法,我可不敢当,也担不起。”

在陆江河看来,任何不切实际的吹捧和盲目乐观,都是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他得保持清醒。

一直默默在旁边收拾碗筷、给众人添茶水的王桂香,此刻却轻轻摇了摇头,她放下手中的水壶,看着陆江河:“陆县长,家强他嘴笨,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但他说的可都是咱们老百姓心里的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