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球第一债王,为自己的后代设立了一个家族信托基金,这个家族信托基金,非常的犀利,其中的一条,就是不可追赃。这才是债王为自己的后代着想的好爸爸。

这个家族信托基金,一旦开始运行,所有资金将脱离之前的所属人,独立运营,将不可更改,不可撤销。

因此在法律上,它不受个人债务、税务、行为和婚姻状态变化等任何外力的影响。也就是说,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被转移至了信托机构,信托财产已不属于信托当事人,政府无法再向信托当事人征税或者追赃。

还有一种,就是保险,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郑昆的财产来历清楚,没有不干净的钱,但他也想设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并不是为了遗产税。

在别的地方,可能有遗产税,但在香江,所有的富豪,联合起来,取消了这个遗产税,可以说,在全球,也是独一份,这不是假的,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在欧美,成立家族信托基金,是为了避税,但在香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是为了……避免争产。

在香江,经常会听到一些家族,兄弟姐妹反目,为了财产大打出手。

最有名的争产案就是罗家了,其儿女众多,等罗老太爷离世了,所有的子女,就陷入了争产案之中。

而海沙皇家,也曾爆发过争产案。

还有靠药起家的张家,因为争产案,也曝光了其香江巨富的情况。

也有号称‘世纪争产案,儿媳与公公争四百亿遗产,胜诉十八个月后就离开人世。

这样的争产案,在香江很多,也成了香江吃瓜众饭后津津乐道的事情,根本吃不过来,太多了。

这就应了那句儿多女多冤家多,而郑昆想到这里,就算了一下自己的儿女,现在已经有八个了,等外室再生产的话,那就有二三十个也挡不住。

香江是一个传统的地方,那些女人的想法,自然是多生孩子,到时母凭子贵,这也符合大家族的利益。

而郑昆也在这个传统的社会讨生活,自然少不了这这些事情;而且,他的家族争产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大。

他的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是来正常的,要么是包的,要么是从小养大的,当时可能还有些年少无知,等三观形成,难免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出现。

如果安安分分的还好一些,如果一天到晚搞事情,那就有他头痛的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那就只能多成立几个家族信托基金了,这些信托基金,就要非常隐匿了,这些信托基金,要分门别类,主家一个,外室一个,海外一个,在隐藏几个。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华人擅长狡兔三窟两面下注;比如将家族分成几支,大陆一支,海外几支,这样可以保证,家族不断根,而且可以长久的繁衍下去。

许家的家族信托的管理人,也是收租人,他们管理着许家的所有物业,用来收租,随着房地产的升值,租金的增长,可以收取更多的利润。

在香江,什么是可以当传家宝的呢,自然是优质大厦。

郑昆在地铁上盖,有十个地盘,这些将被划归到家族信托基金;今天心血来潮,他感觉也没有什么事情,自然要找点事情做,他来到沙盘房间里,开始计算哪些物业,可以作传家宝的财产。

中环那十二幢甲级写字楼,这些都要划归到家族信托基金里,然后是……郑昆正在那里指指点点。

然后安娜就进来了,她看到最近神神秘秘的郑昆,说道:“老爷,海港城一期要投入使用了,霍生说,要请您过去参加典礼。”

“那人多眼杂的,我不过去了,让霍生去主持好了,我不去了。”郑昆对出风头的事情,一直不想参加。

“那我就这样回霍生了。”

“嗯!”

九龙仓在七三股灾之后,被郑昆偷袭,成了和记黄埔的子公司,原来的仓库被拆除,修建了海港城。

这块地,与其他地的不同点,就在于其租期,海港城下面块地,与准备建设的时代广场那块地,可以就是一种‘永久性’租地,因为过去时代的原因,这两地块的租期是九百九十九年,可以说,是传家宝中的传家宝。

这可能与人想象的不一样,香江的土地,与大陆一样,因为是殖民地的原因,那些地都是有使用期限的,所以,更显得九龙仓的价值,香江这样的地也没有几块。

在这块地上,建起来的海港城,总的建筑面积,达到了近七百万平方尺,这里有几百间商铺,最多的写字楼,还有酒店,一期工程完工,是一幢写字楼与商铺,在这块近十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建筑,终于有了回报。

也引起了全香江的注意,在郑昆大量资金的投入,加快了海港城的建设速度,特别是天水围工业园临近完成,转移到这里的工人更多了,也加速了建设,按照现在的进程,在1987年,整个工程全部完工,到时,将有近七百万平方尺的商业楼宇投入市场。

二天后,海港城一期入口门前,霍凯宁和马士民站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记者纷纷赶来,手持相机和麦克风,今天过来,主要是宣传,他们过来,不过是有更多的素材,吹一波这个商业项目。

霍凯宁和马士民身着正式服装,显得精神抖擞。他们微笑着向记者们示意,然后手持剪刀,一同剪断了红色的彩带。随着彩带的断裂,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记者们簇拥而上,纷纷提问。霍凯宁和马士民耐心地回答着各种问题,按照正常情况,这已经临近尾生了,不过有些事情,总是出人意料。

“马生、霍生,听说马生决定离开和黄,霍生将接任和黄?”

原本这样的事情,早有传闻,不过没有人敢提问,这种超级大企业的人事变动,也不是他们关心的。

台上安静了一下,不久之后,霍凯宁才咳嗽了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公司有安排,会通知我们的,我们服从公司的安排。”

嗯,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原本还想八卦的媒体,就这样不在纠缠这些问题;将剪彩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