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晚有心要帮村子里的人,但也不能什么都要照顾到。再者,她也不想承担太多的责任。

“这种草药到时候能挣到银子吗?”

江晚这话说的有些让人捉摸不定,赵通一时也不敢把事情给应下来,只好开口问道。

“要是顺利的话,两分地挣上几十两银子不成问题。不过种草药伤地,一块地种一年,五年内不能再种,要是种庄稼收成也赶不上往年。”

“我明白了。”

不管怎么说,要是草药种出来肯定能挣到银子,而这件事他尊重各家意愿,愿意种的就种,不愿意种的,他自然也不会强求。

“那我捋一捋这件事,回去再找人商议商议,等商议好,我立刻召集全村的人开会。开会的时候,麻烦你去一趟,要是我哪里说的不对,还需要你提醒一下。”

“好。”

“行,时辰不早了,我便先走了。”

事情太多,赵通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琢磨琢磨,于是他就起身提出了告辞。

见他要走,江晚看了彭雪一眼,彭雪赶紧拿来一包茶叶过来。

“这是……”

“一点茶叶,你回去泡着喝吧。”

江晚拎着茶叶递给赵通,赵通见状并没有伸手去接,等听到江晚说是茶叶,他有些心动,但又不好意思白收他们家的东西。

“这我不能收。”赵通摆了摆手道。

沈家二房要做的事情有利于村里百姓,他哪里好收她家的东西。

“拿着吧,这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赵通不愿收,但江晚硬往他手里塞,最后赵通实在拗不过,只好伸手接下。

随即喜滋滋地离开了沈家。

沈长辉一早去的府城,估计是赶马车快一些,他并没有在府城住下,当晚就回来了。

“娘,你知道我爹去哪了吗?”

今天晌午头的时候到了府城,沈长辉直接去了沣河巷,结果一到那里,他就从杨慧口中得知沈朗昨天在他们走后就出了门,说是有事要办。

至于去哪里了,杨慧跟沈长栋都不知道,沈长辉有些担心,于是一回来,他就找到江晚问道。

现在爹有什么事都不跟他们说,娘或许应该知道。

“他要处理罗家的事,以免后患,他自有自己的主意,你不用担心。”

处理罗家的事,可不能直接动手把人给杀了,得把罗家做的恶事往上禀报。

以沈朗的能力,他应该先去搜集证据,然后再把证据递交给巡抚。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要打听一下巡抚做官是否明辨是非,律法严明。

“行了,你爹不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吧。你也累了一天,快回去休息。”

沈长辉知道担心他爹是好事,可江晚目前也不知道沈朗在哪里。

就算是知道,她也不会说,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不知道得好。

“嗯。”

见在江晚这里问不出什么来,沈长辉也就歇了心思,应了声,他就回了他屋里。

次日,沈长盛、沈长辉在新宅那里帮忙,江晚在家里待着郑康他们在家里酿酒。

忙到晌午,沈朗就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事情办成了?”

一看到沈朗回来,江晚放下手里的活计,跟他一起回了屋。

春芽打来了清水给他洗手,江晚给他倒了杯温温的茶水。

“东西,我放下了,至于结果如何,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今天早上,那几个人的尸体被捞出来了,罗家应该会消停一段时间。”

沈朗往巡抚府跑了一趟,昨天晚上赶回府城,一早听到消息去看了一眼,这才往家里赶回来。

事情办得还算是顺利,但罗一鸣他爹好歹是四品的知府,想要动他,不是说动就动的。

“那罗家……”

“受贿,手里还有人命,他们能保住一命就是格外开恩了。”

罗家犯的事,足够抄家问斩了。

就算是不斩,罗家一旦落魄,以前他们家结下的仇敌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左右都是一个死。

“地跟山头已经买好了,事情我也跟村长说了,估计今天就能有消息。”

马上就要秋收,赵通说要想想,不可能想太长时间。

“好,如今事情也算是基本了了,咱们大可放手交给长盛他们。”

如今房盖了,地买了,生意做了起来,就连沈长栋也被郭先生收为门下弟子,他跟江晚可以不用费太多心思去忙活了。

“嗯,等会儿他们回来,我把事情给他们详细说一说。”

临近晌午,沈长盛跟沈长辉没一会儿就回来了,他们俩看到沈朗平安归来,松了口气,但并没有多问关于罗家的事。

“爹,房子整体都盖好了,可以上梁了。”

地基一打起来,房子几乎一天一个样,现在房屋整体盖的差不多了,只待挑个好日子上梁。

“那吃过午饭,你跟薛晴去找王婆子算一算日子,尽快把梁上了。”

梁一上,剩下的就快了。

“好。”

沈长盛一听沈朗把这事交给了他,没有任何犹豫,点头应下。

等吃过午饭,他跟薛晴揣着点碎银,拎着一斤烟叶去了王婆子家。

三日后便是个好日子。

日子定下,自然不会轻易更改,江晚就把准备上梁的事依旧交给他们两口子去办。

“云开啊,事情我们都已经谈妥了,咱们再对对细节,等晚上吃完饭,咱们就把会开了。”

这边沈长盛跟薛晴刚回来说了上梁的事,赵通跟他儿子就找了过来。

见沈朗在家,他就把这事说给他。闻言,沈朗唤来了沈长盛、沈长辉过来,几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花了半个时辰把事情重新商议一遍。

有了细节,事情就好办多了,赵通父子俩起身告辞,随即晚饭后去村头小广场开会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下河村。

初秋的晚上,风已没有那般燥热,在点了火把的村头小广场上,天一黑就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聚集。不过过来的,大多是各家各户的当家人。

当然,也有不少凑热闹的。

下河村不常开会,只要一开,一定是有大事。上回开还是三年前有一次干旱,村子里凑钱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