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古往今来,凡是参与重点保密工程的工匠,很少有完整活着回来的。
他们多半成为了失踪人口,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说白了,其实就是被灭口了。
不灭口,保密工程的意义又何在?
张百顺他们也意识到了危险,弄不好,这次外出可能是他们所参与的最后一次工程。别说拿到工钱了,连生命都可能丢在这儿。
这一刻,工人们的求生欲望是那么地强烈,他们开始消极怠工,干活心不在焉,背地里商议着逃跑的办法。
他们发现,洞口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手执武器的士兵防守。一个人逃跑,势单力薄,只有被抓的份。
只有大伙一块向外冲,或许还有机会。
工匠们商议着,密谋着,在一天收工后,他们假装回一号洞休息。实际上,是为出逃做准备。
饱餐了一顿,把剩下们食物,都打包带在身上,然后顺着主山洞,一个个向处逃去。
到了外洞,他们呆住了。
现在正是黑夜,外洞大厅里灯火通明,站满了士兵,一个个全副武装,组成了一道人墙,挡在了那儿。
原来工匠们的异常举动,早引起了管理方的注意,他们等待工人暴动这一刻,已多时了。
工人们愣了一下,知道失算了,但己没有了退路。
“弟兄们,活着比什么都好啊。不要犹豫,冲啊。”
说话的叫刘三,和百顺一样,也是一个刚结婚不久的青年。
美好幸福的生活才刚开始,如今这一切都要失去,自然不肯。是这几天鼓动逃跑的主要人物之一。大有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
第一个冲了上去。
在他带动下,其余的工匠也拼命地往外冲。
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血的代价。
那个吵的最凶的刘三,被一个士兵一剑,直按刺入胸部,当场死亡。
这一刻,工匠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在这些专业武士面前,是如此地弱小,简直不堪一击。
若非要前冲,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死去。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对方不可逾越的人墙,注定成为他们逃跑的最大障碍。
在英勇无畏的武士面前,只有战死的份。
于是他们选择了屈服,纷纷蹲跪在地上。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不久,一个面相威严的人,在众多侍卫的保护之下,视察了这个工地。临走,告诉这儿的监工,说现在时间很紧,要加快速度,早日完工。
并向工人们承诺,工程完了之后,马上还他们自由。
四号洞很快做好了,它被改造成一个厅堂式的样式,不知是何用意。
这天,来了许多士兵,他们从外面弄来了许多箱子,每个都一样大小,在工人们的帮助下,都被搬到了四号洞,然后一排排地码放起来。
把东西运完,整个四号洞也差不多填满了。
于是,在一个公公模样的人监督下,人们用石头,把四号洞也封堵了。
最后,那个公公离开时,又抬来了两只木箱,让人们把它抬放到五号洞。
到洞子后,要工人们把厢盖打开。
当时张百顺正好在现场,参加了这一行动。他开始也不知道箱子里是啥,但看到公公十分惊恐地躲到一边,他充满了疑惑。
他走上前去,打开了箱子盖,当看到箱子里的东西时,竟差点吓瘫下去。
原来竟是两条蟒蛇。
之后,那个公公又运来了许多设备,还有一卷图纸,让张百顺他们,按这个图纸施工。
一共有三套这样的设施,其中一套坑已凿挖好,那便是位于一号洞附近的那个石坑。
其余的两个坑则没有进行开挖。
但己标记好地扯。
这个公公临走时,告诉工人,现在外面出了大事,可能要马上打仗,他们这些人要去前线增援。
要工人好好干,用心完成以后的工程。
他现在要把监工们全部撤走,但在洞口的士兵还是要保留的,要工人们不要有不切行动的想法。
说他十五天后,会重新来这儿的。那时如果工人们一切都完成的好的话,他将不失诺言,当面放走这些工人。
然后就带领手下,离开了这儿。
果然以后,这儿就再也看不到监工的影子。
十五天,虽然时间还有点长,但毕竟有了盼头了。于是工人们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施工中。
他们在安装设备,开挖二、三号地坑的同时,把五步洞也堵了。
他们认为爬行动物寄养放在洞里,对工人们的安全是一个重大威胁。于是他们用石头把那个洞也封堵了。
做得非常细致,石块之间结构紧凑,几乎没有缝隙,这样人们就不用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
同时,挖好的那个陷坑,也安装好了。为了行走方便,人们在坑上边铺了一层木板,以防自己人中招,掉入坑内。
另两个坑也己凿好,只等装设备了。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只等那些人前来验收,还他们自由。
他们这时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施工方能信守诺言,放他们安全回家。
可是现实却很残酷。
在洞里,他们有时也会跑到洞口看一下外面,吹一下冷风,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发现洞口仍有人把守。
这天,他们忽然听到了外面有奇怪的喊声,好像外面发生什么。
他们中有一人忙拿着蜡烛去查看。
不久惊慌失措地跑了回走,告诉人们,“不好了,内洞被人堵上了。”
这一下子,人们都呆住了,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后,忙到外面去查看。
只见洞口确实被一块巨石堵住了。
那块巨石正是前几天百顺加工的,想着会在他们撤走了了以后,才可以封堵,想不到这么快就被堵上了。
“不要这么快地堵啊,我们还没有出洞呢,”工人们大声喊叫着。
有两个工人试图阻止外面的人这样做,把石头向反向推,想把石头推出去。
但这样做显然是徒劳,是不可能的。
一来,这个地方虽是整个洞的咽喉之地,但却是全洞最狭窄的地方。
人在那儿,别说站着,连弯腰都困难,人几乎要蹲着才能走。
而且地方很狭窄,一个人在那儿还有活动的空间,两个人在那儿转动身子都困难。
况且,这块地板前段时间还做了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