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1022章 上一个叫正统的都去叫门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2章 上一个叫正统的都去叫门了

“蔚王,谈谈你的见解吧。”

来了来了,陛下近些年练成的“xx你怎么看?”大法来了!

站在一旁伺候的萧敬心中暗道。

这“大法”,整的他都快要应激了,还好叫大不是他。

只是不知,蔚王殿下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萧敬也是好奇的看向朱厚炜。

不止是萧敬,在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人敢说自己是不好奇的。

传国玉玺的魅力摆在那呢,连这都能拒绝,得是什么理由才能让一向爱炫的朱厚照点头认可,真的让人着实好奇。

“唉,这家没我可怎么办呐。”

见全体目光向他看齐,朱厚炜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父皇,关于传国玉玺不要过于看重去特意使用它,确实是儿臣的意思,是昨个儿儿臣和太子讨论出来的结果。”朱厚炜拱手道。

“为何?”

弘治皇帝疑惑不已,这可是个大宝贝,只能看不能玩那不是太可惜了?

“刚刚诸位大臣们都言,寻回传国玉玺是气运所在,大明当江山万年。”

“可这世上哪有万年的朝代呢?”

朱厚炜的话一出,弘治皇帝沉默了。

他是读书的文人皇帝,自然也读史。

秦朝以前的商周国祚还有大几百年,但自秦统一天下九州进入大一统时代后的王朝,短的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长的也不过是小几百年,能到三百年国祚的都是少之又少。

万年,更是无稽之谈。

下面的刘建、李东阳等人则是下意识的看了眼朱厚炜。

敢在朝堂上公然提国祚这么敏感的东西,也就只有这两位爷了。

要知道大明现在已经建国百五十年了,按照历朝历代以来的国祚推算,这也基本是到了中期甚至都已过半。

在这敏感的位置泼冷水,换一般人绝对是没好果子吃的。

只能说,有个好爹真的很养胆魄。

“天下哪有永恒的江山,哪来的不朽的王朝。”朱厚炜全然不顾所有人那变幻的脸色只是看着弘治皇帝轻声道:“秦皇自号始皇帝想让秦传至千秋万代,可最终却是二世而亡。”

“明君连出数代奠定了汉人脊梁的汉,传承四百余年止,就这还得多亏中间王莽让其裂开了一下在那场十几年的动乱中抹去了一些原本该爆发的隐患。”

“再到曹魏,篡国司马晋......”

“历代以来得到过传国玉玺的国家何其之多,哪个又是依靠着传国玉玺得享万年的?”

从来没有!

“儿臣之兄,当今太子殿下夺回传国玉玺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在儿臣看来高兴的点应该是哥的作为,哥的成绩,而非仅仅盯着玉玺。”

“传国玉玺的作用,一直以来就是被用来定义所谓正统之用。”

“但我大明,何须依靠一个物件证明什么正统?”

“自古得国之正,有谁能超过为大明朝?!”

说到这,朱厚炜突然挺了挺胸,语气中凸显着一股傲气。

老朱开局死全家,唯一一个自带的道具还是个缺口的破碗。

就这狗看了都摇头的局硬是被盘活了,还是自古以来唯一一个从南打到驱逐了外族再开汉人大统天的君主。

跟他谈正统?

呵忒!

丫的还有比这更正的吗?

还有比这更草根逆袭的故事吗?!

当听到朱厚炜自豪的谈论起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的成绩,弘治皇帝也是不由流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

是啊,就老朱家开局这位祖宗,古今哪个开国帝王敢说比他正的?

再说了,正统非正统这玩意可不是你自己说的算的。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不敢说全体民意但朱厚照目前的群众基础那也是相当哇塞了的。

“父皇可还记得罗伞、华盖、百衲衣?”

“罗伞、华盖、百衲衣?”

弘治皇帝沉默,怎么可能忘,那可是百姓们自发自愿用他们自身仅有的物件为材料所制之物。

千百年来即便算上那些小政权的皇帝,数百帝王又有几人拥有过?

放在话本、神话当中,妥妥的后天功德至宝。

是民心的实质化体现!

最关键是......

短短几年朱厚照个混小子居然收获了两件百衲衣还有意无意的在他面前炫过。

弘治皇帝怎么可能会不记得呢?

“父皇是大明天下万民之皇,统御的是大明天下万民。”

“万民之心在陛下这,就算陛下用萝卜章那也无人敢不从。”

“反之,万民皆弃,就算搬出大禹九鼎也无济于事。”

正统,从来就是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上一个自诩正统用正统当年号的都跑去给外敌叫门了!

而朱厚照就算是混到反贼白莲队伍当中,也能迅速混的风生水起。

要不是收网收的早,人家都要混成真正的一把手了。

你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它一切花里胡哨都是虚的,过度沉迷这些虚的东西甚至还会让你产生一种你上你也行的错觉,然后变成给对面送菜、叫门的。

“所以,儿臣斗胆请愿,传国玉玺还是不用为好。”

朱厚炜拱手,郑重无比。

玉玺拿回来了,可以昭告天下,表明大明牛波一取回了千百年来历代王朝之间的传承之物。

但不用它,则是一种自信。

属于大明的自信。

就算没有所谓的传国玉玺,我大明依旧是那得国最正的王朝。

依旧是天下黎民、万千百姓拥护的正统政权。

民心在我,何须借一小小物件证本身?

大明立国都过去多少年了,不一直没有所谓的秦皇传国玉玺,不一样过的好好的吗?

不要太迷恋玉玺所谓的寓意。

传国玉玺,你赋予了它意义它才是至高至重的传世至宝。

但你要是不予其特殊含义,它也不过是一个印章玩物罢了。

只有人,才是真正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