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 第218章 金戈铁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有方阵走完仪式,朱载坖下令开始第二环节。

授勋仪式。

勋章这种代表着荣誉和忠诚的东西,应该是军事史上最好的一项发明了。

当然,大明也有自己特色的表彰方式。

升职,加俸禄,给爵位,给麒麟服,飞鱼服等赏赐。

这些依然是具有鼓励性和荣誉性的。

但能够传给子孙的勋章,相信也没有哪个军人会拒绝。

“下面是授勋仪式!”,申时行拿着“\"喇叭\"喊道,“皇帝陛下将会给近几年表现突出的将士们颁发勋章!”

下面的老百姓和他国使者们交头接耳起来。

“什么是勋章啊?”

“不知道啊?”

“给这些东西还不如赏银子来的痛快!”

在人们的窃窃私语中,城楼的石阶上爬上来一群武将。

戚继光,马芳,俞大猷,刘显,邓子龙,麻锦,王如龙,吴惟忠,董一奎,董一元接二连三的登上了城楼。

朱载坖手里的武将主要是对朵颜卫作战和对鞑靼作战的战役中立下功劳的。

他们排成一排,右臂贴胸。

朱载坖来到他们面前,身后的陈洪送来一张红盘。

朱载坖掀开上面的红布,十几个闪亮发光的勋章露出来。

第一个是戚继光。

朱载坖望着他的心腹爱将,敬了明军军礼。

君臣相得,无需多言。

朱载坖拿出一个长矛矛头形状的勋章,黄金制作的。

其实本来朱载坖想搞秦军盔甲上的红色花结一样的勋章的。

那样直接能结在将领的专属盔甲上,又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又威风凛凛。

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将士们是要上战场杀敌护国的,盔甲不能华而不实。

所以还是参考后世的种种勋章制作了三类军功勋章。

“陛下!”

“将军辛苦了!”

矛头形状的金色勋章被朱载坖轻轻拿起,别在了盔甲里面的衣领上。

然后又拿出另一份圆形的红黄色相间勋章。

“这是抗倭勋章!纪念你在南方抗倭的日子!”

“臣不敢当!”

“你不敢就没人敢当了!”,说着,朱载坖举起勋章到眼前,“为什么是圆形的?”

“臣不知…”

“像什么?”

“盾牌!”

“没错!我们是抗倭!不是攻倭!我们还只是防御而已!所以这抗倭勋章是圆形的,代表盾牌,代表我们只能固守本土的防御!”

戚继光看着勋章,不知道是不是回忆起了那些日子,看的出神。

“戚继光,朕答应你,未来我们会打到倭寇本土!让他们为洪武年间就开始的杀戮血债血偿!换我大明几十万冤魂一个安息!”

“那一日,我们一起把这枚勋章换成尖刀形状的,好不好?”

“好!好!”

“你要答应朕,一定要活到那个时候,亲眼见证尖刀形状的勋章戴在你的身上!”

“臣…臣…遵旨!”

戚继光已经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这时,陈洪在双手递给戚继光一个新的官服。

明代官服用上面的图案来区分文武,文官是禽,武将是兽。

所以,衣冠禽兽这个词最早是指的那些达官贵人,朝廷官员,是个好词。

“陛下,这是…”

“新的官服,这勋章的图案已经纹在上面了!明日大朝会,穿上这个去!”

“陛下…”

戚继光流着泪点点头,不知道说什么。

“以后你每立战功,得一个勋章,就换一个官服,新的官服上会多一份勋章纹绣!”

“吾皇万岁!”,戚继光哽咽道。

“大明万岁!”,朱载坖再一次行军礼。

矛头形状的勋章是“金戈”勋章,多用于表彰攻击性武将,或者是军功较大的军人。

然后就是马芳。

马芳的命运在历史上比较坎坷,史书上记载只有几个只言片语,官途上也当了一阵总兵之后就没有在进步了。

他就是如今明军中,最能打骑兵野战的将领。

比较可惜的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未来的建功机会已经很少了。

“陛下!”

马芳的精气神足,一点都不像五十岁的老人。

“大明感谢你近二十年的镇守边疆!”

马芳也得到了一枚金戈勋章。

“嘿嘿嘿,老臣别的不会,就会杀鞑子,是陛下和先帝让老臣人有所用!”

“在京城多逗留几日,朕和你们几个武将要好好喝一顿酒!”

“好!吾皇万岁!”

“大明万岁!”

递上勋章和官服之后,朱载坖来到了俞大猷面前。

俞大猷一个月前入京,这才第一次见到朱载坖。

俞大猷性格豪爽,不拘谨,又带有男人的野性。

历史上久闻俞大猷棍法十分了得,当场让他演示了一遍。

朱载坖这才了解到古代武术是真的杀人技,一招一式皆是杀招,而且不像后世的那样舞蹈似的。

而是每一招都硬朗狠辣,每一个动作都是实战可用。

“俞大猷!”

“臣在!”

“南方抗倭大业,少了你绝对成不了!好样的!”

“为了大明!”

拿起抗倭勋章,朱载坖费了好大劲才把它别到盔甲里面的衣领上。

俞大猷身体强壮,身上的盔甲都显得有些小。

“俞大猷啊!你年纪大了,应该是看不到我们反攻倭寇本土的日子了!”

“嘿嘿嘿,人生自古谁无死啊陛下!”,俞大猷笑道,“臣不怕死,只求陛下到时候在臣的坟墓前杀几头倭寇,让我在阴曹地府高兴高兴就好了!”

朱载坖也笑了起来,频频点头。

“朕答应你!”

“吾皇万岁!”

“大明万岁!”

朱载坖继续来到了麻锦眼前。

朱载坖对他十分有好感,毕竟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武将。

这次让深入内地的鞑靼惨败而归,麻锦是有功劳的。

他的忠心,能力,朱载坖不会怀疑。

不然他也不会让麻锦把守大同这个关键的军镇。

朱载坖给他准备的是“铁马勋章”。

毕竟他的功劳确实没有戚继光和马芳那么大。

“陛下!”

“麻锦,你在大同表现的很好!朕心甚慰!”

“这都是臣应该…”

“但是你爱胡思乱想!”,朱载坖打断了他,“这毛病得改一改!”

麻锦低着头,不安的咬了咬牙。

皇帝话里有话。

“朕最看重下面人的忠心,能力其次!你的忠心朕是第一个看到的!”

“你放心!朕绝不会让效忠朕的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