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阴阳界的一朵奇葩 > 第一百零六章 两相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我····”大禹本来就不善言谈,如今心思凌乱之下,更是言语见拙。

后土越看越怒,脸颊都因为生气而有些涨红。正当大禹更加紧张,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后土却突然又笑了,问道:“你又想说怕我生出三尸,是也不是?”

大禹沉默良久,叹了口气,声音苦涩的说道:“三清有言,我们先天与后天的区别,就在于七魄。实际上,有七魄的凡人聪慧甚至强于你我,但却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真圣,其中根由在于七魄,却不完全因为七魄。”

“七魄决定众生的各种情感,因爱才生恨,所求是欲,所以有求不得。因怒起争端,就会有厮杀,共工就是例子··········”

还没等说完,后土皱眉冷哼一声,直接打断了大禹的话:“哼,如此说来,天道本来就不仁。共工和祝融天生相克,不经你周旋他二人早起争端了,你能天天跟着他们?如果所有情感情绪都是三尸起因的话,共工与祝融岂不生来就注定会生出三尸!”

这番道理却是如后土所说那样,细细想来根本是不合乎逻辑的。如果说先天没有七魄不会因情感产生三尸,这才是先天真圣生来为圣的原因的话,这在顺序上明显就是错误的。

真圣们生下来就是真圣,这跟有没有三尸有什么关系呢?那共工祝融来说,他们彼此看不顺眼,这是嗔恨心。这说明先天真圣也会产生情绪,跟七魄无关。

要是这么想,先天与后天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先天真圣刚降世浑浑噩噩,就像凡人孩童刚出生也不懂许多,这需要一个过程。

他们六人自降世就互有好感如同手足,这种情感就不是情感么?他们五人对自己的感觉,就好像凡人婴儿明明什么都不懂,但是却分得出母亲与外人,这种情感与生俱来,天生的亲近与依赖。

再细想想,先天真圣们降世时虽有道行,但对天地印象一片空白。依照自身道行行走宇宙之间,秉持三清教导福泽众生。一开始也不全是对的,也有做错的时候。

过后会反思,会懊悔。总结经验,然后下一次处理的更完善。这跟凡人幼儿不断学习,然后一点点步入成年,何其的相似。

这些都是情感,有思想就会有情感,那么难道说,三清的说法是错的?还是说只有男女之情是洪水猛兽呢?

几万年间,大禹自己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但是他每次都不敢细想,觉得是自己没有领会三清真意。此时后土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大禹怎能不惊。

他下意识的开口:“可是,老君有云: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大禹神魂失守的叨咕着,后土细细听完,然后笑着问他:“谁告诉你三清说的一定就是对的呢?你就没有想过,他们也会错?”

一语落地,大禹满心骇然。他哆哆嗦嗦的指着后土说不出话来,甚至有些不敢置信,后土怎么会这么想。

面对大禹此时的惊愕,后土摇了摇头,抓着大禹的手却始终没有放开,她说:“至圣与我们都是一样,我们都是先天而生,再此之前一切全都是空白,此话可对?”

大禹此时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能浑浑噩噩的点头。

“这就对了。”后土一笑,继而说道:“至圣教导我们的是功法,传授我们的,是他们与天道之间的关联,一切都是法则。可是对于未来会发生什么,谁又知道呢?关于宇宙起源天道法则,没人比至圣们知道的多。可对于未来的演化,我们都是一样的。”

后土说到这里顿了顿,直到大禹脸上的表情从迷茫到沉思,再到挣扎,她才继续说道:“我们当初治理三界的时候,是凭自己想象,然后错了改,改了又改,直到找到正确的方法。三清也一样,但他们所追寻的答案,比我们复杂的多。”

“我们追寻的是在三清的指示下,对每一件事情的解答。而三清思索的是终极答案,那就是万物如何繁衍才是最好,要如何才能培养出至圣,使众生突破樊笼。”

后土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然后盯着大禹的双目,一字一顿道:“但有一点与我们相同,他们也要经过实践,也要错了改,改了又改!”

