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05章 何大老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大老爷想了想,继续说:“我的好友建议你先好好练字,再学好作诗,最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何大老爷的好友还非常奇怪孙山怎么就考上秀才的?

这个学识显然不够啊!

何大老爷赶紧解释孙山是漳州府人,算学,律法全答对,而且破题全答对。机缘巧合,把一众人比下去了。

何大老爷真害怕好友说孙山作弊,肯定要赶紧解释。

何大老爷好友听到孙山来自漳州府,一切了然。

穷地方出来的秀才,自然学识差点,这是常识,他也不会怀疑孙山作弊才考上秀才的。

跟他们书院好些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比,孙山的学识真的强不到哪里去,自然会落第。

孙愣了愣,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考不上书院了,心情无比低落。

随后深深地呼吸,拱了拱手说:“伯父,谢谢你。”

何大老爷真有心,竟然把他的卷子找来,还体贴地告诉他为什么不被“取”的原因。

这份心意,他领了。

何大老爷看着瘦瘦弱弱的孙山,叹了一口气说:“山子,莫要灰心。你才13岁,以后的路还很长,慢慢来。何况你已经是秀才了,不管怎样,你就是秀才,这个身份好多人盼都盼不来。你比大多数人优秀的多。”

何书锵想不到山哥的卷子被书院的夫子批评得“分文不值”。

赶紧劝慰地说:“山哥,不是你考得差,是夫子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你是颗珍珠,你肯定被禾秆草掩盖住。”

刚说完,就被何大老爷狠狠地瞪了一眼,何书锵缩头缩脑地蜷缩起来,不敢再吱声了。

孙山感激地说:“伯父,我没事,我的学识不够我知道,会继续努力的了。今日多谢你,要不然我也不知道自己那么多不足。”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我现在知道不足,往后会朝着不足的方向努力,我不会泄气的,我还要考举人,考进士

何大老爷点了点头说:“我就知道你是虚心听讲的豁达之人,所以才跟你说得清清楚楚。我也问过好友,能不能让你到广雅书院借读。”

何大老爷随后摇了摇头说:“我好友不建议,他们书院的举人班,是集全省最优秀的学子,学识比你优秀多了,你进去也跟不上。至于花钱买进去的举人班,更不建议你去。

那些学子,哎,我不说你也想到,你进去读也不好跟他们比,反而怕你心性不稳,被带坏。

我好友建议你沉下心,好好读两年,读万卷书,再去考举人。”

广雅书院好的班级太好,差的虽然不太差,但也不是很好。

特别买进去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孙山一个穷小子进去,不是被欺负就是被带歪。

何大老爷的好友知道孙山从农村来,更不建议他进去借读。

特别知道孙山才13岁,年岁太小,性子还未定,还是好好回府学打基础。

毕竟府学怎么说也是官学,有举人教授,应付孙山目前的学识绰绰有余。

而且府学还免学费,对农家子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孙山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郑重地说:“伯父,我知道。今日教导我会铭记在心,劳你费心了。”

何大老爷见孙山真得懂,笑了笑说:“好,你小小年纪就那么快想通,将来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回漳州府,好好学习。”

转过身,对着一脸单纯的何书锵,严厉地说:“锵哥儿,你也是,莫要贪玩贪吃。你看看山子只不过比你大几个月,就考上秀才了。你得要赶紧追上来,要不然山子越走越远,跟你没话说了。”

何书锵不服气地说:“阿爹,我跟山哥是好朋友,我们可多话说了。”

嘴里咕噜着跟阿爹阿娘才没话说,阿爹阿娘才不懂他。

还未说完,就被何大老爷重重地拍飞。

孙山看着大胖子打小胖子,不由地乐呵,会心地一笑。

回到孙大姑宅院,孙山静静地看着打“x”的卷子,叹了一口气。

他以为自己很聪明,也够努力,来到大地方竞争,结果竞争力为零。

说不难过是假的,但说从此一蹶不振,那肯定不行。

孙山双手握得紧紧,随后松开,连续好几次,吸气呼气,最终把一切埋入在心底。

知道不足就改正,砥砺前行。

十二月下旬已经来临,孙伯民、孙二叔、村长带着孙家村的山货,柑橘,年花落府城,进行一年一度的大甩卖。

孙家能不能一年吃饱喝足,全靠这一批货。

孙伯民错愕地看着孙山,不敢置信地问:“山子,你考不上?”

孙山点了点头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阿爹,我落榜了。”

孙伯民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想说什么,好似也不该说什么。

低声安慰:“山子,莫怕,我们回漳州府读。”

然而等知道孙山为了省钱不读高价书的时候,孙伯民着急地骂:“山子,你怎么这么任性,一年50两的学费,阿爹阿娘也负担得起,你现在去书院问问,看看还能不能去报名。”

孙伯民真的急了,早知道就不回去,陪着孙山在府城考试。

这样就能直接去报名,而不是山子自作主张不读。

父母之命不可违也。

他孙伯明坚持儿子在广州府读书,他就不相信山子敢违抗。

孙山摇了摇头说:“阿爹,太迟了,书院肯定补录了。这事就此别过,不要再提。我过完年后,就回漳州府府学读书。阿爹,莫要忧心,好酒不怕巷子深,我在漳州府读也能读出前途。”

孙伯民气得不想理孙山,独自一个人找孙大姑诉苦,最后事已成舟,无可奈何地接受。

孙二叔和村长也不懂读书的事情,但再怎么不懂,也认为在广州府读书比在漳州府读书好。

孙二叔着急地说:“山子,50两一年也不是很贵,咱们凑一下就能凑到了。你怎么说不读呢。”

村长接着说:“就是,要是以前,我们还真凑不出来,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挤一挤,总能挤出来。你在广州府读,能考上举人的几率就大,哎,山子,你太小了,想得太短了。”

孙山非常感动,两个人这么说,代表他们要资助孙山读书。

孙山怎能接受资助呢?

本来就差钱的农家人。

安慰地说:“村长阿爷,二叔,我在黄阳县读书能考上秀才,我在漳州府读也一样能考上举人,你们要相信我可是孙家村一顶一的聪明。

村长和孙二叔连连翻白眼,小时候山子多诚实,怎么越长越会说大话。

真以为举人是大白菜,说啃就啃。

两人明白孙山这么做的原因,总归觉得可惜。

两人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地走了,此时此刻的心情跟孙伯民一样,不想见到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