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去废品收购站的路上,润生拼命回忆老汉的姓氏,不过还是没有想起来,索性也就不想了。

他和老汉说着话,想借此了解更多情况。

“大叔,最近忙不忙?”

“不忙,天天就那么多事,就在县城里面瞎转悠,想吆喝了,就吆喝两声,不想吆喝了,就来回转,很多人都认识我,家里废品攒多了,看到我,就会叫我。”

“那还挺好的,有什么好的啊,多半截身子入土了,就想着趁自己还能干,就干点啥,不然天天也无聊。”

“那您这是属于公家人员吧!”

“是,我们算是国营单位,所以是公家人。我是部队退伍的,啥手艺都不会就分到这了,等过两年就退休了!”

“那可真让人羡慕啊。”

“有啥羡慕的,又脏又累,还被人瞧不起。”

“那也是公家饭碗,多少农村人求都求不来的!”

“你说这个倒也是真的!”老汉说着,脸上还浮现出一丝自豪。

没有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那您让我去废品回收站是有什么事情吗?”

“到了,你就知道了。”

“您先给说一下吧!”

“也没啥,就是想请你有空的时候,过来帮帮我们的忙!”

“帮忙,帮什么忙?”

“到了再说,我看你小伙子,有文化,人品又不错,才找的你。”

润生带着满肚子疑惑,跟着老汉到了废品收购站。

还在院子门口,老汉就喊到:“老闫头,老闫头,出来出来。”

经老汉这么一喊,一股记忆涌上润生心头,他记起来,差点被他撞到的老汉姓杨,另一个老汉姓闫。

“扯着大嗓门喊啥,直接进来不就行了,还让我出去,你是领导啊!”

“你这老东西,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你还带人来了,啥情况啊,不收废品,改收人了!”

说着姓闫的老汉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老杨头果然带了个人来,还有些眼熟,仔细端详一番后,一拍额头。

“这不是,去年在咱们这里买书的小伙子吗?你怎么来了,来来来,进屋里坐。”

闫老汉,应该是想起来了润生,毕竟从废品收购站买书的人可不多。

因为这年头,交白卷的是英雄,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的人本就没那么多,更别说从废品收购站买书了,一年难得见到一个。

把润生让进屋里,闫老汉请他坐下。然后疑惑的看了看杨老汉。杨老汉看闫老汉看自己。

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解释道:“我刚才在路上碰到这个小伙子,这不一下子就想到咱们这边缺个记账的人的事情了,所以就突发奇想,看这个娃娃能不能帮帮我们!他可是县高中的高材生啊,记个账不在话下吧。”

两个老汉的对话,让润生一头雾水,怎么还要请自己记账。这是什么情况,仿佛也看出来润生的疑惑,闫老汉就向润生解释起来。

原来,两个老汉都是部队退伍军人。退伍后,强烈要求回老家来,于是就被分配回到原西县。

闫老汉和杨老汉都没有娶亲。而且两个人基本上都大字不识几个,所以就把他们分到了废品收购站,工作也比较简单。

闫老汉家里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所以,平时就住在废品收购站,属于守着这一摊子,因为老汉的左脚脚掌当年脚趾头被冻掉了,走路不太方便。

杨老汉则是还有一个侄子,所以就跟着侄子生活,每月的工资也都贴补给了侄子。

原来收购站,有一个临时工,负责帮两个人整理下项目,并帮忙把废品分类,前段时间,参军走了,所以就没有人干这个活了。

这个废品收购站本来就是为了照顾他们两个退伍军人,所以没有多余的名额来招工?

两个老汉简单记几个数字还行,复杂点的记账就不行了。

无奈之下,上级单位让他们再找一个临时工,帮忙记账。等他们两个都退休了,估计这个废品回收站的点就撤销了。也没两年了。

因为只给十元钱一个月,所以合适的人并不太好找。今天在街上,杨老汉碰到润生,就想着他有文化,看能不能干个兼职。一周抽空来两次,来帮他们把账梳理一下。

润生对这个工作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愿意来收购站,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旧书。

于是就委婉拒绝了老人的提议。他对老人说,他平时就周日有时间,但有时候还会回家里。

就算来梳理账目,也只有晚上,可是晚上回去晚了,学校宿舍就进不去了,不太方便。

本来听润生拒绝,两个老汉还有点遗憾,但也不好强人所难。

但听到润生只是担心住宿问题,闫老汉就说,住宿问题不用担心。

他们这里还有个空窑洞,就是之前临时工待的地方。而且因为是公家单位,还通了电灯,不但可以住,晚上开着电灯梳理账目也没问题。

并且闫老汉自己平时就在这里住,所以就自己开火做饭,过来梳理账目的话,连晚饭都可以在这里解决。

听到有空闲窑洞。润生的心思一下子就活了。他从开学就想着搬出来租房子住,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出租的房子。于是就一直住在了学校,但他无时无刻不想搬出来。那样的话,自己还可以抽空看看书。

特别是到了夏天,宿舍里的味道真是一言难尽,汗味,脚臭味,风味特别啊。

于是润生就尝试问道:“如果他来帮忙的话,能不能租住在这里?”

闫老汉一听润生的话,立马就说:“都过来帮忙了,那就是收购站的人,收购站的空窑洞自然可以住,还租什么租。”

然后起身,就带润生润生去看窑洞。说是空窑洞,也不太准确,里面还是放了一些杂物,不过不多,清理一下就行。

想想集体宿舍的环境,只犹豫了片刻。润生就对两个老汉说,他愿意来这里帮忙,明天早上就过来。

然后给老师,说过之后,他就从学校宿舍搬到这里,这样当天就可以把当天的账目梳理好,这样更方便。

两位老汉一听,自然是乐意至极。让润生明天就过来,而且早饭就可以过来吃,让闫老汉多做一点就行了。

真的是热情的不行。困扰他们好几天的事情,终于是解决了。

然后润生就告别了两个老汉,回学校去了。

回去的路上,润生还一直在想,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找出租房,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没想到不经意间就解决了。

以后不管是夜里看书,还是休息,都方便太多了,而且以后,有合适的旧书,还能第一时间就得到,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