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蒋瓛骤然挺身而出,站在下方的吕本身旁,心中瞬间仿佛被重锤撞击,察觉到一丝隐晦的危机气息。

若是换作他人在此刻出列,他或许只会默而不语,甚至可能视之为寻常之事。然而此刻,蒋瓛的举动却令他深感不安,直觉告诉他,即便蒋瓛揭露任何不利于他及同僚之事,恐怕也并非出于意外。

吕本的额头上已然渗出细细密密的冷汗。见蒋瓛甫一开口便道:“众位仙官,尔等对于陈真人之控诉实乃无稽之谈。”

此言一出,吕本不禁暗自思忖:莫非这一切背后皆有预谋?若果真如此,他与同党恐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吕本与其同伙互相对望一眼,彼此眼中均流露出惊讶之色。谁也没料到,锦衣卫此刻竟会选择站在陈寒一边。锦衣卫向来在京都之内行走,此刻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他们愣怔半晌,始终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蒋瓛这番话出口,台下群臣纷纷怒目相向,有人愤慨地质问道:“蒋指挥使,您此言何意?莫非缇督大人亦要袒护陈寒真人不成?”

“缇督,贵门锦衣卫何时成了陈寒真人的一条走狗?”此言一出,蒋瓛面色铁青。然而,在瞥见出言之人乃是户部给事中之后,他的怒火似乎消减了几分。毕竟,这群人素以挑剔他人为生,以此立命。

在经历了片刻愤怒的压抑之后,蒋瓛并未反驳,而是继续陈述:“诸位仙官,你们对陈大人的指责,其实根源在于其妻兄夏松之举。”

此时,他们手中能拿出来说服众人的证据仅此一事。“缇督,此般行径尚不足以说明问题么?陈大人身为朝廷策令最为谙熟者,此事便是由他一手策划无疑。他事先令妻兄夏松在江南低价购入棉布,再转手高价售予朝廷,此乃一本万利的绝佳生意。”

“的确如此,倘若天下人人效仿此举,朝廷威严何存?”官员们的语气充满谴责之意。

在他们眼中,陈寒早已罪无可恕。如今他又在这重大事务上做手脚,这无疑是自我利益的极致追求。

朱元璋坐在上方,目光扫过吕本等人。这些人在江南及朝堂之间都有着深厚影响力,能够操纵诸多舆论。难怪陈寒曾言,这些人既善于应变上级政策,又精通控制舆论导向。

此刻,陈寒的形象在他们眼中已被塑造成为一个只为私利而活的人,一旦如此认定,陈寒就注定要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幸亏他们并未将期望寄托在那些所谓谏官的身上……

诸多期望皆寄于神秘的修士组织——监察使之上,如今终于显现其效用。蒋瓛并未与众人过多纠缠,直言不讳:“监察使之士早已暗中散开,自夏松受江南秘宗勾引之始,我方便已获取情报。”

此言一出,众多修者无不骇然,但对于吕本等人而言,则如晴空霹雳。原来监察使的势力范围早已超出京城,竟波及整个江南地域。这样一来,他们过往诸多秘密行径恐怕均在监察使之监视之下。

京畿之地,无人不知监察使之神通广大,甚至许多朝廷命官家中都不敢豢养过多仆役。因谁也无法保证,自家仆从之中是否有监察使之密探潜伏。故此,众多官员闻悉此事,亦是瞠目结舌。

监察使侦破案件之能,他们是再清楚不过。几乎从未有过监察使无法解决之谜案。

“尔等所指责之事,我等早已洞悉全局。现有证据表明,陈大人与此事并无瓜葛。且有一事可直告于诸位:陈大人早在夏松身陷邪祟之诱时便已知晓。”

此言立即将众人欲喷薄而出的质询扼杀于无形。他们正是这般想的,认为陈大人明知亲属涉邪却不加阻止,其罪过更为严重。

然而,尚未等他们开口反驳,蒋瓛便抢先一步堵住了众人口舌:“本帅可明言,放纵夏松在江南肆虐之人,乃是陛下。”

一声惊雷般的言论炸响,吕本几欲站立不稳。原本他以为此举乃陈寒之意,岂料竟出自陛下圣裁。

一切显而易见,原来陛下早已洞察他们一行人的所作所为,却未曾点破,甚至连他们的行动轨迹亦是一清二楚,但却始终保持沉默。那么,此次敲山震虎之举背后隐藏着何种深意?陛下的意图究竟为何?他们在这件事上的判断是否正确?

随着蒋瓛话语落地,包括吕本在内的所有人,皆纷纷转首望向吕本,期待他的决断。此刻他们质疑陈寒的举动似乎已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原来这一切竟是陛下亲手策划!

那么,我们现在又该如何应对?我们原本针对陈寒的举措,如今看来竟有可能是对抗陛下的意志。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这是要如何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吕本必须给出答案。

原本以为此事即便暴露,也无法波及自身,如此便可安然避过,甚至还能坐收大量低廉的修炼物资之利。然而未曾料想,此番谋划,不仅自家众人沦为他人棋子,就连黄帝与陈寒也同样遭受摆布。

那幕后之人的目的究竟是何?

