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秦游历记 > 第89章 龙鳞村之糖炒板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娘招呼他们坐下,指着远山道:“是呢,他们都上山打柴去了,顺便摘点野果子之类的。”

尧兰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山林茂密,看不到人影,不过她眼尖发现了板栗树,这个季节正是板栗完全成熟的时候。

“大娘,山上都有什么野果呀?”

“野果多咯,一会我儿他们回来,你们尝尝。”

村长大爷拿着一摞碗,一壶出来了,放在桌子上一一倒了半碗水。

“各位,请喝水,家贫没有茶叶,还请别见怪。”

“谢谢爷爷!”小远和萝莉还没有喝上,就先给人道谢了。

怀霖道:“村长叔叔,客气了,本来就是我们打扰了。”说完拿起碗一饮而尽,拿起一碗送到萝莉和小远跟前喂他们喝。

众人也纷纷喝了水。

皇帝喝了水,请村长坐下聊天。

“村长老哥,我看你们村长人口不少,一共有多少户呀?除了耕种,还有什么别的收入吗?”

村长见他们气度不凡,自然不是来抢饭吃的,于是跟他侃侃而谈,村里一共有八十四户人家,五百来口人。无非就是下河捞鱼,上山打猎,外出务工这些。

“看来村民都是勤劳的,只是老哥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没办法从根本上脱贫?”

“自然是知道,只是也没有别的门路啊!郡守大人召集我们去开会,传授了岭南郡西江县的多元化耕种,我们也想做,但是我们连种子树苗都没有,想学也学不来啊。”

皇帝几人同时交换眼神,对啊,西江县能给各郡提供的种子和树苗还不多,分不到每个村庄,估计也是先给一部分人试验。

尧兰道:“村长爷爷,小女子来自西江县,略懂多元化种植养殖,不如你老人家带我转转,我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

“真的吗?几位是西江县的贵客?太好了,太好了。”

章村长毫不怀疑此话有假,他们村一穷二白,没什么值得贵人所图,并且他们的眼神清正,特别是那个舅舅秦先生,还蕴含着慈悲。

当即,村长戴上草帽带他们出门,尧兰、怀霖、皇帝、何大人,还有皇帝的跟班赵崧五人跟着村长出门。其他人就留在院子里休息,大娘洗干净一盆花生让他们当零嘴吃。

村长先带他们到田里走走,尧兰用村长随身扛着的小锄头挖开土壤仔细观察,黑沙土,很好,肥沃,透气,疏松,便于作物在土里伸展。

“大叔,你们很会侍弄田地,这土质耕种得非常好!”

听到尧兰的夸赞,村长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是啊,他们村的亩产算高的,只是山多地少才吃不饱的。

“这个土非常适合种萝卜,秋收后,种上白萝卜和红萝卜,在过年前就能收,以这个土质推算,白萝卜至少能亩产两千斤,红萝卜亩产一千斤左右。白萝卜的叶子可以晒菜干,腌酸菜,红萝卜的苗可以喂猪喂鸡。”

“罗夫人,秋收后还能种一季?”村长对尧兰的话是深信的,只是他活了六十年,还没有见过地里种三季的。

“这是自然,我在县城集市上也看到有人贩卖萝卜,难得是西江县运过来卖的?”

“我们本地还没有种植过,可能真的是外地运来的吧,我们这里也没有种子。”

“种子不用担心,刚好我们有,你派人随我去县城的客栈取一点。”

“感谢感谢,罗夫人带的种子有多少呢?我想买够种植这一村的田地。”

“够的,放心,中午请我们在你家吃个饭,种子就送给你了。”

“吃饭是肯定要的,但种子怎么能让你送呢,我们出钱买,如果钱不够,我们用物抵。”

“章大叔,种子是我家自己的,不值什么钱,这个事就这么定了。你带我们到山脚那边看看吧。”

村长见尧兰坚持,也没有再说什么,恩情且先记下,来日再报。

走到山脚下,尧兰看山坡比较缓,看了土质是黄泥地,便问村长:“章大叔,这些山坡比较缓,可以开荒出来种果树。”

村长是去学习过西江县经验的,知道种果树可以连续收很多年。

“罗夫人,你建议种什么树呢?”

