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荒岛六人行 > 第29章 椰壳活性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又翻了翻那些废铁,找到一根扁铁条,长60厘米,宽3厘米,厚2毫米。

想到刚才打铁时,用木棍当夹子,夹烧红的铁料一会儿就烧没了,他决定再打一个铁夹子,临时用作夹持工具。

把铁条横放在炉口,将中间烧红,以中间为弯折点,把铁条对折一弯,直接淬火定形,就得到一个近30厘米长的铁夹子。

待铁夹子冷却后,他试了试,弹性正好 ,打铁时用这个做夹持,就不怕被烧坏了。

到中午吃饭前,王胖子又打了一把柴刀。

他将一块大铁板烧红,用石斧抵住铁板中间敲击,一点一点裁下一个带把的柴刀形状。他打算后面给刀把再包个木柄,所以将刀把尾部打成一个小蘑菇头。他把刀刃处烧红,用石头打薄,然后再给刀刃淬火。

看炉子里的木柴也烧得差不多了,他没有再打铁器。而是给蛎钩和柴刀装木柄。

蛎钩的木柄不到一尺长,他取了一根合适的木棍,用小刀简单削了削。然后将铁钉的钉尖烧红,用钉尖在木棍一头的侧面烧一个洞,反复操作直到洞深差不多达到木棍直径的一半。

将铁钉冷却后,他把钉尾插到洞里,在一个石头上嗑几下,让钉尾牢牢卡在洞里,一个蛎钩就做成了。

王胖子迫不及待地找到一个礁石,选了一个长在礁石上的海蛎子,用蛎钩子一敲、一挑,蛎肉就出来了。他大喜过望,把另一个蛎钩也做好。

这里海边的礁石上有大量的海蛎子,就是不好敲。有了蛎钩就增加了食物的来源。

柴刀的木柄,则是找了根短木棍,将其纵向劈成两半,中间用小刀划出沟槽。将两片木柄夹住刀把,露出刚才打出来的蘑菇头。然后用细绳将刀把紧紧缠绕起来,柴刀的刀柄做好了,等开了刃就能用。

上午打铁的成果很丰硕,王胖子心里很得意。

中午吃饭时,众人围坐在锅前,有说有笑。

沈曼如他们的陶器制作很顺利,慢轮也制作好了。

磨刀石、铸铁用的模具也都完成,预计再晾一天就可以烧制。

秀兰、白雷雷他们也从树林返回,带回更多木柴。

这次白雷雷又有新收获。

她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像玉米一样的果实,道:“这个是龟背竹的果实,可以吃。而且味道非常好,像百香果、芒果、释迦果的结合。

只是一定要成熟之后才能吃,未成熟时它含有大量的草酸钙针晶,像菠萝一样会扎嘴。”

六人都尝了尝,味道确实很好。

白雷雷继续道:“它的种子我已经收集了一些,将来有机会我们可以自己种。”

然后她又掏出一把不知是什么植物的根。

“这个是五指毛桃的根,我国南方很常见,用来炖肉是一绝。”

说完她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李金库接过五指毛桃,惊喜道:“哦!这个我听说过,说是用它炖肉会有一股奶香味儿!”

五指毛桃学名叫粗叶榕,即是中药,可以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也可食用。

众人正说着,秀兰突然闷哼了一声,像是哪里突然疼了一下。

沈曼如问:“你怎么了?”

秀兰摇头道:“没事,上午砍树之后腰有点酸。”

沈曼如盯着她的脸:“你的脸色好红,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说着伸手去摸她的额头。

她的手一碰到秀兰的额头,脸色顿时一变:“你发烧了!”

众人闻言一惊。

秀兰也有点意外,她自己都没有发觉。

肖恩关切道:“是不上午在树林里砍树,出汗着凉了?”

