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荒岛六人行 > 第104章 知恩图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都答应了,你又说不是那个意思,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答应入伙后,赵信带着他老婆,赶在天黑前就搬到六人营地来。

东西不多,有王胖子帮忙,三人一趟就全拿完了。

王胖子戏谑地嘴硬:“我怎么可能是那个意思,是你脑回路过于清奇好不好!”

他就喜欢开这种玩笑,没想到居然有意外收获。

赵信的老婆叫孙娴,在一旁问他:“你答应什么了?”

赵信眼神躲闪,“没什么,是我理解错了。”

孙娴一本正经地扯了扯他的胳膊,“不管答应人家什么,你都要兑现哦!胖兄弟对咱有恩,咱得知恩图报。”

赵信敷衍地嗯了一声。

你人还怪好的嘞!把我豁出去了。

心里腹诽着,老赵攥紧了手里的弹弓。

回营地搬家之前,王胖子大致给他讲了一遍弹弓的制作过程。

这把弹弓,王胖子没几天就做出来了。

实际上,这已经是他制作的第三把弓。

自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制作第一把弓,王胖子就攒了不少制作弓的材料,尤其是弓胎、弓梢这些需要阴干的材料,都提前做了好几套半成品,晾在屋里。

至于筋、角这些材料,更是全部攒起来,绝不轻易外流。

他们的新房盖好后,有了住的地方,就没什么要紧的活儿了,有也是里奥、老刘他们干。

王胖子就陆续抽时间,又制作了一把弓。

有了第一把的经验,这一把做工更好,给沈曼如当作主弓使用,原来那把作为备用。

因为弓箭是大杀器,不方便对外展示,所以他们严格交待过里奥和老刘,不足为外人道也。

平时他们将弓箭藏在新房的阁楼上,贴近烟道的位置。

因为这里经常走烟发热,相对干燥,有利于弓箭的保存,这也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

因为保密做得好,赵信根本不知道他们能制作弓箭。

同时也意味着,一旦知道了,就必须加入他们。当然,赵信求之不得。

王胖子将橡皮筋儿送给赵信之后,看到他天天过来送东西,人品没得说,两人也投缘,王胖子就着手制作这把弹弓。

弹弓的制作要求比普通传统弓低不少,毕竟是打弹丸,对磅数的要求低,一般最大也就30几磅,尺寸也小很多。

这把弹弓的弓长一共80多厘米,角片只用了两片,铺筋也只铺了两层,弓梢简化变短,形状由大写L变成小写。

弓弦的变化最大,原来搭箭的地方要安装皮碗,而且位置更靠上。

因为弹弓的发射动作与射箭不同,开弓时,持弓手要向外扭转,在撒放的瞬间手腕外翻,将弓臂闪到一旁,给弹丸让路。

不然那弹丸就会打在弓臂上,甚至打在持弓手上。

为了安全,古人就将皮碗的安装位置向上调整。

这样即便动作不对,也只会打到持弓手上方弓臂的位置,不会打到手。

皮碗一般用牛皮制作,他用猪皮代替,找最厚的部位,切一个2厘米见方的小方块,在中间压出一个圆形的窝。

在弓弦上准备安装皮碗的位置,两端用尼龙线缠住,再将弦丝拆分成几股,然后并排排列,用尼龙线在几股之间穿插编织,将这段弓弦编成一个叶子一般的形状。

最后在皮碗的四个角上扎四个眼,用针缝在叶子上。

传统弹弓要用大弹丸,直径2至3厘米,威力比现代弹弓大了不是一点半点。

有一首叫《弹弓谱》的打油诗,专门讲述传统弹弓的使用要领:

搭弹捏窝莫提弦,前拳斜拿扭张圆。

双臂齐开前拳展,后手提在耳前边。

左眼微合右眼观,观在前拳鸟身边。

恐怕前拳把来转,定要加力紧搦拳。

后手一撒鸟落下,旁人夸赞心自宽。

不论远近要拉满,不满不准为崩弦。

弹弓只要样式大,若是小了准头鸡。

要问弹弓长多少,拉至耳边弓正圆。

得心实有真绝妙,百发百中非偶然。

安分守己可相赠,不遇其人莫轻传。

虽然使用方法跟现代弹弓不一样,但赵信有多年弹弓基础,稍加练习就能掌握。

有了这件装备,赵信真的是如虎添翼,原地起飞!

……

和老刘、里奥他们一样,赵信和孙娴被安排住在西厢房。

西厢房里,炕前摆了一大排柜子,给这些人放东西,每人一格。

王胖子给他们指了指,赵信和孙娴就把东西往里归置。

正收拾着,王胖子眼睛瞥到孙娴手里的一个网兜。

网兜在岛上并不稀奇,有些人会用捡来的烂鱼网缝补一下,做成网兜装东西。

但是这个网兜不同,它是用麻绳织成的。

现代渔网已经没有采用麻绳材质的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嫂子,你这个网兜,是自己织的吗?”

王胖子突然问道。

“嗯,是我自己织的,小时候跟家里老人学的。”

孙娴见他感兴趣,就把东西倒出来,拿给他看。

王胖子将网兜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这网兜做得很精致,带提手,网眼大小均匀,说明编织的人手艺娴熟。

“那你还编过别的东西么?”

王胖子没抬头,继续看那网兜。

“没有呢,我那时还小,就只学了这一样。”

孙娴之前编过好几个,都是一样的网兜,还卖掉了几个,只是值不了几个钱,搓麻绳还非常费工夫。

毕竟岛上烂渔网有不少,捡现成的缝吧缝吧也能用。

“那……”

王胖子忽然抬头,望向孙娴,眼中饱含希冀。

“你会织渔网么?”

网兜,其实就是用网做的兜儿,会织网兜,首先要会织网。

所以王胖子才有此一问。

他们上岛这么久,捕鱼的方式主要是垂钓和鱼笼。

虽然收获也不少,但是王胖子很清楚,用渔网捕鱼的收获,跟那两种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以这里的资源,一网下去,上百斤鱼都是洒洒水的事。

他们捡的那些烂渔网,大多破破烂烂、残缺不全,做别的用处还可以,唯独捕鱼不行。

如果他们能掌握织网技术,实现批量捕鱼,以后岛上的人就不缺鱼吃了。

看王胖子这个表情,孙娴有点莫名的紧张,“我……我也不知道呢,我没织过,不过……应该差不多吧?”

当然差不多,肯定差不多!

其实王胖子在看到网兜的那一刻,心中就狂跳不止。

买一赠一啊这是!

要不是赵信在旁边,他真恨不得搂住孙娴亲上两口!

真要比较的话,孙娴的重要性比赵信还要大。

毕竟赵信的弹弓只有他自己会用,收获是有上限的,而渔网织出来,能造福所有人。

发现王胖子看饼似的盯着自己老婆,赵信突然回想起“以身相许”那四个字。

以及孙娴在来的路上说过的话。

哼,知恩图报是吧?

赵信瞥向孙娴:来来来,你行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