“这里冬季气候不太冷,建议种梨树或者橘子、橙子一类的。”

“这些山上都有一些,只是口感偏酸,我们还没有学到郡大人说的嫁接技术。”

“这有何难?这位何先生,十分精通嫁接技术,你喊来村里的年轻人,找几个野果树,这就可以示范了。”尧兰对何大人示意,的确,何大人为了去教村民,去教来学习的郡守和县令,自己已经练得十分精通。

村长对着何大人作揖:“何先生,那就有劳了,各位的大恩,我们现在无以为报,将来有能力了,再报恩。”

何大人最会跟村长里正这些人打交道了,也对村长拱手道:“村长老哥,你为了村民的生计忧心,在下十分钦佩。这技术,分享出去才有价值,你且安排人来学,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多谢!”村长向何泽西鞠躬行礼。

这时,几个人从山上下来,男子背着柴,女子背着背篓。

村长指着缓步山的人说:“那是我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妇,那群孩子是我家孙子孙女。”

“老哥多子多孙,且齐心协力,好福气。”皇帝赞叹道。

尧兰数了一下,孩子有五个,两个男孩,三个女孩,都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样子,孩子或多或少也扛着柴火,连最小的五六岁女娃子也背着一个背篓。这家人应该挺齐心,又勤劳。要帮就是得帮这种家庭,像罗来福那样的家庭,越帮越穷。

待他们走到跟前,村长跟大家介绍了三个儿子和儿媳妇,重点提了一下老三已经考了童生。

皇帝等人看了背着柴火还提着两个篮子的老三,不错,读书人也愿意干活,不是读死书的人。

村长又向家人介绍了几位来自西江县的客人,章家人都善意地点头打招呼。

村长想跟儿子说嫁接的事,皇帝看他们身上背的东西重,说道:“背着这么重的东西,回家再聊吧。”

尧兰等人跟在他们身后,她看到了,几个嫂子背篓里是板栗,果然没看错,山上的板栗树可不少。

回院子堆放好东西,各人洗了手,嫂子们便去厨房忙活午饭,今天来了客人,公爹吩咐了要杀两只鸡,尽量多做几个菜。

尧兰拿起篮子里的板栗,问道:“章大叔,这些板栗你们是怎么吃的?”

“生吃,或敲破壳子,水煮熟了吃,一般是晒干,留到明年青黄不接时粮食接不上吃的。”

“这板栗,山上不少吧?”

“是的,野树野果,山上很多,但味道不是很好,每家每户就摘一点备着,粮食不够才吃它。”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它变美味,可以卖钱。可否借厨房一用?”

“可以,可以,需要我们帮忙吗?”

“需要一些蜂蜜,你们家里有吗?”

“有,我去拿。”蜂蜜对农家人来说,是很珍贵的,但是大娘立马就去拿了。

尧兰提了一篮子板栗洗干净,用他们家的镰刀,给栗子开了十字口,举起给大家看。

“这样,开个十字刀口子就可以了,先开出十斤左右来。水煮一遍。”

章家的三个儿子纷纷拿起镰刀把活揽过去了。

栗子开口完了,皇帝坐到他们家老三的旁边,跟他聊起诗文策论,老三不知道眼前的老者是皇帝,跟他侃侃而谈,他四书五经都背得很好,也有自己的见解,只是在策论方面很稚嫩,皇帝便点拨他,章老三听得十分入迷。

灶膛上烧着火,尧兰用水先煮两刻钟,捞出来沥干,把锅里水倒了,热锅放一点油,倒入栗子翻炒,再加入蜂蜜翻炒均匀,盖上锅盖,小火焖一会,继续翻炒,香喷喷的糖炒栗子就出锅了。

帮忙烧火的嫂子早就闻着香味了,只是这太费材料了,自己吃的话,肯定舍不得下油下糖。

“嫂子,你先来尝一个?”尧兰把一个栗子递给大嫂,大嫂把手在围裙上擦干净,接过掰开放入口中,哇,天啊,香!软!糯!好吃啊!

