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34章 扼守兰封,令鬼子啃不动吃不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扼守兰封,令鬼子啃不动吃不下

张岚清坐镇封城,并未担心兰封方面的战事。

刘丹青带了两千人,有枪有炮,弹药充沛,又有炮楼据点可以坚守。

鬼子的骑兵旅团难以行进。

利用这短暂的数日功夫,整编其余军队,编练成两个步兵团,加一个骑兵团。

精炼部队内的老弱病残,挑选抗战意志强的军官重点培养。

他本人兼任一团团长,二团则由陈财担任团长,由刘涛担任副团长。

至于许智星,暂时被控制了起来。

这老小子可利用的价值不多了,将其军内心腹拔除,剩下的兵力归入张岚清手上。

小磨山吴子志的游击队,也暂时跟张岚清联合抗战,形成统一战线。

获得200支步枪,3挺重机枪,10挺歪把子,子弹3万发的援助。

主要负责中牟地区,紧盯着黄河北岸。防备鬼子修补铁桥,从北边进攻。

也可以作为一段缓冲区,防备郑城方向的第一战区。

邀请了吴子志等人,到封城做抗战思想宣传。

我华夏子弟不缺热血之人,要告诉大家,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不做亡国奴,不做卖国贼。

重点发力的是骑兵团,由王国兴带领,接连向南攻击。

攻占多处炮楼、据点,收编一批伪军,更是干掉了不少鬼子治安军。

往南是张岚峰的地盘,张岚清却丝毫没有顾虑,这个便宜堂兄从鬼子手里拿了大批军火,与其用来帮着日本人做事,还不如被他夺过来打鬼子。

枪声稀疏,王国兴骑兵团的攻势不减,尽得鬼子骑兵训练的要义,又有一群好马,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张岚清的部署有条不紊,得感谢小鬼子在该地区的军械储备。

足够养上万兵力作战,大批精良的日械武器,令部队的战斗力不菲。

伪军也分很多类,有的是为了混口饭,几乎没经过任何作战训练,战斗力自然拉胯。

有的是成建制部队投降,这类伪军是具备一定作战能力的。只是看他们愿不愿意拼命。

中国人血液中的战士基因(mAoA-L基因)携带率是77%,这个基因的作用是让人不容易兴奋。

但也会让人在高压状态下不容易失去理智,更容易让人有暴力倾向。

这也正代表着,拿着相同武器,受到相同的训练,华夏人就是最优秀的战士。

复仇的念头不会终止,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血赚。

不管遭受多么重的苦难,士兵根本不需要心理医生,更不需要心理治疗。

血债血偿,何惧一死?

佐久间申请了火力支援,随后对兰封守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并未出现想象中的一波倒的局面,守军表现的异常顽强。

利用炮楼据点等攻势,借助重机枪火炮展开反击。

日寇辛辛苦苦修建的工事,如今成了他们寸步难进的阻碍。

好不容易凑出来的炮兵,全部投入到东线作战。

骑兵炮、步兵炮、迫击炮组成的联合火力,给小鬼子来了一波炮弹洗礼。

连续进攻三波,鬼子被阻挡在兰封东北,未能突破刘丹青的防线。

“大哥你放心,只要我刘二蛋没死,鬼子休想进入兰封,除非从我身上踩过去。”

“这话听着提气,我已经安排刘涛带着弟兄过去接应。带足了炮弹跟子弹,给我狠狠的打。”

挂掉电话,张岚清露出放心的神态。

部队损失在可控范围,又有援军赶过去,刘丹青能够应付。

王国兴在南边两县收编伪军,进击鬼子宪兵队。

一攻一守,用于应对日寇的反击。

第一战区安排了特使,85军下的副师长王文勇过来接洽。

带来了山城最新收编意图。

王副师长是第一战区汤副司令的心腹,收编张岚清,属于重要的安排。

如果收编顺利,那就是光复了豫省省会,这是抗战的极大胜利,足以振奋所有军民。

41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国外的援助通道被封锁,老毛子也在两面作战的威胁下终止了对华援助。

而大英帝国被本子警告了一番后,主动关闭了滇缅公路,不再对华援助。

这是最孤立的一年,大批军队加入伪军行列,甚至都不得不推出曲线救国的方针,投降者多如牛毛。

这时候张岚清宣布起义,加入到抗战行列中来,对于国内的抗战局势并无多大影响。

但对于抗战的决心,对抗战军民的鼓舞是难以复刻的。

对于招安收编张岚清部,成了山城一件重要大事。

王文勇年纪并不大,三十出头已经坐到了中央军副师长的位置。只要再积累点战功,混一个少将师长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人很精神,一身军装得体,军校出身。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张岚清走进来后,差别就显出来了。

更年期,更英俊,更有气场。

区区副师长,跟实权的警备军司令还是有差距的。

“张司令,您的大名已传遍大江南北。手刃侵略之敌,枪击鬼子少将,令我辈军人佩服。”

“山城特意致电我第一战区,定要拉拢张司令,编入我第一战区,一起抗战,为国尽力。”

张岚清微微一笑,

没了?

干尽力啊?

“杀敌本是我华夏男儿分内之事,无需言功劳。张某自由惯了,受不得约束,J先生的好意心领了。”

王文勇显然没理解话语中的意思,率先解释道:“日寇兵锋正盛,我等抱团取暖,彼此之间也能互相策应,希望张司令好好考虑一番。”

“不用考虑,中条山一战令我见识许多,贵党派内山头林立,互相猜忌者甚多。我这点兵力融进去,怎么死都不知道。”

“好意心领了,我张岚清自有对敌手段。”

王文勇露出诧异的表情,怎么还有人拒绝加入果军序列呢。

加入果军,便是正儿八经的抗战部队,有番号,有后勤补给,有前途。

一群乌合之众,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在他眼中,自己说出来收编的话题,对方应该感激涕零,上赶着投靠过来。

“送王副师长,希望第一战区能整备兵马,坚守住黄河北岸再说吧。”

中条山一战接近尾声,日寇集结兵力,意图攻破洛、陕等地。集结了飞机大炮,掩护部队。

有渡河作战的意图。

八字还没一撇,却已经吓得大批高官携带家眷跑了。

这绝非抗战的态度,更不是拯救国人的态度。

说白了就一句话,张岚清看不上所谓的中央军,看不上山城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