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岁千秋 > 第121章 皇帝老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晏之初将事情告知给太子,并提议往外散播消息。

几乎只有小半天的功夫,大理寺少卿沈淮序便急奔而来。

自从上次在大理寺对峙,二人就没再见过面,有什么消息都是沈淮序派人去通传。

这回亲自上门,又来得急切,实在是探查到的消息太重要,太匪夷所思。

“皇上有废太子之意!”沈淮序山峰般陡峭削瘦的侧脸一截眉尾上扬,显然是失了以往的冷静。

晏之初却沉稳得像一座山,“所以呢?”

他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令沈淮序深深担忧,“为今之计,当然是想法子进宫面圣!”

“皇上一直昏睡,去了也无用。”

“圣躬有恙,应是太子侍奉在侧,何时轮得到长公主来操这个心?”

他们之间的情谊,超越了君臣、兄弟、朋友,所以沈淮序才敢如此直言不讳地诉说皇家秘事。

然而小殿下坐在交椅上悠闲喝着一盏茶,没有要搭话的意思。

沈淮序激将道:“你上回带亲兵围攻大理寺的胆量呢?”

他心里清楚,小殿下还在为当日慕念白受刑一事心存芥蒂,但若事情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选择。

在他看来,没什么事比小殿下的安危更重要。

便是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为了他托付出去。

晏家一脉安稳得太久了,半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生出许多的变数。

人常说居安思危,不是没有道理。

“你现在进宫,倘若还见不到皇上,就让太子带着姜少傅、华盖殿大学士等人到承德殿门口跪守,若有突发情况,还可及时调度禁卫军。”

他言语坚定,“若有需要,大理寺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淮序。”面对这个相伴多年的好友,晏之初终于对他坦言相告,“废太子的消息,就是从我这儿散出去的。”

这是先下手为强,变被动为主动。

“太子爷可知道此事?”

晏之初点了点头。

沈淮序郁结的眉头忽然舒展开,“那你们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等。”

等长公主下一步的动作。

沈淮序想起一件事,“有个事我得提醒你,昔日兵部职方司的宋砚,或许是受人蛊惑才寄含有舆图的书信,这下蛊之人虽未找出来,但你需得防着有人将这手段用在宫里。”

“多谢提醒。”

一连数日,栖迟的郭管事都找了不同的由头入宫。

郭神医跟随皇帝多年,早已修成了大智若愚的境界,自然也知道小殿下对皇上浓浓的关切之意,他对弟弟道:“回去吧,告诉小殿下,皇上是知天晓命的圣人,没什么能逃得过他的法眼。”

“你早跟我说不就得了么,害小殿下这样担忧!”郭管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却也一通埋怨。

“圣命难违啊。”郭神医掀开弟弟的长袍,“你这膝盖还行吗?”

“好着呢,小殿下秋冬赏了好些皮子,缝在裤子里也暖和,且在府里也用不着跪,这膝盖比往年还结实不少。”

“那就好。”

郭家两兄弟,一个没成婚打了一辈子光棍,一个净了身,都没有后代。

他们在小时候过怕了穷日子,所以对没有后代这事也十分看得开。

兄弟二人在世上相依为命,感情格外深厚。

郭管事本名叫郭磊,但在宫里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石坚,所以极少有人知道他和郭淼郭神医的关系。

宫里规矩多,逢人就要跪,也不管你脚下是台阶还是沙石,都得稳当当地跪着。

郭管事膝盖不好,后来有个机会,他哥哥就求着皇帝把他送出去了。

出了宫,遇到小殿下,再往后过的都是舒心日子。

所以郭神医也十分念小殿下的好,这回更是冒着违抗圣命的风险,给了小殿下一颗个定心丸。

郭管事回府没多久,就听说皇上已经苏醒,还搬回了乾元殿养伤。

期间太子受召进了一回宫,皇帝只问了今夏两江地区的降雨情况,就再无他话。

太子明白,皇上传这一趟,是为了安他的心。

皇帝一醒,就叫停了六部改革,朝局也渐渐稳定下来。

半月之后,晏之初也接到了入宫的圣旨。

与他同时受召的,还有大理寺卿宋忠。

承德殿外,宋忠早早守候,廊下一道身姿笔挺坚硬,仅在小殿下入殿时颔首行了个礼。

不多时,李福全走出来,“宋大人,皇上与小殿下还有些体己话儿要说,请您到偏殿等候。”

“有劳公公。”

宋忠蓄着长须,脸上大半的神情都被遮盖,正殿到偏殿的几步路,他不着痕迹地闲谈上一两句:“长公主侍疾良久,劳苦功高啊。”

李福全并未接话,只将人送进偏殿,手执拂尘扬长而去。

宋忠心中却已有了计较,倘若长公主真的劳苦功高,这位承德殿总管太监自然会随口奉承两句。

可他没有,那便说明了问题。

晏之初肃着身子进了承德殿,御案前并没有皇帝的身影,他照样行礼问安:“臣叩请皇帝陛下圣安!”

御案之后,隔了两丈远是个巨大的落地屏风,屏风后是皇帝日常歇午觉的龙榻,里头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

晏之初绕到屏风后,发现两面窗的帘子都被拉得严严实实,他略微适应了一会儿,才看见脚榻上坐了个人。

便是在这一刻,有个可怕的、令人悲伤的念头忽然闯进他的心房——皇帝老了。

这位政绩卓越、杀伐果决的帝王,从小牵着他的手走过皇宫无数角落的太爷爷,终究没挡过岁月的侵袭。

晏之初心中觉得难过,皇帝是他心中无可替代的信仰,是神一般的人物。

没想到,有一天就连神也会被“老”字冠名。

皇帝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墩椅,“坐吧。”

晏之初并未依言,转而坐在皇帝脚下的金砖之上。

他半仰着头,神色间尽是担忧,“太爷爷,您还好吗?”

“朕极好。”皇帝两只手搁在膝盖上,神情比方才更专注了些,“告诉朕,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