尧兰把糖炒栗子端到院子里,招呼大家来尝尝,皇帝也没吃过,大家都挺期待的,纷纷来抓一个去剥壳吃起来。

怀霖先给小远萝莉剥了。

“嗯,好吃!爹爹,我还要!”

“爹爹,我也还要。”

怀霖剥的都不够两个小的吃。

皇帝也结束跟章老三的讨论,赶紧的剥了一个吃,入口很香,还带着温热,不错不错,果然是尧兰出手就没有不好吃的。

章老三见皇帝喜欢吃,就抓了一把过来,帮他剥破。

“诶,不用帮我剥,我自己来。”他都吩咐了赵崧不要伺候自己,这个小子倒是伺候上了。

“秦先生满腹经纶,小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为先生剥壳,略表谢意。”

皇帝也只好由着他了。赵崧在后头自己剥自己吃,心想你这小子,得皇帝亲自指导,祖坟冒青烟了。

章村长吃了几十年的无味板栗,早就吃腻了,没想到经过尧兰炒制,这么好吃,并且有饱腹感。

大家吃完一颗,都不自觉伸手去拿第二颗,第三颗......十斤板栗,吃完了。

村长去洗了手,去厨房给大家添开水,三儿子看到了赶紧抢过老爹手里的活,给尧兰他们一人送上一碗水。

村长来到尧兰面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厚着脸皮开口了。

“罗夫人,这个炒栗子的方子,可否给我们用?我想炒制了到街上去卖,所得的利润,留三成给你。”

“章大叔,这个方法很简单的,你们尽管用,不用给我留什么利润分成。”尧兰不在意地说。

“这......”村长又看向罗怀霖,怀霖懂他的意思,是怕尧兰不经丈夫同意把方子给了出去。

“对啊,章大叔,我娘子会的手艺多得去了,她说免费给就免费,你尽管用好了。”

“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真的很感谢你们。”

“章大叔不用客气,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开饭啦,开饭啦。”三个嫂子把饭菜都做好,摆了两桌。大家纷纷洗手坐下吃饭,皇帝这边的人一桌,由章村长陪着。他们家人一桌。

尧兰注意到,鸡肉都在他们这桌,他们自家那桌都是鸡爪子、鸡脖子、鸡内脏之类的。对他们家人的看法又提高了几分。

农家的青菜很好吃,怀霖给孩子喂了很多青菜,尧兰也是特别喜欢吃青菜。贴心的嫂子还给两个孩子单独蒸了蛋羹。

皇帝觉得鸡肉比他们皇宫的好吃,也多吃了几块。

云二老爷觉得笋干特别好吃,想着走的时候要把村里存的笋干都包圆了。

章村长知道他们都是富贵之人,家里没什么招待的,特别不好意思。

“各位恩人,家里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菜,且凑合着吃。”

大家边吃边七嘴八舌回应:“已经很好吃了,村长别客气。”

云二爷说:“老哥,这笋干很好吃,你们自己晒的吗?”

“是啊,后山有竹林,每年夏天有大头竹笋,冬天有毛竹笋,现在也可以挖了。”

“不瞒老哥,我姓云,是开酒楼的,如果这竹笋都有这个品质的话,可以多晒点,卖给我家酒楼。”

“品质基本不会有什么差异,夏天日头猛,几天就能晒成这样了,如果先生愿意收购,我们可以每年都晒出万把斤。”

“好,现在村里有多少也可以一并给我带走,一斤二十五文钱,你看可以吗?”

猪肉就十文左右一斤,云老爷竟然开出二十五钱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可以,这个价格很高了,我一会让孙儿去村里通知,让他们把家里的存货送过来。笋干能卖钱,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好,以后有货了送到县城的百味楼就行,我会交待好掌柜的。”

“百味楼?云老爷你是百味楼的东家?”村长震惊了,他知道他们这行人非富即贵,没想到竟然有一个是百味楼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