这话一出口,大禹浑身巨震,脑海之中异常凌乱。以往他从没想过这些,在他心中,三清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他不仅没有怀疑过,甚至不知道原来对三清还能出现怀疑。

在思索的过程中,大禹的脸色变了又变。他不说话,后土也不着急,始终安静的陪伴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罡风夹杂着碎石,使得大禹头顶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后土轻蹙眉头,伸手挥去污垢,大禹才恍然惊醒。

大禹还是没有说话,后土却再次开口:“你这万年闭关之中,天地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三清的想法也不再一致,我认同通天教主,哦,也就是灵宝天尊,或太上大道君,我忘了你闭关前他用的名号了。”

后土自嘲一笑,然后幽幽的说道:“通天教主认为,顺其自然才是道,存天理灭人欲是禁锢,就跟天地牢笼一般。七情六欲不完全是毒,看你怎么运用。”

说着,后土上下打量起大禹来,直到大禹有些不自在的红了脸,她才娇笑道:“你闭关之前道行远高于我,排除我得到地灵珠不说,你之前见我,可有把握降服我?”

大禹很自然的摇了摇头,说没有。换来了后土的一个白眼:“没意思,你还是如当初一样,没有半点争强好胜的心。”

大禹闻言脸色一白,他不由得想起了共工,还有相柳。争强好胜有什么好呢?要不是因为这个,共工何故会死,相柳又因何而亡?

后土了解他,心中也浮现出唏嘘与苦涩,她叹了口气对大禹说:“你抵抗情感苦修万年中,我曾几次入世体会凡人生活,你道行却不如我进步的快。就像通天教主所说,禁锢本心只能保持不退步,有的时候不破不立,怎知陷入红尘不是路呢?”

今天后土的话,每一句都值得大禹沉思良久。可后土却不一样,她说的轻松,可心里却很激动。当初她伤心过,甚至怨恨过。

察觉到自己的种种情愫后,她也恐惧过。后来她放弃了,甚至有报复的念头。她在想,两人一起产生情感,自己难以忘怀,而大禹却能决绝闭关不再相见。

如果自己在思恋的煎熬中,三尸养成堕入轮回。等有一天大禹出关,得知世界上再无后土,会不会后悔难过呢?

可是见到他的一刻,后土才知道,恨这种东西原来也是天赋。自己对他的怨恨全都是假的,她一直控制不住笑容,却又不甘心这么输给了他。

于是后土突然甩开了大禹的手,怒气冲冲的质问他:“你还没回答我的话,明明是你的错,为何我不去找你,你就不来找我!”

后土被问的哑口无言,嗫嚅了半晌就是说不出话来。

后土越看越气,刚想再次质问,却见大禹单膝跪地,右手握拳斜在胸口,说了句:“我错了。”

霎时间,后土愣住了。他了解大禹口舌笨拙,但是极要面子极重承诺。这个礼节还是当初她虽大禹去南蛮之地镇压地灾,过后当地人对二人行的礼。大禹不懂什么意思,后土好奇偷偷询问,然后回来告诉大禹,这个礼节代表承诺与臣服,当地百姓愿意奉大禹为尊。

没想到大禹还记得,他对自己行这样的礼,可见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在联想刚刚大禹以为自己出事,不顾一切的要给自己灌注精气。先天精气一旦离体,什么先天真圣也就不存在了。

其实后土本就不恨他,此时种种爱意涌上心头,脸倒是红了,笑骂了声:“呆子。”

大禹始终没敢起身,直到后土拉他,太得知后土不生气后,这才松了口气。后土笑问大禹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大禹把相柳之死,还有黄河之毒,自己如何求息壤而不得全都说了一遍。

当下又把后土气了个够呛,脱口道:“你不负天地,不负友,不负百姓,无数年来你却只负了我!”

这下又把大禹弄的一阵紧张,想要哄两句又不会说,想上去抓后土都手还不敢,尴尬的无法形容。后土没憋住,被她逗得呵呵一笑。

“我如今这幅喜怒无常的样子,是不是不像当初了?”后土问他。

大禹突然开了窍,想说“我喜欢”,但是最后只说出两个字:“挺好。”

无语凝实,久别重逢,种种情愫不必多说。

“走吧,我带你去找息壤。”后土拉起了大禹的手,临行时却又补充了一句:“事情作罢莫插手三界的事了,如今很多事难说对错,把欠我的时间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