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恭亲王谋反一事已经成为过去,但那些原本就是“保王派”的大臣们,对于郑景和对郑景宁的处罚却感到非常不满。
这些大臣们认为,恭亲王所犯之罪简直是滔天巨恶,理应被处以死刑。毕竟,谋反可是一项极其严重的罪行,足以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他们担心,如果留下恭亲王的性命,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次心生叛逆之念呢?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卷土重来,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
众人都坚信,只有将恭亲王斩草除根,才能彻底杜绝后患,就像那句俗语说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然而,郑景和却似乎有着自己的盘算。
与此同时,在郑景和这边,虽然他封赏了纪云舟“国公爷”的封号,但实际上,他对纪云舟的信任程度却相当有限。
他对纪云舟这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一直心存戒备,因为纪云舟的权势实在太大了,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
在郑景和的内心深处,之所以会留下郑景宁这个弟弟,其实还有一层深意。
他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也明白人心的复杂。所以,他留着郑景宁这个弟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如果哪天纪云舟真的起兵造反,那么郑景宁这个弟弟或许就能成为他的最后一道防线,帮助他渡过难关。
不过,郑景和并不是一个愚蠢之人。经过这次的叛乱事件,他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趁机抓住机会,大力提拔了好几位武将。
这样一来,他既增强了自己的势力,又让那些武将们对他感恩戴德,可谓是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郑景和也没有忘记对纪云舟的警惕。他在明面上给了那些将军们更多的兵权,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用,但实际上,他却在暗中悄悄拉拢其他武将,试图以此来削弱纪云舟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郑景和还对郑景宁的王府加强了监视。
他派出了大量的密探,日夜监视着郑景宁的一举一动,以防他有什么不轨的行为。毕竟,郑景宁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谁知道他会不会再一次背叛自己呢?
另一边,因为边境出现了骚乱,纪云舟不得不再一次率领忠毅军,赶赴边境。
所幸现在江清月早已经牢牢掌管了城主府。加上银狐的势力,纪云舟根本无需担心江清月的安危。
尽管如此,纪云舟还是将自己的近卫营里挑选了两个女兵无心和无悔留给了江清月。
毕竟他贴身的丫鬟小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丫头。
有无心和无悔两个近身护着江清月,纪云舟也能安心。
原本江清月是想要拒绝的,但是拗不过纪云舟一再坚持,江清月于是也不推辞,将二人收了下来。
这一次,江清月特意闭门不出,躲在房间里炼制了不少的丹药,由纪云舟带过去。
出征当日,江清月特意骑马赶到城外去送纪云舟。
纪云舟依依不舍地将江清月拉进怀里,用自己身上披着的大氅将她包裹进怀里,低头忍不住地亲吻她。
江清月害羞地轻轻推开他一些。从身上掏出一个瓷瓶,非常慎重地递给他:
“这个瓶子你要时刻带在身上。千万不要弄丢了,这里是我炼制的三颗玄元神丹。”
这些时日,江清月一直在努力地依靠着前世的记忆,根据三宝纪子蕊教给她的炼丹方法,炼制对纪子蕊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炼制的丹药。
果然!经过反复的练习,江清月终于也和纪子蕊一般,炼制出了玄元神丹。
刚一炼制完,她就急急匆匆地装进瓷瓶里,给纪云舟送了过来。
幸好正赶上大军出城。
纪云舟原本没打算让江清月来送自己,因为他怕自己见到江清月后就舍不得离开。
只是他没想到,江清月还是敢过来了。
玄元神丹是什么样的存在?纪云舟自然是懂的,这也是江清月偷偷塞给他的原因。
纪云舟接过瓷瓶,仔细地放进怀里,郑重地点了点头:“宝贝,你放心,我定会好好保管。”
他看着江清月,目光里满是温柔与不舍:“你在府中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莫要为我担忧。”
江清月眼眶微红,强忍着泪水,依依不舍地说道:“你在前线也要多加小心,早日平安归来。”
此时,忠毅军的号角声响起,纪云舟知道不能再耽搁,最后一次紧紧拥抱了江清月,翻身上马。
他勒住缰绳,回首看向江清月,大喊:“等我回来!”便带着大军扬尘而去。
江清月望着纪云舟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开。
而在京城的郑景和,得知纪云舟出征后,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方面他此次派遣纪云舟出征,为的就是要忠毅军损兵折将。
毕竟每一次的战斗,都意味着死亡。而三十万的忠毅军,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才能让他们自然淘汰。
另一方面,纪云舟身为护国大将军,威名还在,有他坐镇边境,想来那敌军也不敢轻易来犯。
最最重要的,是郑景和希望纪云舟会战死,到时候他打着关爱江清月的幌子,将她纳入后宫。
早在第一眼见到江清月时,郑景和就已经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为了得到江清月,郑景和不惜发动战争,让纪云舟出征,以此来削弱纪云舟势力,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江清月纳入后宫。
与此同时,边境的骚乱似乎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一场更大的阴谋正悄然展开。
都说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郑景和为了要纪云舟死在战场上,竟然由他安排的户部尚书上折子,在朝堂上提出削减忠毅军的粮草供应。
理由是国库紧张。
那些被他提拔的武将们纷纷附和,朝堂上一片支持之声。
只有祁将军一个人力排众议,提出不能精简。
而在城主府这边,江清月收到了密报,说是郑景和心怀不轨,欲对纪云舟不利,更是要致三十万忠毅军死地。
江清月心中一惊,决定先让银五秘密调查此事,再让银一暗中囤积粮草,以防万一郑景和不肯筹备粮草时,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