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姚彬带着阿贵回到广元寺时,几个人早没了踪影。
总之,姚彬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人们靠近广元寺。
秋天马上到来了,却一直没有收到张信的消息。姚彬很着急,这些天,吃饭都没了胃口。
他绝没有想到,张信的出行,一点也不顺利,甚至比想象的还要艰难。
张信他们离开了京城后,并没有确定自己的最终去向,整天在大山里转圈子。为了安全,他们专往无人区里钻。
安全倒是有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方便。
最大的难处,就是信息不灵。
这样闭塞的地方,根本得不到外界情报的支持。失去了情报,也就失去了对事情真实程度的判断,在做大的决策时,很盲目,很难做出正确的选项。
就像现在,他们对于要落脚何处,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多数人认为,他们不应在山里转,而是应该掉头向南,去富饶的南方,开辟一块地盘,然后建功立业。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最令人关注的中原一带,一直在打仗。现在听说李自成己退回了老地盘,估计以后那儿又是刀兵的主战场。
还有,就是别看张信他们现在人数不多,但是挺富有。如果要去南方,他们这么多的钱,又怎么带过去?
南方人口众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张信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就是好招募人,只要有钱,拉起一支队伍再简单不过了。
劣势就是那边的每一座大山 上,都会盘踞着一股土匪。他们拦路抢劫,无恶不作。
像他们这样带着大宗财宝的人,一旦出现,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不但土匪,甚至军方,官府都有可能会参与到其中。
这么一大笔财又有谁不红呢?
只能暂时先埋藏起来。
但这也具有很大的风险,他们可没朱棣那么大的能力,可以调动那么多的力量来对财产行使保护。
这些财宝,一旦出土,就不能再次藏起来了。再藏一次,保密工作做不好,就不知这些财宝是谁的菜了。
张信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叫黄花山的地方,这山上有一股土匪,被一个叫高松的人领导着。
而这个高松,若干年前曾经是京城里的一名军官,后来因为犯了错误,被抓捕治罪,后来经张信从中周旋,才被放了。
二人私人关系不错,被释放后不久,他便离开了京城,从此再也没了音讯。
想不到在这儿又遇到了故人,看来二人缘份非浅。
故人相见,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二人攀谈起来,听说张信正在落难中,居无定所,高松很是同情,非得邀他们到山上住一段时间不可。
在众多的大山中,黄花山名声并不响亮。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上建设的并不好,只有茅草屋数间。山上各色人员加在一起,也就一百多人。
人数和张信所带领的人数基本相当。
但人看上去却显得个个面黄肌瘦,明显的营养不良。
这一点也不奇怪,这儿远离交通要道。即使要抢劫财物,也要去数百里外的富庶之地。
他们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不行,十次下山,九次放空,并不是每次下山都能抢到东西,因此也是一个穷山寨。
山上虽穷,但高松这人却异常热情好客,除了大摆宴席招待外,还把山上那块最好的地方,让给了张信和其团队住。
自己则住到位置很差的山洞里。
他们的真情令张信感动。作为回报,他赠给了对方许多钱。使这些人没必要再为了生计而下山了,从此对张信这伙人更加敬重。
自从离开京城,张信他们己在山沟里转了好多天了,十分地疲惫,因此决定借助高松的山寨,好好休息几天。
然后打探一下周边形势,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全体人员对于这个决定一致表示赞同,于是休息了三天之后,张信开始布置下一步的行动。
组织了不下十几个情报人员,去各地探听风声。
这些人员都有丰富的搜集情报经验,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对于天下的总体形势,以及未来的走向,很快就会有一个准确的分析。
张信则带了几个弟兄,收拾了一辆马车,返回了广元寺。
临行前,安排黑龙,一定要防护好那些财宝,防止被盗,并照顾好小公主。
除了外出的这些人,现在留在山上的还有八十多人,依然战斗力强大。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对他们造成威胁。
当他们赶到广元寺时,并没有马上见到姚彬。
原来姚彬上京城购物去了。
上京购物,一般情况下,姚彬都是一月去一次,
姚彬的个人消费很低,主要集中在吃食上。除了主粮外,他还饮少量的酒,这两样是必须购买的。
至于菜,是他自己种的,肉类都是石板坡提供的,全是野味,美的很。
他到天黑才回来。
当看到广元寺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那马车的样式如此熟悉时,他就知道自己的伙伴们回来了。
他在自己的住处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张信怀里抱着阿贵,正在述说着什么。
张信决定要在这儿住几天。
在京城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值得留恋的地方太多了。
他先去了方杰的府上,但是并没有见到方静。
问府里管事的,说是和父母回老家去了。
方杰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出来做官,随着阅历的丰富,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成了家乡人的骄傲。
近期,家乡举办修订族谱事项,他受到邀请,带着妻女回乡去了。
主要是想带女儿散散心。
近段时间,方静身体一直不大好,老闹病,问郎中,说是心情不畅快引起的,建议他们没事到外面多转转。
得此消息,张信心里满是惆怅,但又无法可施,只得从方府离开。
下一个地点便是于家庄。
寻找太子下落,一直是张信重点关注的事。
太子失踪这件事,他感觉自己辜负了崇祯的信任。
三个孩子,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太子到底还在不在人世呢?如果在,又能去哪里啊?
张信来到了于家庄关帝庙。
丁一水没在家,从其所居住的环境来看,他至少十天之内,没有在家里了。
按照事先的约定,丁一水每在外出时,在家里墙壁洞内写一张留言,以便来寻访他的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从留下的字条里,知道丁一水去保定了。
丁一水一直在寻找太子,从不放过任何有关太子的信息。
由于有关太子的消息实在太少,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祢队\/中。
前几天刚从外面回来,待了不到一天,又听到保定有太子的消息,便又匆匆忙忙地出发了。
临走留下了一封信,说他不确定自己回来的时间,来宾不必等他。
如有事,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