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202章 胜利来临之前,接连反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胜利来临之前,接连反攻

相较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战略撤退,张岚清的兵力能打出攻城略地的大捷,确实是有点出乎意料。

事实证明,只要铁了心想打,只要敢把精力放在军队上,小鬼子也并非不可战胜。

怕就怕,有些人用过去的思想跟理念,重用资本,垄断买办,妄图用这种方式去拯救破败的战区。

纯粹是异想天开,花费多少精力,达成多少效果。

这是有一杆标尺摆在那的,问心无愧者,均能问天地无愧。

收复庐州,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直达长江,用炮火覆盖河道。

过往的商船、运输船都将处在炮火打击之下,只要张岚清愿意,可以封锁长江北岸地带,遏制鬼子11军的后勤。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想的,拿到巢湖地区的控制权后,兵力便一步步向南逼近。

新四军等游击势力也纷纷出手,寻找可用的战机作战。

王国兴骑兵军涌动,利用机动兵力,拦截住大批的伪军,缴了他们的械,马上要45年了,伪军若还看不清局势,纯粹是自己找死呢。

除了城市内的伪军头子,还上赶着巴结日本人外,其余的都在谋求后路。

部队攻势凶猛,势如破竹一般,拿下了了庐州全境。

这亦是正面战场上,难得的一次胜利。

今年的抗战突出一个艰难,正面战场接连败退,敌后战场及国际战场则势如破竹。

这里边不乏有避战保存实力的嫌疑,也有实力不足,兵员损耗严重的过失,更有骄兵悍将已经坐享胜利的心态。

受苦的除了底层士兵,还有无数的平民群众,炮火弥漫数个省份,让几千万人遭殃。

至于那些高高在上的高层军官,依然坐在了重要位置,不曾受到丝毫的影响。

张岚清司令部内,军官们总结攻城的经验,认为当趁机收复更多的地盘。

三大集团军整编完毕,又更换了美械武器,增加了火炮团,战斗力提升极大。

“司令,我军士气浓郁,可向东亦或者向北,拿下更多地盘,收复失地,还百姓一个青天。”

张岚清看向地图,第一战区的地盘不小,且已经跟日寇多个师团对峙,不管是往北还是往东,都有进击的空间。

“向南抵近11军,肃清沿线的据点炮楼,向北肃清日伪军,向西清扫铁路沿线据点。”

南北东西全部出兵,先解决匪患,再解决日寇,肃清地方才有精力攻占更大的地盘。

北部沿京汉铁路反攻,东部沿津浦铁路线,围堵蚌埠、徐城等重要城市。

南部则牵扯11军精力,策应国军作战。

日寇的进攻姿态终于进入尾声,国军亦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收复丢失的部分地盘。

战火持续,而中原则进入交战的高潮。

张岚清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势如破竹一般,突破日寇的封锁线。

铁丝网、堡垒、炮楼被接连轰炸干净,飞机先进行轰炸,再以火炮洗脸。

两轮轰炸下来,鬼子守军伤亡惨重。

即便调集了师团级兵力,也仅仅依靠城市坚守,失去了出城野战的能力,也打不过张岚清的数倍军队。

三十余万的精锐士兵,向多个方向压进,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从地图上看去,宛若条条长龙。

枪炮响彻平原,第一战区的旗帜不断的插在收复的城池上方。

除去重要城市外,多个县城、乡镇被军队拿下。

形成包围的姿态,封锁日寇三个师团。

“出尔反尔,张岚清出尔反尔。”

刚刚晋升为派遣军总司令的岗村勃然大怒,他徐城、蚌埠的三个守备师团,被张岚清连根截断。

层层包围了起来。

想要解救,必须抽调师团过来帮忙,但华北地区哪还有可以抽调的师团。

仅有几个大队,几个联队级别的机动兵力,送上去那不是找死呢。

围困多日后,开始攻城。

津浦线战火弥漫,日寇不得不从13军、第一军、12军抽调兵力,支援津浦线。

三方兵力汇合,与张岚清的集团军血战。

鬼子玉碎冲锋的姿态再一次吃了亏,面对凶狠的火力,依然采用过时的战术,白白的增加伤亡。

能看到重机枪扫射,将大片的鬼子扫射成碎片。

血肉之躯在重机枪面前脆弱的跟白纸一样,而重机枪俗称战场的绞肉机。

白磷弹从半空落下,炮弹呼啸着,蔓延成大片的火海。

对日寇的杀伤力极大,随后又有榴弹炮,呈密集的火力,向作战区域覆盖。

一发炮弹的爆炸范围就有足球场那么大,几百发炮弹齐射,将一片区域化为死地。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日寇伤亡极大,支援的兵力损失殆尽,战场上遗落大量的军火弹药,还有数不清的尸体。

鬼子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地面,狼藉之中,尚有没死透的,还想端着枪进攻。

被过来清扫的士兵发现,以手枪击毙。

人间炼狱不过如此,这一次报应落在了日寇身上。

也让他们品尝痛苦,品尝死亡。

接连传来捷报,消灭日军7个步兵大队,2个步兵联队,缴获火炮枪支无数。

日寇的战斗力竟然下落到不堪一击。

鬼子弱了是一方面,部队火力增强,战士们士气旺盛也是主要原因。

此消彼长,不可一世的小鬼子,已经掀不起风浪了。

攻势一波接着一波,第一战区三大集团军横扫中原地带,再一次歼灭了华北地区的机动兵力。

要么放弃地方,困守城市,要么缴械投降。

鬼子不得不放弃大量的乡镇县城,将兵力汇聚到重要城市内,保证着一定程度的坚守。

后勤线阻断,海上路线被老美封锁,南方的鬼子连饭都吃不到了。

尤其是东南亚岛屿、热带丛林中驻扎的日军,吃饭成了大问题。

物资运不过来,花费极大代价打通的陆地交通线,再一次进入瘫痪。

华北地区的战火不断,八路、新四军、张岚清第一战区不断反攻。

抗战的三大阶段,战略防守,对峙,战略反攻。

如今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国际形势大好,日寇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尽可能的歼灭日军,缴获其武器装备。

利用缴获的日械武器,从豫中地带重新拉起来三个师。

只要武器装备到位,拉部队那不是很简单吗?

胡寿山羡慕啊,自己辛辛苦苦也才弄起几个杂牌师,还不如张岚清部队的一根毛。

如此精锐的兵力,放在他手上,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