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事。”

沈长辉一脸担忧地走到姜珊跟前,急切地问道,姜珊被他一问,脸色微红,低垂着头,羞赧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见她这样,江晚嘴角含着笑,回了句。

“她有了身孕,这些是安胎的药。”

有了身孕!

“真的吗?”

沈长辉听江晚这么说,当即愣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

双手抓住姜珊的肩膀,惊喜地问道。由于太过激动,声音大了些,引得路人纷纷扭头朝他们这边看来。

姜珊更害羞了,但还是抬起头,一双眼睛水汪汪地对上沈长辉的视线。

“是。”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咱们终于有孩子了。”

平日里,沈长辉对孩子的事从不挂在嘴边,这不是他不在意,而是担心姜珊会多想,有压力。

可如今喜讯传来,想着他即将要当爹了,他比谁都高兴。

“行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边走边说。”

“哎。”

听江晚催促,沈长辉赶紧应声,随即把姜珊亲自送到车上,这才去赶驴车。

他坐在前面,手里牵着缰绳,时不时地回头往后看,每回都嘿嘿笑着。

“好好看路,别撞到人。”

府城还没出去,街上人来人往,沈长辉一心二用,姜珊真的担心他会撞到人。

再者,江晚跟沈长乐都在,他这样一直看她,她浑身不自在。

“哎……”

被姜珊瞪了一眼,沈长辉这才老实下来,爽快地应了一声,专心地赶起了车。

没一会儿,驴车出了城门,朝着蒙山县乌山镇的方向行去。

担心会颠着姜珊,沈长辉行的很慢,直到晌午的时候,路程才赶到一半,他们只好随便在路上找了个小摊子吃了点饭。

而等他们一行人赶到乌山镇的时候,落日西山,一到镇上,他们就碰到赶着马车寻来的沈长盛跟郑康二人。

“娘。”

马车行得快,晌午饭前,沈长盛一行人就到了家。驴车要慢一些,但怎么半下午的时候差不多也该到了,谁知道左等右等等不到人,他有些担心就出来接一接。

没想到一直接到镇上。

在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沈长盛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稍稍往回落了落。

“你们怎么这么晚啊?”

迎上前去,沈长盛问了一句,目光落在了沈长辉的身上。

而沈长辉听他问,嘴角顿时掀起一抹笑,但并未开口,只一味的傻笑。

“姜珊有孕了,长辉担心颠着她,赶车就赶的慢一些。”

竟是如此。

沈长盛听江晚开口,他轻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朝姜珊看去。

“二弟妹,恭喜啊。”

“谢谢大哥。”

姜珊一路上被沈长辉看得脸皮厚了一些,不再像刚开始那般害羞。

听沈长盛跟她道喜,她微微颔首,回了句。

“行了,你们俩慢慢在后面往回走吧。我们俩去坐马车。”

坐了一路驴车,江晚坐的腰酸背痛,早就受不了了。想着沈长辉还会在后面磨蹭,她就拉起沈长乐下了驴车,转身登上了马车。

新买的马车,她还是头一回坐,不得不说比驴车要舒服得多。

买马的时候,江晚买的都是受过训的马,郑康在前面赶着,丝毫不费力。

没多久,赶在天色擦黑的时候,他们先一步到了家里。等回到家,薛晴等人见沈长辉跟姜珊还在后面,问了一句,得知姜珊有孕后,大家都为他们两口子感到高兴。

“长盛,你明日跟长辉去一趟镇上,打听打听咱们村附近有没有卖地的。”

江晚回到家,洗完手,坐在堂屋喝了一杯茶,沈长辉跟姜珊两人才回来。

他们俩一回来,郑康跟高原上前牵过驴车去卸车、喂驴。

其他人则收拾饭菜上桌,待到他们俩洗完手进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饭前大家一直在说姜珊怀孕的事,等他们说完,江晚才开口。

“娘,咱家要买地?”

江晚一开口,众人停下筷子纷纷朝她看去,沈长辉吞下口中的菜,淡然地问道。

夏种的时候,家里还不富裕,如今也该时候买上一些地了。

“马上就要秋收,是时候买一些地了。要是后山附近的山头能买的话,也可以买一座。”

买一座山头种植桑树,到时候要是想要做丝织品生意,就不用愁原料了。

“你们先去打听,打听好了,咱们再细细地谈。”

“行。”

家里现在不缺银子,买上几十亩地完全没问题。至于他们附近的山头……他们没听说还能买卖,不过先去镇上打听就是,那些中人肯定知道的更清楚些。

去了府城三日,赶路也耗费不少体力,大家都饿坏了,也累坏了,饱餐一顿,饭后众人就都各自散去休息了。

彭雪、巩芝还留在院里收拾,郑康跟高原也为棚子里的马、驴添上它们晚上要吃的草料。

次日一早,沈长盛、沈长辉、薛晴、沈长婉、沈长乐,包括郑康、高原都在院子里练武,倒是平时一直没有缺勤的姜珊不在。

她现在有身孕一个月出头,是得仔细养着。

练完武,沈长盛跟沈长辉不等吃早饭,两人先去了新宅那里一趟。

几日不在家,新宅的情况都有沈云林、薛德彪帮忙看顾着。

他们俩一个老实,一个剽悍,照看着新宅的情况还是没问题的。

三日没有在家,新宅那边没有出任何问题,上梁的梁木也都已经备齐。

见状,沈长盛跟沈长辉没有再这里多留,回家吃过早饭,他们俩就乘坐马车去了镇上询问情况。

等再回来的时候,身边跟着一个年约四十的中人,中人姓任。

“下河村附近要卖的地一共有三块,一块在南边十七亩,都是良田。一块在附近,只有八亩。东边有一块大些,二十六亩。”

“咱们乌山一带的山头是可以买卖的,不过这需要去县里衙门去办。到时候衙门会派人过来画一块你们看中的地方圈起来。门路一过,你们把银子一交,以后这山地就成了你们家的私有财产。不过以往买山地,会有不少村民们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