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 > 第153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and县试第二场成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and县试第二场成绩

不为别的,只因这首诗她正巧在王夫子的课堂上与王怡和张皓两人探讨过。

题目为【赋得‘神仙排云出’得‘台’字】

这个命题出自魏晋.郭璞《游仙诗》十九首其六中的第三句‘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如果不是诸葛云疏之前仔细分析过这首诗,说实话,它的难度可比县试第一场那道【赋得‘鱼戏莲叶西’得‘西’字】这样的考题不在一个层次上。

就说这道考题的韵脚吧,它的韵字并不在题目中,而是隐藏在其下一句。

诸葛云疏都可以想象出,如果在座的考生恰巧没有读过这首诗,那他们该如何下笔。

不过,这也不是她该关心的问题。

现在的诸葛云疏已经确定了本题用了对句的韵脚‘台’字,那她接下来要作的五言六韵诗也是要用同样的‘十灰’韵部。

而‘十灰’韵部的字有——‘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推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胎孩虺崔裴培坏垓陔徕皑傀崃诙煨桅唉颏能茴酶偎隗咳 ’这些字。

说来,诸葛云疏还在这里闹过一个笑话,就是以她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十灰韵部里的字明明很多读音都不同,为何会归到一起去。

带着这个疑惑,她去向王夫子请教。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王夫子那诧异的眼神。

也是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晚上,把所有古今音读法不同的字一一罗列出来,并强迫自己熟记。

以此来确保不会再闹出之前的笑话来。

想到这里,她重新把目光放到了本次考题上。

得益于为国为民系统内夫子们的严厉鞭策,诸葛云疏早已对这种赋得体的五言六韵诗有了自己的解题风格。

首先,她习惯于先破题。

而本次考题,想要破题破得好,就得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根据诸葛云疏参考的以往夏国科举赋得体诗题类型来说,夏国考场所要求的的破题是真的破题。

也就是说,她的首句和次句一定要把题目中的关键词都拆分到这两句中去,不仅要有关键字还要突出该句的意境。

诸葛云疏仔细想了想,这才提笔写下——赋得神仙排云出得台字。

缥缈神仙居......忽现金银台......

有了灵感后,诸葛云疏一口作气在草稿纸上写下一首完美的五言六韵试帖诗。

......

这次初覆,诸葛云疏同样是在下午申时(三点左右)第一个交卷的。

而她这一操作直接震惊了考场里的其他考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为别的,只因他们其中有人还停留在第二道考题上。

特别是诸葛云疏右手边的那位仁兄,原本就急的冒汗的额头,此时就连拿毛笔的手都在颤抖。

诸葛云疏:“......”

头场第二,不应该就这心理素质啊!

虽说,第二场考试比之县试头场来说要难上不少,但是只要稍加思考一二,很快就能得出较好的破题点来。

然而诸葛云疏不知道的是,这位仁兄正处于新婚燕尔且与其妻青梅竹马一同长大。

这不,一拿到考题就联想到了自身。

再加上是上一场的第二名,他对于这个考题十分自信,于是都没有仔细揣摩一二,就灵感爆棚地在草稿纸上写完了这道题的初稿。

可是等他检查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破题出现了问题。

于是,为了补救,他只能无视草稿纸上的内容,把正确的破题点直接写到答题卷上。

可想而知,在没有打草稿及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他这道题答的是何等的艰难......

这不,被诸葛云疏提前申请交卷的刺激下,原本这位仁兄还有思路脑子直接一片空白。

所有都说,科举考试单单背熟科举相关的书籍也只能解决了破题中的一半问题,而剩下的一半则看每位考生的才气与运气,甚至还有他们对政治的敏感度及其经世致用的能力。

就这样,收拾好考篮的诸葛云疏被一名差役领着带到了头场点名时的那个小院子里等待其他考生。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这第二场考试并没像头场那样很快聚集十人交卷。

诸葛云疏大概等了两炷香的功夫,这才看到诸葛云初、王怡和一名她不认识的二十岁左右的考生被差役领了过来。

可能是已经适应了考场氛围,很明显的地方就是这几人的脸色都要比头场交卷时要好上不少。

大概又等了两盏茶的功夫,院子里这才聚齐了十名考生。

这十人中,除了诸葛云疏熟悉的诸葛云初和王怡外,还有她打过交道的秦霜玉与钱文星两人。

根据这两场考试,他们五人心知肚明,大家都旨在争取童生试前三的名额。

很快,他们十人被差役领着出了考棚大门。

这一次,考场外面并没有像头场那样被看热闹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反正,诸葛云疏一出考场大门,第一眼就看到了等在人群最前排的诸葛云仁和诸葛云义两人。

与熟悉的几人简单的打了招呼后,诸葛云疏、诸葛云初这才同两位堂兄一同上了自家的马车。

县试第二场考试,发案日在两日后。

这两天诸葛云疏邀请了王怡、张皓两人到自家县城租的院子里小聚一番。

其实就是一同把前两场考试的内容根据自己的记忆默写出来探讨一二。

都说,考试没有结束前不疑对答案,但是对于诸葛云疏他们来说,并没有这样的忌讳。

就这样,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日,诸葛云疏、诸葛云初二人并没有前去放榜处看榜。

就连诸葛来富都被诸葛云疏强制性要求留在了家中。

然而,没等他们等多久,就见诸葛云仁、诸葛云义满脸喜色的推开院子大门。

诸葛来富和林四娘见此,赶紧上前一步,追问:“怎么样?”

诸葛云仁激动道:“恭喜三叔三婶,大花堂妹这次还是位于第一图团案内圈正中央的位置。”

诸葛云义接着道:“不仅如此,就连云初堂妹也上升了一名,这次正好在大花堂妹座位号的下一个。”

诸葛来富和林四娘听到这个好消息,两人别提多开心了。

这是县试第二场的头名啊!

这可比县试头场来的有分量多了。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诸葛来富才觉得自家媳妇对大花县案首的期盼,也不是没有可能。

要知道,整个临溪县比诸葛云疏大的那些优秀读书人,可都考不过他们家的大花呢。

对于这个消息,开心的可不止诸葛来富夫妻两,就连诸葛云疏和诸葛云初两个当事人听到自己的成绩后也是兴奋不已。

但是她们善于隐藏情绪,并没有在自家人面前表现出来。

就这样,两人带着上一场成绩的好心情,一夜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