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157章 设备到厂,扩大军工生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章 设备到厂,扩大军工生产

这边鬼子的原则底线是不卖火炮,除了火炮外其他都可以商量。

军需药品、机械设备、弹药、枪械,这些都可以用粮食来交换。

甚至明码标价,一把歪把子轻机枪配300发子弹,兑换多少粮食,要保证粮食不缺斤少两。

他们的军需后勤部队也算了一笔账,如果出城去征粮,要考虑武器消耗、遗失,还要考虑人员的伤亡跟失踪。

算来算去,都不如直接把武器卖给八爷四爷,换来粮食,至少兵员没有受损失。

上边也查不出来,就假装出城作战,把卖掉的武器弹药算作战消耗。

双方皆大欢喜,各取所需嘛。

贾善的到来,无疑是搅乱了黑市市场,他背后站着的是张岚清这个大财主。

中原一虎,手握15万主战兵力,又占据了豫省、皖中、皖北、豫北、鲁西等多处地盘。

境内的国军、新四军、八路等基本混不下去,各乡镇也被牢牢把握在手心当中。

张岚清在这里又颇有名望,此次旱灾让他备受当地人的支持,拿到了群众基础。

第五路军又军纪严明,不拿群众。

他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可观的,贾善背靠大财主,出手阔绰,只要见到了好东西,那是立马买下来。

大米、白面、小米、大豆,这些东西虽说紧缺,新粮收获后缓解了不少地区的灾情,还是能拿出余粮的。

何况境内的大地主,也有主动开仓卖粮的,还有被动开仓的。

以平价收购之,缓解缺粮的情况。

虽有灾祸,日子过得也还行,能过得去。

用粮食来换取武器装备,变相的增强抗战队伍,削弱鬼子的武装。

看似没有消耗有生兵力,实际上削弱跟提升还是很大的。

新四军、八路就缺武器装备,拿到了新的枪支后,可以增大游击规模,扩大根据地。

能够威胁很多偏远地区的炮楼据点,打下来就是又一笔财富。

将多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势力越来越大,根据地也越来越稳固。

张岚清这里也收到了好处,贾善第二批军火的规模很大。

第一批是40挺轻机枪,5万发子弹。

这次是20挺九二式重机枪、80挺歪把子、2000支三八大盖、5000支二手国械武器(万国造)。

子弹弄了几十箱,各类步机枪子弹、手枪子弹30万发。

手榴弹6万枚。

这批武器装备,可以装备一个预备师,装备万人绰绰有余。

在鬼子那边,掷弹筒有时候也算为炮的一种,保持原则跟底线,暂时没有出售。

以他们目前逐渐紧张的后勤来说,早晚会拿出来卖的。

贾善最大的收获不是军火,是在鬼子的后勤部队这里挂了个通行证,直接跟其后勤部队的长官达成了关系。

这边的最高长官楠木椿,负责征粮的工作,其总部设立在沪城。

他的压力最大,也是最支持进行交易活动。

没办法,征粮的任务挂在头上,粮食征不够,军部收拾的是他。

而楠木椿长官的脾气也大,他负责了华东、华中地区大部分鬼子的后勤。

自己征不上粮,这些人都得挨饿。

各师团的长官对楠木椿还是非常客气的,有要求尽量满足,对于高沟镇的黑市交易,也必须全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然大家都没吃,都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畜生也是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正因为打通了这层关系,贾善向楠木椿少将提出了交换一些机械设备的要求。

并承诺以30万担粮食来采购这批设备。

一听到粮食,楠木椿的眼睛发光,只要不卖火炮,其他的都好说。

机械设备不容易处理,打不了打碎了按零件发货。

今天发个轴承,明天弄个工作台,后天弄个冲压机。

只要肯操作,一切都可以细谈。

张岚清这边在极力的动员技工人员,并在兵工厂小作坊处扩大规模,增加防空洞、地下车间、枪间等设施。

现在不同以前,鬼子的飞机时不时的在天上呼啸,得做好防轰炸的准备。

一旦兵工厂扩建,这是瞒不住的,防空是首要任务。

扩建也需有序,先保证子弹复装、弹药生产。增加迫击炮弹、山野炮弹、各口径子弹的生产,把产能先翻一倍。

至少要能保证手下部队的日常训练消耗,筹备1-2次大型会战的消耗。

另外,木柄手榴弹的产能必须增加,这玩意是原巩县兵工厂的特色,也是突进作战的利器。

子弹生产保证每月50万发起步,手榴弹15万枚,炮弹2000发。

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60毫米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也是在生产行列。

有了无缝钢管,以及从鬼子那拿到了枪钢材料,这类生产可以持续递进。

先增加人手,再想办法扩产。

大批的新式设备从长江水路运输过来,随后走陆运进入张岚清的势力范围内。

将这些宝贝当成了心肝疙瘩,小心的运输到封城。

兵工厂所在的地界立马热火朝天,在滚烫的油锅里点上了水花,炸开阵阵波纹。

老旧的设备生产的精度差,效率也低。

新的冲压设备可以制造多种零件,不管是复装子弹还是生产枪械配件,都能提升产能。

双方皆大欢喜,

张岚清拿到了新式设备,鬼子拿到了粮食,至少缓解了当前征粮的压力。

十月份一过,天气转冷,来自北边的冷空气压过来。

搞得所有人都不愿意出门,更想缩在屋子里,抱着被子取暖。

这年头,有一床厚实的被子都是享受。

鬼子的飞机频繁出动于上空,寻找可以轰炸的目标,同时又侦查张岚清部队的驻扎情况。

再让它们嚣张两个月,拿到了新的设备后,可以考虑生产20毫米机炮。

厄利孔、苏罗通、麦德森三款20毫米机炮是早就引进过的,其中麦德森的20毫米机炮最容易生产,零件制作简单。

而心心念念的战防炮,也有引入的德国37毫米战防炮的资料。

仿制战防炮也不是不可能。

张岚清要人有人,要设备有设备,原材料的问题也解决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小孩子才做选择,这些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