“可能是吧,我都没有感觉呢,应该没事,我歇歇睡一觉就好了。”秀兰故作轻松地说。

沈曼如仔细感受了一下手上的温度,又摸了摸白雷雷的额头作对比。

“还好烧得不厉害,那你下午好好休息一下吧,别干活了。”沈曼如抽回手,担忧地说。

王胖子也担心地看着秀兰,他怀疑秀兰发烧会不会跟自己有关,想从她的眼神中捕捉蛛丝马迹。

然而秀兰并没有看他,似乎在刻意回避着什么。

饭后,王胖子想找独处的机会问问她,然而并没有机会,秀兰吃过饭就直接进屋顶里睡觉了。

下午秀兰休息,坐在火堆旁看众人忙活。

肖恩一直在劈柴,白雷雷帮着搬柴火。

王胖子开始准备烧陶,他检查了一下陶胚干燥的情况。

昨天制作的盘、碗、炉盖子、坛子等陶器已经全部干透,基本能凑两炉。

王胖子去检查木炭的烧制情况,炉火已经熄灭,他小心地摸了摸炉盖子,发现已经不烫手,只是温热。

打开炉盖子,他先退后一步,以防吸入一氧化碳。等炉内气体散得差不多了,再趴在炉口查看。

只见炉内木柴已全部变成黑色,他捡出一根较粗的木炭,用手一掰,木炭咔得一声断开。

王胖子一看,木炭的芯也是黑的,完全炭化,他满意地点点头。

他将另一炉椰壳炭也打开,结果一样,炭化得很好。

这炉椰壳炭他打算先制作活性炭,完成后再烧陶。

活性炭的制作,就是将椰壳炭进一步活化,使其具备更多微观孔隙,增大吸附面积。

活化的办法分两种,物理法和化学法。

化学法,需要用一些活化剂,这个他们暂时没有条件。

物理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水蒸气。

将椰壳炭或木炭加热到800至900多度,通入高温水蒸气,椰壳炭中的碳元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c + h2o = co↑ + h2↑;

这个过程会使普通木炭、椰壳炭产生更多孔隙,变成活性炭。

王胖子砌炉子时,在其中一个炉灶的加热层,侧面留了一个气孔,就是用来通水蒸气的。

加热层的底部仍然保持密封,他将椰壳炭取出后,用石头全部砸成碎渣、碎末,再次倒入加热层。

在灶台旁边,支一个临时的火堆,架上一节大竹筒,上面钻一个孔,往竹筒里装满水。然后用竹管接到烧炭炉侧面的孔,将所有连接处用泥巴密封。

竹筒里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就顺着竹管,进入烧炭炉的加热层,与椰壳炭反应。烧炭炉接上鼓风机,每烧1个小时,王胖子就掀开炉盖子,用木棍搅拌一下椰壳炭,使其充分反应。

大约烧了三小时,活性炭就烧好了。

王胖子想试试效果,他找了个小竹筒,倒了半筒泥水,又洒了些活性炭进去,过了一会儿再一看,水已经变清了。

他又找来一块干净的布,在布里包裹一些活性炭,然后往上面倒水。

巴掌大的一包活性炭,足足吸收了100毫升水才开始滴漏。

“应该差不多了吧?”王胖子想。

大不了换勤一点。

活性炭需要密封存放,不然时间一长容易失效。王胖子将这些活性炭专门找个大竹筒先存起来,将来等陶罐烧好,再找个陶罐密封存放。

制完活性炭,这个炉子也腾出来一起烧陶。

先填入木柴,将带孔的炉箅子放上,然后放入陶器,接上鼓风机,盖上炉盖子。

烧陶需要经历升温、高温、降温三个阶段,其中升温、降温要慢慢来,不然陶器容易开裂,成品率低,质量也不好。

他们没有温度计,王胖子只能自己估摸着来。

他点着火,先用小火预热,预热1小时后,再慢慢添柴,让火逐渐大起来,这个过程用了3小时。

这就到了晚饭时间,吃过晚饭继续烧。

火着起来后先不鼓风,让它自己燃烧,并逐渐地把整个炉子烤得热起来,这样又烧了大概4小时。

众人已经睡下,今晚这两个炉子就由值班的人轮流看护。

王胖子睡前已经交待好后续操作。

下一班是肖恩,从他开始鼓风,先是慢慢鼓,后来又逐渐加快,到2小时后到最大。

李金库守着两个风箱持续鼓风,在最大火保持了2小时。

好在王胖子砌炉子时,刻意将两个风箱的位置靠在一起,这样一个人可以操作两个风箱。

到沈曼如值班时,则开始降温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将升温过程反过来,逐渐降温。

白雷雷继续操作降温,而秀兰没有参加值班,王胖子早起接替白雷雷。

白天几人继续轮流看炉子,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逐渐降温完成。

待炉子完全冷却,几人围在炉子旁边,看王胖子开炉。

王胖子将炉盖子打开,众人忙趴上去看,只见炉内满满一炉陶器,全是土黄的颜色,器形完整,似乎没有开裂的。

王胖子伸手试探着拿出一个碗,摩挲了几下,放在耳边用手指一弹。

“当”的一声,声音清脆。

“成了!”王胖子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