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 > 第277章 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章 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第三军在推进到宁海后,浙军收缩防线与兵力的做法终于见到成效。

在从天门山到天姥山短短100多里出头的距离上,卢传祥布置了七个师的兵力固守,甚至还组织精锐部队发动夜袭,差点夺走几个据点。

而在未被完全占领的金华地区,浙军也从这里向第三军的侧翼发起袭扰性攻击。

曾广平不得不让苏裕带着改编的原独立师部队驻扎在东阳与永康,与浙军展开对峙。

双方在浙中地区的山地中打起了游击战,小规模部队的绞肉也十分惨烈。

在两山前线上,总指挥被临时交给了年轻的彭海东,虽然年纪不大,但战术素养极为老道。

这块璞玉在经过秋收战争和池州军事学院的打磨后,终于出师!

南国利剑终将和江南猛虎一较高下。

而彭海东接手后第一个大动作便是集中全军重炮,掩护拔点作战。

天姥山防线虽然兵强马壮,还有坚固的山体防线,但谁知道这个彭海东会派出小股特战队从山崖下用攀岩的方式爬到山后呢?

正面防线上那是炮声隆隆,步兵在己方炮火的掩护下一点点磨碎各种层出不穷的火力点。

炮兵部队的观察员甚至直接下放到了连部,每个步兵连的背后都有一个炮兵连的4门105毫米榴弹炮支援。

同时他们还可以呼叫重型迫击炮和火箭炮,用强大的炮火将对手炸到晕头转向。

而在后方,被燕家三兄弟亲手训练出来的特战队使用柴刀,绳索,抓钩,攀岩镐等工具,

硬是在几百年都没有人类踏足的地方开辟出了一条上山小路。

其中最危险的地方莫过于连续分段爬升260米的长距离攀岩,

这对于攀岩者的体力和装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靠着简陋无比的攀岩钉和攀岩绳索,

他们就像一战时期南线的意大利山地步兵一样,

在高耸的山脉上缓缓移动,最终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这支特战队的人数只有三四百人,但人员全都挑选自各军区与师团单位的侦察单位。

三省范围内的民兵基干队伍也进行了大选拔,强中选优,优中选强,最终成就了这一支在天姥山作战中大放光彩的特战队。

他们从浙军的防御纵深中突然出现,钻进山体坑道中大肆破坏。

在近距离的作战中,经过特训的特战队没有敌手!

他们熟练地使用安装消音器的冲锋枪和冲锋手枪阻击敌军,在浙军集中起来的炮兵阵地上安放炸药。

还朝食品仓库里随意丢几枚火柴,那些包裹着粮食的布袋子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当在前线的浙军发现自家的大本营冒出滚滚黑烟时,特战队几乎肃清了山体内的敌军。

他们甚至还操控起还没被炸掉的火炮,将目标装订为山脚下的浙军防线据点,为他们送去了双倍的弹药,双倍的幸福。

天姥山在特战队的帮助下,被攻克了一半,双方都开始在山上囤积重兵,争抢各个高地。

在有了前沿炮兵观察所的指挥下,彭海东手上的重炮部队发挥出了真正的威力。

开始越过山体,用精准的炮火去打击浙军的部队集中地,火炮弹药存放点等重要目标。

飞虎军第三军发挥了土木作业的老本行,

在原先浙军防御工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真正贯通了整个山体,形成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坑道体系。

他们将山炮拉入坑道中机动开火,

轻重机枪并不固定位置,而是有好几个阵地,在各个洞口之间来回转换。

忽明忽暗的枪口火焰让前来争夺阵地的浙军生不如死,

在山地作战中,步兵的规模不可能很大,

这就考验指挥官对于小规模部队的指挥能力以及火力集中程度。

很巧的是,彭海东和第三军的指挥官都是从小部队指挥官成长起来的,

而在这种连营级别的部队进攻背景下,成立独立的冲锋枪连或冲锋枪营就成为了一道必选题。

趁着夜色潜伏到敌方阵地前三四百米的阵位上,摇动炮火,在黎明之后发动攻击。

抱着轻机枪和冲锋枪滚入战壕,随后用密集的手枪子弹喂饱对手。

德国顾问在得知这一战法之后,也是感慨,暴风突击队以另一种形式活了过来。

彭海东指挥部队在浙军防线上进行一个点,一个点的拔点作战,

曾广平则带着自己的步兵六师与海军陆战队一师集中在了天门湾岸边。

不大的海湾里集结了整个福建外海分舰队,刚刚服役的5000吨级轻巡洋舰靖远号也在陈策的指挥下来到海湾,成为了新的旗舰。

陈策一从船上下来,就看到在泊位上站立许久的邓元昌,

即便是海边30多度的天气里,他仍然像当年留学英伦一样,穿着海军风衣,下摆在迎面而来的海风中猎猎作响。

两位海军将官刚一见面,身边就刹停了一辆刚出厂的旅安二代乘用车,

大体继承了福特A型车的框架,又模仿了劳斯莱斯的圆润构型,构成了独具一格的外貌。

“邓司令,陈舰长,曾军长叫我过来接二位。”

曾广平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警卫直接把两位将官拖回来,

登陆舟山已经是箭在弦上,可三位主官到现在还没见上面呢!

“这个姓曾的,真的是越来越急了,现在当了军长,官谱都摆起来了!

小陈啊,以后你要是当上舰队司令,可不能像他这样风风火火呀!”

邓元昌作为国内硕果仅存的老海军将官,自然有资格开上两句玩笑。

而陈策则在旁边点点头,不敢出声。

毕竟曾广平职位爬的很快,人家已经是军级干部了,自己还是副师级呢。

旅安二代乘用车接上两位海军将官后,便迅速原地掉头,朝着不远处的陆军营地驶去。

身后的大兵轮上,海军陆战队一师最后一批部队正排着队,从悬梯下到泊位上,他们即将是登陆作战中的排头兵。

三名主官很快就在营地中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

围在一盆闷得软烂的黄豆猪头肉面前,三人一边吃一边商量着登陆作战的种种细节。

好在此时江南舰队已经基本送进了东海龙王爷的肚子里,

仅剩的那艘装甲巡洋舰对于刚刚添了几艘新船的分舰队也造不成什么威胁,

商议来商议去,最终他们下定了作战决心,

并且在参谋和顾问的协助下,起草了一份详尽的计划说明书,

时间就定在了半个月之后。

位于江陵的前敌委员会回电也十分迅速,可以看的出几位军委成员肯定是连夜一边拍蚊子,一边皱着眉头看计划书。

军委给出的答复也十分简单。

“放开手脚,大胆去做。严谨计划,认真准备,莫将战争当儿戏,宜将胜勇追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