工科给事中向缇帅发问:“缇帅,此举又是为何意?难不成缇帅不知即便是将巴夏松视作棋子,受到损害的必定是无辜的凡人百姓?”

户部给事中亦随之附议:“诚然!朝廷之间的权谋之争,又怎能让无辜百姓深受其害呢?”

此言看似正直崇高,然而自古以来,朝堂之上勾心斗角,最后承受代价的往往正是那些平民百姓。此刻这些人却摆出一副清高姿态,实则视而不见。若真是厌恶争斗,真心为百姓福祉着想,何不放弃争斗,共保一团和气?

蒋瓛对此嗤之以鼻,瞥了一眼那两位大臣。与此同时,陈寒转首望向吕本。此刻的吕本已满头冷汗淋漓。

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可能疏忽了一个关键——原来黄帝与陈寒早已知晓他们走私勾当以及利用巴夏松的事实,却选择佯装不知。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他们藏匿于那些普通走私者背后,操纵全局。

长久以来,他们都怀揣侥幸之心,就算黄帝陛下洞悉他们走私之事,也不会对他们有所惩处,毕竟此事牵涉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朝廷为了稳固统治必须留下他们。然而如今看来,朝廷似乎并不再那么依赖他们。

吕本额头上沁出汗珠,其他人心中同样警觉,感受到了朝堂上悄然变化的气息。陈寒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嘲讽之意,仿佛在告诉吕本:“老头子,你一手策划的事情我早已知晓,你心中所思所虑我也看得透彻。”

蒋瓛高声宣布:“陈大人与陛下之所以未加阻拦,实则是暗中观察松江走私匪徒们的活动方式、如何勾结官府、如何串联当地卫所将领的线索,并已将其梳理得七七八八。”

听闻此言,吕本身形微晃,惊愕万分。他竟未察觉到黄帝与陈寒也在利用巴夏松,这分明就是一场借力打力的计策!

而陈寒手段之狠辣,竟不惜将亲姐夫推出去作为诱饵,此举可谓高明至极!不得不让吕本为之点赞,同时也感概陈寒之阴险。

此刻众臣方知真相所在,的确有必要深入了解。随后,蒋瓛再度出示锦衣卫搜集到的证据,揭示道:“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江南大半官场皆与走私勾当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朝廷雷霆一击,所拘捕之人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吕本与众同门修士,在此刻更是感受到天地崩塌般的动荡,仿佛整个修炼界都在摇撼。

原来那神秘强大的锦衣卫早已掌握了全部的情报,对于各界修士的信息了如指掌,然而不知何故,并未一举擒获所有人。

此情此景,令人心如猫抓,愁肠百结。

“至于尔等所言我等坑害凡尘商贾与平民的说法,纯属荒谬之辞。

在我等捉拿这批修士的同时,已将走私者非法囤积的灵棉悉数归还给那些商贾。

而那些商贾早已遵照锦衣卫的示意,将夏松威逼利诱他们的铁证一一书写下来,其中包括当时在场的所有修士名单,以及历年与走私者勾结交易的详细记录,甚至他们的秘录账册亦已落入我手。”

江南地域长久以来存在的走私活动,众人皆知,然锦衣卫此次雷霆手段,瞬间掌控所有罪证之举,实在出乎预料。

然而吕本此刻却是心中雪亮,要做到这一点绝非短期内能够达成,恐怕早在几年前,那位深藏不露的黄帝陛下便已经开始布局。

否则不可能做到这般行事果决,干净利落,连自家弟子们都没有察觉丝毫风吹草动。

要知道他们为今日之局布局多年,耗费无数灵石。

想要破解如此精心构筑的棋局,必定需付出更为精密繁复的策划。

想到此处,吕本满心颓唐,原本以为与陈寒之间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却未曾料到一切已然落下帷幕。

在仙帝朱元璋的助力之下,自身耗时近三十年构建的局面,竟在这般瞬息之间被彻底打破。

他内心苦笑自嘲,曾幻想借此良机一举制伏陈寒与朱允通,扶持自己的外孙朱允炆登临仙位,却不料这一切只是痴人说梦。

如今看来,自己怕是要在此事中栽个大跟头。

蒋瓛手持这些确凿无疑的证据宣告道:“诸位同僚,从这些证据足以看出,陈大人并非袒护亲友,反而是以大义灭亲的决心执行天条。此次夏松之被捕便是明证。”

闻此言,众修士方才恍然大悟,这其中竟然别有洞天。

朱元璋与陈寒二人眼中闪烁着同样的自豪之光,暗自发笑:这群后辈还想与我们斗智斗勇,真是乳臭未干。

陈寒瞥向吕本等人的眼神里,充满戏谑之意。

吕本等人怒火攻心,却又对陈寒无可奈何,恨得脑仁儿生疼。

返回府邸之后,吕本的眼眸黯淡无光,似乎预感到自己此番难逃一劫。

毕竟他们之前的推测全然错误,没有任何侥幸可言。仙帝与陈寒早已知晓他们的存在与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