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 > 第170章 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对岩井雄一的书法水平是有所耳闻的,非常之高,能请袁时凯帮他写鉴赏文章,那么袁时凯的书法水平应该比岩井雄一还高,至少也水平相当,但是袁时凯如此年轻,和自己年龄相当,怎么也看不出来会有如此高的水平。

所以她才说出刚才一番话,其实安石民和郭泉也有相同的怀疑。

安石民说道:

“是啊,袁秘书,就让我们开开眼,欣赏一下你的墨宝。”

郭泉也附和道:

“看来大家都很期待,我想袁秘书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袁野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竟然引起众人这么大的反应,他也看出了,他们嘴上这么说,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不过袁野也理解,苏希武和岩井雄一当时不也是不相信吗,何况这些人呢,不过这些人相信不相信也无所谓,袁野并不放在心上,没有必要去证明。

他哈哈一笑,说道:

“实在对不住了,我这里没有文房四宝,还是改日再献丑吧!”

袁野这样一说,贺丽更怀疑了。这不明明就是想找借口不写吗。

贺丽笑道:

“我这里有文房四宝,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写吧,我都等不急了。

要知道我也是个书法爱好者,要不然我这里怎么会有文房四宝呢。

有时候下班晚了,你们不在的时候,我还会练习一下呢。

当然也只是偷偷练习,因为我的字实在拿不出手。

所以我想看看袁秘书写的字,好好学习一下。”

“哦,原来贺秘书也喜欢书法啊,要我写也可以,贺秘书先写一幅字让我们欣赏一下如何?”

袁野笑道。

“好啊,好啊。”

大家都热烈地附和道。

“好,那我就抛砖引玉,献丑了。”

贺丽一点都不谦让,从抽屉里拿出文房四宝,在桌上展开一张宣纸,崔建手快就迅速帮贺丽磨起墨来。

一会儿墨磨好了,贺丽试了试浓淡适宜,于是醮墨提笔就在宣纸上写起来,刷刷刷刷,一会儿一幅书法作品就展现在大家眼前。

贺丽放下笔,一副自信的样子看着大家,显然对自己的这幅作品非常满意。

这是一幅行书作品,是南宋李清照的一首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袁野仔细欣赏了一下,笔笔楚楚动人,字字婀娜多姿,一笔一字都显女性的秀丽和多采,就像女人漂亮的脸蛋和身材一样。

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还算紧密,过渡还不是很自然,而且整幅字的节奏、起伏都略显平淡,还算不上是一件好的作品。

袁野知道,行书最显着的特点是讲求流动感。所以往往一些人在写行书作品的时候,刻意追求行书的“行云流水”之感,贺丽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但是贺丽明显缺乏常年临帖的功底,所以把行书写得很“轻浮”,她的行书看上去龙飞凤舞,好像很潇洒的样子,实际上笔画轻飘,缺乏力度感。实际上,行书的轻盈流畅是建立在沉着稳健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安石民等三人明显缺乏鉴赏能力,看到贺丽的作品就觉得很漂亮,都齐声赞道:

“哇,贺秘书,你的字写得太好了。”

贺丽一听,十分受用,脸上不禁浮现得意之色,嘴上却说道:

“哪里,哪里,过奖了。”

她看见袁野一声不吭,奇道:

“袁秘书,我的作品不好吗?你为什么不发表意见。”

心想,莫非自己的作品把他镇住了,所以不敢说话了?

袁野笑道:

“能写成这样不错了,但还算不上是一幅好的作品。”

袁野实话实说,并没有刻意去恭维,他看到贺丽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故意给她泼一盆冷水。

果然,贺丽脸上的笑容就挂不住了,立刻就冷了下来,显然贵族小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从小她的字就受到周围人的赞扬,还从来没有人说她的字写的一般。

她冷冷地说道:

“我的字确实写的不好,我想看看袁秘书的字写的如何,也让我学习一下。”

其他三个人一看贺丽有些恼怒,心里都暗暗高兴,心想,这个袁时凯未免有些太狂了,如果他的字真写得好,还不要紧,如果水平一般的话,看他如何收场。

袁野知道这个贵族小姐不高兴了,心里肯定不服气,他并不在意,心想,等我写完一幅作品之后,再看你服气不服气。

袁野笑道:

“贺秘书,学习谈不上,我们互相切磋吧。”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袁野重新在桌上铺上了一张宣纸,拿起笔,沾上墨汁,略微沉吟了一下,就奋笔疾书,少顷,袁野停住了笔,说了声:

“献丑了!”

说完放下了笔,笑吟吟地看着众人。

袁野写的也是一副行书作品,写的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着名的词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袁野最喜欢的一首词,没有之一。所以信手拈来,写下这首词。

贺丽是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于是仔细欣赏起来,只见整幅作品行笔婉转灵动、沉着多变。

时而婉约轻盈,富有清新畅意之美,时而豪迈浑厚,彰显苍劲大气之象,意态千变万化。

而且充分继承魏晋风韵,笔画紧凑而不失舒展,字字规范精准、和谐优雅。

把“古法”拿捏的十分到位,散发出萧散悠远、温文尔雅的文人气息,当然也包含澎湃的生动力,果然深得羲之之精髓。

贺丽也临摹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多年,自己的作品也有几分王氏之味,但和袁野的作品比起来,相去甚远,才深深感到自己没有学到天下第一行书的精髓,而袁野的作品简直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就连安石民、崔建、郭泉三人没有什么鉴赏能力的人也看出来了,袁野的作品确实比贺丽的作品好太多,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心中叹服,怪不得岩井雄一这个日本的大人物请袁野来写鉴赏文章了。

贺丽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充满了敬佩之情,心里莫名涌现出爱慕之意,竟然挥之不去,一朵红霞也悄然浮现在俏丽的脸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