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81章 打跑吴华文,伪军歇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打跑吴华文,伪军歇菜

有时候兵力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对于伪军而言,搞一搞治安就行了。

真拉出来打仗,还没走到战场就跑的七七八八了。

让他们欺负手无寸铁的百姓可以,拿着枪拼命?

别闹了,要有这点血性,谁去当伪军啊。

就连张岚清的手下,也是这类人居多,靠着军官督战,靠着他不断的优化词条,再用吴子志他们的政委洗脑。

这才一点点的把人的思想掰过来。

在地方许诺好处,分田分地给军饷,先让士兵有保护小家的概念,再从保小家变成保大家。

你得先让他明白,鬼子和伪军要打过来,你的田地、老婆、兄弟全都要遭殃。

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被人一把火烧掉,气不气,恨不恨。

别人不想让你过好日子,那你就得拿起武器跟他们干。

干到底,拼到底。

秉承着这种想法,刺激士兵的士气。

别管过程如何,效果是好的,在基层军官的带头下,部队表现出的进攻欲望是很强的。

尤其是伪军不堪一击后,自信心暴涨。

“这群卵蛋,连回头开枪都不敢,炮声一响,脚底抹了油。”

赵德柱的连队连续拔掉了三个据点,兄弟们的缴获非常多。

腰里塞着手上,背上换上了钢枪。

每打下一个据点,弟兄们的装备就更新一波。轻机枪、重机枪全都入手。

子弹越打越多,这是没预料到的情况。

宋克斌听着战报消息,哈哈大笑,他的3师真涨士气啊。

“司令,吴华文这老狗往北跑了,刚刚得到消息,他的嫡系部队往鲁南撤了。周边的地盘,全都扔了。”

张岚清抬起头来,

“呵,我还没用力,他怎么就不行了。炮营还没到,吴华文的阵线就崩了,没意思,没意思啊。”

“一虎,给孙师长下令,部队从辅攻转主攻,向淮北地区主动进击。”

这边是孙良城、郝彭举、骑兵旅团,收拾区区一个吴华文没有成就感,要是把骑兵旅团给打没了,勉强压得住。

淮北地界的伪军不明所以,还没打起来,就听说了皖中的情况。

有从那边逃过来的伪军,大肆吹嘘张岚清部队能打。

有炮,遮天盖地的火炮,根本挡不住。

搞得这边伪军也心里发毛,是不是真的啊,要有火炮,那确实打不了。

天气突然的转凉,早上穿着褂子还有点凉手。几个人蹲在那,喝着粥,小声的说着自己听到的消息。

“皖中吴司令跑了,被打跑了,这才几天啊。”

“听说是被一个团打跑的,两千人打两万人,愣是打赢了。”

“唉,这仗打不了一点,提前想退路吧。”

几个老兵油子喝着粥,心里叹气。

忽然想起什么,抓紧去再要了一碗白粥,多吃多喝多拿,不能亏待了肚子。

孙良城与张岚峰坐在一起,两人的脸色并不愉快,显然刚刚吵了一下。

张岚峰的意思是趁着豫东主力往东进攻,应该调整兵马抓紧进攻封城。

但孙良城还是挂着看戏的想法,等打完了再说。

“现在吴化文跑了,带队跑去鲁省了,张岚清没多少损失,反而缴获了大批物资。错过了最好的夹攻时机,看,我说的没错吧?”

便宜堂兄气的够呛,趁着双方交战,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杀入封城。

既可以利用吴化文牵扯部分兵力,又能带着郝彭举一路杀过去。

现在的情况变动,吴司令为了保存实力,果断的割让了地盘,弃车保帅。

郝彭举见情况不妙,也不上赶着动兵了,变成了隔岸观火。

撺掇这事儿的孙良城,既没有派兵支援,也没有主动进攻。

大家都不是傻子,被你忽悠一次就看透了。

可怜吴司令,被张岚清打成了落汤鸡。亳州至淮南一线,被一个团收拾的干干净净。

大批伪军逃窜或投降,俘虏伪军数千人。

这事儿立马惊动了蚌埠驻扎的鬼子,严防以待,并抽调装甲车,沿着铁路线巡逻。

张岚清很清醒,优先夺取亳州,将淮河以北的吴化文的地盘消磨干净。

同时令刘丹青团抽调过来,接管亳州,并成立暂编5师,吸纳俘虏的伪军势力。

刘丹青是张岚清的绝对心腹,能力跟忠心都摆在那。

把他调过来担任暂编5师师长,压得住场子,更压得住局面。

刚到这边,便马不停蹄的调教伪军,打散了重组。

分派各排长、连长,先把伪军的卫生搞一搞,把豫东部队的纪律搞一搞。

其他的等搞完了纪律再说。

剔除老弱病残,挑选体质尚可的士兵,加入到暂编5师中来。

张岚清与孙静轩两人将精力放入北边,淮北地区驻扎了鬼子骑兵大队,以及孙良城的主力部队。

不管怎么说,孙良城的整军兵力2万余人,需要单独关注。

王国兴、陈财两团,加上曹大冲、孙静轩两个师的兵力,陈列于双方交汇地带,列兵对峙。

前一阵还有枪声,这两天几乎没人露头,躲在沙袋后边,蜷缩着身子。

打还是不打?

孙良城开始犹豫不决了。

几天前,他信誓旦旦的要发动四路兵马总攻,可当吴华文的一部被砍瓜切菜的收拾掉后。

重新评估了豫东第五路军的实力。

张岚清这五万兵马,战斗力并不算弱啊。

前线指挥部,

孙静轩分析了双方兵力对峙情况。

两个师呈左右掩护的状态,依托之前的工事驻防。

双方的侦察连有小股交火,并未恋战。

“孙良城并没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啊,他的战线不稳,前线士兵士气不佳。这对我们而言是个机会。”

张岚清看向地图,双方部署犬牙交错,几乎是连对连、营对营。

单从兵力而言,双方投入的人马差不多。

孙良城整军,加一个暂编旅,也就两万多人马。

他张岚清两个团加两个师,也是两万多人。

“平原地带交战,要么有极强的运动战能力,在运动中牵扯、穿插、包围敌军。

亦或者集中火力,如尖刀般突进。”

张岚清的部队擅长后者,手下军官个人能力不错,不缺拼命一战的勇气。

但组织能力,部队的运动作战能力不足,他本人也不是擅长指挥的角色,玩不动。

最好的办法还是正面交战,趁着孙良城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他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