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57章 蛇口救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信一听,有点困惑。

呼救的除了宋献策,不可能有别的人。

因为这洞里,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了。

而宋献策,来这儿也不过一天多的时间。

他人刚走进去一会儿,便大声呼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按常理,肯定是遇到了危险。

可是这洞里,又有什么危险呢?

难道洞里还有特别的杀人技法,宋献策在引诱自己进去,企图诱杀自己?

一刹那,张信心里有无数个疑问。

最后还是决定到里面看个究竟,于是,他从大火堆里引燃了一个木柴,借着火把的光亮,向洞的深处走了过去。

这个洞子很深,他们烤火的地方,只是洞子的中间部分,向里走,还有很远。

洞里的呼救越来越微弱,张信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这个洞有个特点,就是越往里走,洞子越复杂,越矮。开始还能站着走,后来就只能猫着腰走了。

前边地板上仍着一个火把,仍在呼呼燃烧着,只是手持火把的人不见了。

不过,声音还是有的,只听地上有咯咯嘣嘣压东西似的声音,以及人的喘息声,好像就在火把不远处。

走近前一看,终于看明白了,原来是宋献策倒在地上,正在四处翻滚。在他身上,盘着一条巨蟒,已在他身上缠了好几圈。

巨蟒现在正在发力,宋献策每呼吸一次,巨蟒就收缩一下。

强大的力量使宋献策动无可动,骨骼仿佛都要被挤压碎,呼吸已经不能正常进行,很快就会窒息而死。

张信一看危急,顾不得一切,冲上前去,用火把往蟒蛇身上狠狠地捅了一下。

这火把的热量足够强大,蛇被烧痛了,腾起身子,张开大口,径直来咬张信。

张信闪过,把火把往它头上戳,蛇怕疼,便往后躲。

张信自然不肯放过它,蛇一见不妙,企图逃跑。

这时它在宋献策身上还缠绕着两圈。张信见了,不慌不忙,用火把直接开烧。

把蛇烧的,拼命扭曲,但再也不敢回头咬了,它很快拆开了缠绕,向洞门深处逃去。

这时候,张信才注意到,蛇的尾部急速收缩,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他很快明白了,蛇的尾巴上断了一节。

这伙他想起德康讲的一件事,说数年前,有一条蟒蛇企图袭击武僧一尘,被发觉,后来发生人蛇大战。

巨蛇吃了大亏,被一尘用剑斩断一节尾巴后,仓皇逃离。

这条断尾蛇应是被一尘断尾的那条,这己经是它们第二次伤人事件了。

但两次都不成功。

第一次被一尘斩断了一节尾巴,给他留下了终身的印记,成为了一条断尾蛇。

这次又被张信用火把烧烤,估计把蛇的皮肉都烧坏了。

等张信再次去抓他时,他已经不见了。

张信向里面搜寻,洞并不深,十几步就到头了,并没有看到蛇。

其中没有岔洞,但蛇确实没了。

这就奇怪了,这东西总不能凭空消失吧,蛇到哪里去了?

不过,很快,他找到了蛇失踪的原因。

在洞的尽头,有一道裂缝,高三尺,宽度人刚好能爬进去。

地面上光溜溜的,看样有东西经常从这儿进出,从痃娟光涓的地头看,一定有爬行动'物从这儿进出。

张信趴下身子,把火把伸进那条缝里,向里看,但什么也看不到。

只闻到一股子腥臭扑鼻而来,叫人作呕。

可以确定,蛇就钻进了这个洞里了。

可惜张信现在还没这个时间,无法捕杀它。

他现在还不知宋献策的情况如何,便又返回外面,见宋献策躺在地上,如同死了一样,便把他抱到火堆前,放好,用手一摸脉搏,还在跳动,知道没有生命危险,十分高兴。

看着火堆火势不旺,张信姑月又往火堆里添了一些柴,快要熄灭的火,一下子又燃了起来。

在等待宋献策苏醒的过程中,他把这儿剩余的干柴,都抱到蛇洞里,狠命地向里寨,然后把火把丢到里面,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如果这个洞向里面不是很深,如此大的热浪,足可以蛇烤死。

这当然是好事,免得它出来害人了。

看着烈焰翻滚,张信重新回到了火堆旁。

宋献策这时已经醒了过来,大口地喘着气。

原来他白天在树林里抓了一只野兔,宰杀后放到洞里面,准备饿了用火烤了吃。

可是当他去找时,却发现不见了,正当他着急寻找时,不料被一条巨蟒偷袭,要不是张信正好在场,并及时出手相救的,他今天性命休矣。

即使如此,宋献策的内脏,骨骼,由于迁蟒蛇的揪,严重挤压,受内伤严重,己无法从地上坐走了来了。

他要求张信把他送到广元寺,而后由他的伙伴送回佘都城,调理、救治。

虽然立场不日,张信对宋献策的遭遇还是很同情的,立马表示帮助。

把他放在自己背上,向广元寺走去。

此时天已大亮,走路再也不怕摔跟斗了。

他们回到寺里,方静和德康正在山门处焦急他等待。

一夜未归,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当看到张信背着一个人,向山门走来时,人们忙迎了上去。

“这个人是谁?”方静问道。

“过后再告诉你,他受了严重的内伤,需要到京救治。先把他放在这儿,我去寺院里找他的伙伴。”

匆匆地进了寺院。

不久,几个木匠都急乎乎地赶了过来,把宋献策围在中间,问长问短。

宋献策头脑很清醒,用微弱的声音说,“快,送我回去。”

几个木匠一商量,决定由老张和另一名木匠己送他回余,交通工具便是牛武的马匹。

在搏斗结束后,这匹马被张信带到了寺里,现在正好用得上。

几个人把宋献策扶到马背上,由于虚弱的很,他只能趴伏在马背上。

老张和另一个木匠,一边一下,扶着他,很快进了村林。

走了很远,宋献策还频频回头,向张信摆手,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