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野心想,这个傅全庵是作死的节奏,要求租界换旗,这是打国党的脸,这个事要不要向上级汇报呢?

袁野觉得,上面迟早会知道,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是要看租界当局的脸色,如果租界当局同意,国党最多就是抗议一下,还能拿租界当局怎么样。

而且如果自己汇报了,上面提前知道后,太早做出反应的话,傅全庵肯定会认为是秘书一科有人泄露,说不定怀疑到自己头上,为一条价值不大的情报,让自己刚入职就被怀疑,会不会得不偿失?

袁野转念又一想,要求租界换旗这个情报价值确实是不大,但陈禄这个大汉奸一个星期后为此事来上海却是个重要的情报,此人已上了军统的暗杀名单,刚刚在南京逃过一劫,南京站再想杀他可能很困难,但他来上海,也许会有机会刺杀他。

袁野决定还是尽快向上级汇报此事,可早做打算。当然他也会请求上级不要对租界易旗的事太早反应。

柴如海回到秘书一科,马上就分配仼务,让崔建、安右民、郭泉三人起草递交法英美三方的通告函。自然是没有袁野什么事,袁野也落得个清闲。

晚上,欢迎晚宴在市府食堂的一个雅间进行,没有放在外面,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有苏秘书长参加,他可是一个有份量的汉奸,而秘书科的这些小卡拉米自然入不了山城军统的法眼。

苏希武因为下午电话的原因,心情不错,做为秘书科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苏希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自己的学生加入秘书科,以及一些勉励的话,都是些老调重弹。

袁野表示了对领导的感谢,自己初来乍到,要搞好上下关系,袁野也是曲意逢迎,频频敬酒。

崔建四人也知道了袁野原来还是秘书长的学生,这让四个人也不得不对袁野多了一份重视。酒桌上对袁野也很热情,酒宴的气氛还是很热烈的。

晚宴七点多钟就结束了,袁野去了华阳公园的死信箱,把关于佐佐木与陈禄的情报放了进去,并请求与楚云天见面。

一大早,袁野刚起床,就听到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恭喜宿主情报送达,获得系统奖励积分15点,宿主积分:22点】

袁野知道根据规则,只有情报已经收到才有奖励,于是出门去了华阳公园,死信箱里果然有回信,楚云天约他今晚八点在安全屋见面。

袁野在去上班的路上找了家早点店,买了份报纸边吃边看,报纸头条不出意料刊登了迷魂党团伙被杀的新闻,毕竟死了八个人,又是臭名昭着的迷魂党。新闻的基调倒是对此事颇多赞许,认为是为沪上除了一害。袁野看完也颇为受用。

来到办公室,同事也陆续来了,正式工作之前,照例要聊一下天。

“你们今天看没看报纸,山东路上又死了8个人,前两天四码头附近才死了15个人,现在的治安真乱。”

崔建边泡茶边说道。

“什么叫治安真乱,治安就是这种人搞坏的。我看这8个迷魂党倒是死有余辜,死了倒好!”

安右民不太同意崔建的意见。

“也不能这么说,就算他们该死,难道就应该处以私刑,那还要法律干什么?”

崔建反驳。

“法律?如果法律彰显的话,这些迷魂党能为害这么多年?”

安右民嗤之以鼻。

郭泉见两人争论,出来劝解道:

“你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法律毕竟是法律,不可或缺,但坏人也必须及时得到惩治。”

袁野心想,这个郭泉倒是个和稀泥的,两边都不得罪。

贺丽坐在那里,也不发表意见,只是笑,也不知道笑什么。

袁野也没有参与争论,他当然是赞成安右民的意见,这件事本来就是他做的,他觉得崔建这个人很幼稚,完全看不清这个社会黑暗的现实,也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如果迷魂党害的是他就不会这样想了吧。

闲聊完了,四个人都做起了手头的工作,袁野无聊地翻看文件。耳朵却竖起来听隔壁秘书长办公室的动静,办公室没人,直到快十点钟,苏希武才姗姗而来,他闲坐了一会,就在桌案上摊开宣纸,开始写字。袁野心想,这个苏希武还真是清闲,把办公室当成修心养性的场所。他连忙起身带着一盒上好的龙井来到苏希武办公室。

袁野敲门进去,满脸堆笑道:

“老师,昨天空手见您,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学生特地给老师您带了一盒最好的龙井。”

袁野昨晚在酒桌上左一个老师,右一个老师,听得苏希武很开心,看来他喜欢袁野私下场合称呼他老师。所以袁野决定今天也这样称呼,也显得亲热一些。

他恭敬地走近桌案,把茶叶放在桌边。桌案上摊开的一张宣纸上,苏希武落下了最后一个字,才满意地抬起头对袁野嗔怪道:

“你这个学生,礼行也太重了,下次看我不许带东西来。”

袁野嘿嘿一笑,他知道这是客套话,并不会当真。

“老师,知道了。”

他看了一眼桌案上已完成的一幅字,这是一幅行书作品,上书八个大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袁野心想,这大概是苏希武的市长位置被傅全庵夺去后,此时心境的无奈表现吧,但袁野很怀疑他能做到真正的淡泊和宁静,权利和金钱的诱惑如此之大,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不过这幅作品整体上还是不错的,每个笔画都经过精细的雕琢和处理,每个字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笔画起止分明,粗细有别,转折之处都经过精心处理,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规整和秩序感,但也正是因为斧凿痕迹太重,缺乏浑然天成的意境。

袁野自然不会傻到实话实说,他连声称赞道:

“老师,您这幅字写得太好了,深得书圣王义之行书之味,每个字都那么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表现出一种高雅、清秀、温润的韵味。既有柔软的曲线美,又有刚劲的直线美,真是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