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170章 日军要发起一两场大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日军要发起一两场大战

就在张岚清将兵力向淮南地区压进的时候,鬼子也没老实着。

海外战场的失利,需要投入更多的军队,迫切需要结束华夏战区的战争。

驻扎在国内的派遣军面临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其一是以山城为代表的国府,始终没有出现投降的想法。随着几次谈判,不断给出合理的条件,西皮先生却毫无投降之打算。

这点怪不得西皮先生,每次想要投降的时候,鬼子自己还会把条件更优越一些。

现在国际局势影响,老美、苏联、日不落都需要华夏战区来牵扯日寇精力。

认可国内抗战,认为这是抵抗日德的有效手段。

总结一句话,三国认为华夏战区是有必要拉拢的,以此牵扯更多日寇精力。

那西皮先生的地位水涨船高,俨然成了世界上的大国代表之一。

有了强有力的盟友,西皮先生肯定不会再考虑投降的问题。

为了迫使山城投降,日军只能猛攻,沿着长江东西压入,却陷在了长江中游地区。

第二个大问题在于敌后方的治安战。

八路、新四军、游击队、抗日武装、武工队等组织层出不穷,清扫一批,紧接着又出来一批。

这些人拉队伍的速度太快,不声不响给你搞几十万人出来。

散布在占领区内,时不时的攻击炮楼,破坏交通线。

治安战难以达成有效的除根效果,必须安排足够的兵力驻扎。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华北、华中地区,鬼子需要安排十几个师团。

一旦驻扎兵力变少,就会出现如张岚清这般不受控制的存在。

瓦解了鬼子的占领行径,铁路线也不再安全。

从地方搜刮不到粮食、税收、铁煤矿产,反而需要十几个师团来驻扎,后勤压力极大,收入与投入不成正比。

基于这两个大问题,日军陆军总部商谈决定,还是需要在华中地区发起两次大规模的攻势。

歼灭正面战场的国军主力,逼近山城,迫使西皮先生投降。

因此驻扎在武汉附近的日寇,准备向西进行一轮大规模的攻势,冲击第六战区所在,逼近山城。

如果能打通第六战区,便可以迫使山城低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件事在任何时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小上海之称的无为市高沟镇,将黑市交易推上了一个高点。

鬼子拿出来大批的军械武器,用来换成作战所需的粮食。

武器装备尚且充沛,能够通过各兵工厂生产运输,但粮食等后勤物资却是非常的匮乏。

占领区征不上来粮,南方作战吃紧,后方所有的男人大部分上了战场。

后勤问题成了鬼子目前抹不开的局面。

本是非常隐秘的作战计划,却因为黑市交易,透露的清清楚楚。

皖江附近的人都能猜出来,鬼子最近要有大的作战动作了。

目标是正西方向,计划从鄂西进攻,打通直达山城的水路。

为此调动了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安排了2000多条船只,用来运输物资,运输兵力。

此次作战的目标,就是寻求鄂西地区第六战区的有生兵力,击溃他们,歼灭他们。

因此鬼子的动作极快,将此次作战计划命名为江北歼灭战。

这股架势,搞得张岚清的部队还稍微的收敛,并未刺激庐州的守军。

等鬼子大批兵力调动之后,顿时觉得情况似乎不太正常。

日本十一军为主力,分别向西、向南分出两股兵力。如此大规模的行军作战,根本不是隐秘消息。

外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探查到,并将情报送到皖江地区。

鬼子主力向西、向南运作,庐州这边反而继续持续兵力空虚的场景。

甚至上海地区驻扎的13军,也因此抽调了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支援十一军作战,深入到武汉、常德、鄂西地区。

“司令,从山城发来的消息。”

张岚清意外收到了山城西皮先生的赞赏。

夸赞第五路军的英勇作战,拿出5万用于犒赏作战勇猛的士兵。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老小子啥时候主动拿钱了。

“哼,这个钱可不好拿,拿着烫手。”

“日军强攻第六战区,这是想让我第五路军进攻庐州,牵扯长江沿线日军的精力,缓解第六战区的压力。”

“但区区5万大洋,也好意思拿出来,打发叫花子呢。”

本来张岚清是有意攻占庐州,将兵力逼近皖江地带,能够威胁长江这条水上航线。

受西皮先生的刺激,非但不想进攻,甚至还想收缩兵力。

要第五路军帮忙,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给钱给军火,否则一兵不发。

完全可以利用黑市,把粮食卖出高价,换来日军后勤部的军械武器。

人家什么都卖,设备、机械、轻重机器、掷弹筒。

只要你出得起价钱,公平交易,童叟不欺。

从某一方面而言,双方在交易上保持着公平跟公正。

一斤大米换多少子弹,明码标价,从不缺斤少两。

尤其是新式设备跟机械的导入,让张岚清有能力自造冲锋枪,提升自造子弹的能力。

否则单靠缴获,养不起泛东的军队。

山城背后也有好几个兵工厂,军火弹药还是有一些储备的。

舍不得拿出来,那就别怪张岚清划水了。

日军的攻势凶猛,突然向鄂西用兵,一路向西平推。

第六战区集结了数个军的兵力苦战,大战一触即发。

甚至还出现了双方的飞机互相缠斗。

支援华夏战区的飞虎队跟日寇飞机搏杀,争夺空中优势。

日军采用南北夹击的方式,不断进攻长江沿线,逼近宜昌南部地区,杀入鄂西。

战报频繁的传到第五路军,张岚清将战报放在一旁。

不用看,一定是国军血战后退,不敌后退,打不过后退。

更多将领是保存兵力,不肯跟鬼子血拼,战略性后退,以至于战线跟青楼娘们的腰带一样。

碰一下就掉了。

这边都是中央军的嫡系,有的能打,有的不能打。

归根结底的愿意是打到如今这个局面,中央军的重武器早就丢的七七八八。

仅靠着轻火力防守,根本挡不住十一军师团级别主力的进击。

唯有依靠山区陡峭的山势,借着山峦叠嶂来部署防御。

像18军、74军等嫡系王牌,都在这片地方布防。

涉及到嫡系部队伤亡,才让西皮先生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