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昨天刘总说,为了激励大家,第一个月一周一分钱,大家已经很惊喜了。

没想到,今天开会,为了让大家真切的感受到这两天辛苦付出的成果,旅游公司临时决定今天就先给大家分这两天的钱!

为了让大家更有实际感,刘总直接拿了现金到现场。

看着两个村长拿着名单,上去跟会计领写了大家名字的红包。

村民们一个个恨不得冲上去抢过来,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

村里公共的收入主要就是门票收入。

再就是果园拿出来参与采摘,以及做民宿做餐饮的村民跟旅游公司的分成。

为了便于村里统一管理,村里所有的收款账户统一都是旅游公司的公账。

旅游公司则提供全套的统一化物料和标准培训,物料采购等。

这也是村里之前开会讨论确定的。

如果让村民自行经营,怕是很快就会把名声做坏。

相应的,旅游公司也会派人监督查账。

防止有村民自行收款。

“好,大树村的村民,到这边排队,领分成红包。”

“柳树村民,到这里。”

王向明和池国力,喜气洋洋的招呼着自家村民。

红包旅游公司的会计已经按名字分好了。

红包里除了现金,还有一张结算单,清清楚楚的写着村里的具体收入明细和分成比例。

公平公正又透明。

王向明刚刚拿到红包时,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好奇。

第一时间就忙着打开了他们一家三口的。

他上大学的女儿,户口并没有转出去,还在村里,所以也可以获得公共收益的分成。

妈呀,他女儿一天的收益就有30块,两天就是60块。

这还只是躺着拿钱的最低收入。

像是他家的果园也拿出来做了采摘,李花和他因为要忙村里的事倒是不能做农家乐了。

但是他家也做了民宿和平台露营,这两项分到手每天就有150块。

这样他们一家三口一天收入就有240块了!!

那一个月岂不是就有7000多块!!

更别说李花现在入职了旅游公司,成了正式员工,工资跟王麟是一样的。

他作为村长,额外每个月也有一些补贴。

这还只是开业的头一两天,游客并没有太多。

以后人越来越多,各项收入肯定会涨。

我的天啊,他们村是要发了吧!!

王向明自己心里暗自算着这个数字,忍不住心脏怦怦直跳。

其他村民,一个个拿到红包,也着急的偷偷打开,当看到里面的票票时,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特别是那些老人家,平时很是节俭。

一张红票都够他们用将近一个月。

他们没看错吧,这才两天,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有着落了??

果然,金钱才能给人最直观的动力。

前两天村民们也激动,但是都不及此刻实打实钱拿到手里的冲击力大!

岳志瑞一家此时拿到红包是又兴奋又悔恨。

兴奋的是,他们一家人多,加上小孙子,一共5口人。

两天单单村里的分红就拿到了300块。

悔恨的是,岳志瑞家里的果园就属于村里经管的比较好的那类人。

一家人商量了下,王淑桂死活不舍得拿出来给游客采摘,怕被游客给祸祸了她家的宝贝果园。

“这旅游公司说的好听,谁知道到底能不能赚钱!!”

这是王淑桂的原话。

所以这次的采摘分红他们是错过了。

好在岳常青脑子还算活,带着媳妇也在家里做了民宿和农家乐。

王淑桂现在着急的上窜下跳想找王向明报名参加果园采摘和民宿。

可惜目前采摘果园和民宿的数量暂时够了,报名需要排队。

王淑桂顿时感觉错过了几个亿,手里拿着今天的收益也没让她有多开心。

此时王麟内心也是又激动又懊悔。

激动的是,他爸妈也分到了村里的公共提成,家里的果园,民宿,露营也都分到了不菲的收入。

懊悔的是,他的户口在读书时就已经迁出去了。

到沪市又没有能落下去。

到现在还在集体户口那里挂着。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户口还能不能迁回来啊??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村民。

两位村长顿时被围了起来,一群村民围着他们咨询自家户口迁出去的儿女还能不能迁回来的问题。

两位村长此时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村这一直被嫌弃的农村户口,第一次这么受人欢迎。

忧的是,迁回来,现在村民的利益肯定受损。

比如王向明,他一家三口的户口都已经在村里了,肯定是不希望再有人进来分一杯羹。

两位村长很为难,两人对视一眼,只能先各自敷衍着,说还不能确定,需要村里开会讨论,再出具体方案。

等村民们都散去,两位村长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不过不论怎样,当下总是让人兴奋的。

王向明拿着手里剩下的几个红包,去到了几个没来的村民家里。

这几个人都是村里的孤寡老人。

看到书记进来,颤巍巍的老太太赶忙拉开了电灯。

他们平时通常都不太舍得开灯。

“二伯,身体怎么样?”王向明坐到炕边,问到床上躺着的老人。

“挺好。”老人说着挺好,却并没有动,仍是躺着。

老太太又慢慢挪过来,端了一杯水给王向明。

“二大娘,您快坐,别忙了。”

王向明接过水,赶忙扶着老太太坐下。

两人都已经80多了,是王向明的远房长辈。

本来有个儿子,是那个年代极其罕见的大学生。

学的还是医学,也是他们村当时出类拔萃的人物。

本来工作都已经分配了好了,然后人就突然没了。

没了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人见到,就这么消失了。

老两口也报警了,也找了, 但是都是徒劳。

那时候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也没有什么监控视频。

这种悬案是真的很难有头绪。

制服同志也很无奈,只能立案之后,让他们回家等消息。

开始几年老两口还一直满怀希望,盼着突然有一天儿子就回来了。

但是现在都过去几十年了,二大爷瘫痪在床也好多年了。

已经对儿子完全不抱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