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道荣军备日益精良,声威赫赫,威震四海,而徐州陶谦亦不甘示弱,厉兵秣马,未尝稍懈。

两地虽未明火执仗,然小冲突不绝,战云密布,边境局势日渐紧张。

秋尽冬来,陶谦欲窥探洛阳虚实,亦欲激怒道荣以观其反应,乃遣麾下精兵一小队,夜袭洛阳边境村落。

是夜,村落安静如常,忽闻刀戈之声,鸡犬惊飞,村人奔走呼救。

陶谦之兵纵火劫掠,烧杀略尽,复以疾风之势,连夜而退。

洛阳边防由赵元亲率,闻报疾驰而来,立刻召集精锐反击。

赵元熟谙地形,严整兵马,号令如一。

既至村落,见尸横遍野,屋宇成灰,不禁怒发冲冠,誓报此仇。

遂令旗鼓齐举,杀声震天,昼夜兼程,迅速逼近敌营。

徐州精兵虽勇,然不熟地形,且轻敌骄横,未作严备,猝遇赵元之兵,慌乱无措。

赵元麾下战士皆为精锐,个个骁勇善战,且军事器械精良,阵势严整。

徐兵抵挡不住,溃不成军。败退时,赵元指挥若定,挥军追击,杀敌无数,俘虏甚多。

此役虽小,然乃两地首次兵戎相见,消息传回四方,顿时引发轩然大波。

陶谦闻败,面色惨然,知此乃激怒道荣之举,将招致洛阳更大规模之报复。

遂急召部将,加强边防守备,并遣使奔走四邻,请求支援。

道荣得胜报,知此乃挑衅之事,心不能忍。

即召谋士议事,问以对策。

谋士咸曰:“今洛阳威震四方,正当趁胜追击,以示天威不可犯。”

道荣从之,遂命赵元整顿兵马,备作大举。

未几,赵元率大军深入徐州境内,直取陶谦重要边防城镇。

陶谦所部虽严加戒备,然未能抵御洛阳军之猛攻。

赵元亲督诸军,势如破竹,一鼓而下数城。

陶谦之将望风披靡,败走麦城。

赵元所向披靡,所获颇丰,俘虏无数。

徐州大震,陶谦亦心焦如焚,知洛阳军势不可挡,遂召集诸将,亲率主力前来迎战,与赵元在谷地中激战一日。

两军交战,兵刃交击之声震天,杀声震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陶谦军虽奋勇迎战,然军力不逮,屡屡被赵元所压。

及夜幕降临,双方各自鸣金收兵,陶谦窥得洛阳军之强,知徐州难以独挡,遂于帐中忧思应策。

陶谦于帐中愁肠百结,晓洛阳军之势不可挡,叹曰:“徐州孤悬无援,若不及时筹谋,恐难保疆土。”

乃与诸将共商之策,主簿刘裕进曰:“今道荣兵锋正盛,非我军所能敌。宜遣使四方,结盟求援,固我徐州,方能扭转战局。”

陶谦纳其言,遂遣使臣往求周边小国相援,并加固边防,严阵以待。

时赵元于谷地中整饬军马,设下营寨,以待陶谦之来。

其谋士张允进言曰:“陶谦虽已显败相,然彼久居徐州,深知地利。今若轻敌冒进,恐失兵折将,徒增损耗。不若以静制动,缓缓图之。”

赵元闻言颔首,道:“君言甚是,且令诸军休整,待彼露出破绽,再作决战。”

于是,洛阳军稍作歇息,兵甲未卸,戒备森严。

未几,陶谦使臣遍走四方,得联军二万,合徐州之兵,声势浩大,陶谦益自信。

次日,陶谦率大军进逼谷地,与赵元相持。

是时两军对峙,旗幡猎猎,战鼓声声,杀气蔽日。

陶谦于阵前纵马环顾,见赵元旗鼓鲜明,兵甲精锐,不由得心生怯意。

然思其声威已成,不可临阵退缩,遂登高而呼:“赵将军可在?愿与君决一死战!”

赵元应声出阵,策马挺枪,指陶谦曰:“陶太守既自绝于道义,焉能独享徐州之地?今日一战,便见高下。”

陶谦怒而勒马,举矛直指赵元。两军将士皆鼓噪助威,杀声震天。

陶谦麾下大将陈虎率先冲锋,赵元冷笑,命麾下大将杜洪出战。

两马相交,矛戟交击,金铁之声不绝。

陈虎战不过数十合,被杜洪一矛刺于马下,陶谦军心大乱。

陶谦急令副将张勋、李猛并力夹攻杜洪,欲扭转败势。

赵元见之,亦遣大将吴景、梁虎驰援。两军阵前,矛戟纷飞,血肉横陈,杀得难解难分。

时赵元挥军突入陶谦中军,陶谦腹背受敌,渐感不支。

正欲撤退之际,联军统帅李肃率军驰援,战局方得平稳。

夜幕降临,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陶谦归营,痛陈兵卒之疲惫,士气之低落,乃命亲兵巡夜,严防敌军偷袭。

翌日,陶谦遣使前往洛阳军寨,欲求一时休战。

赵元冷笑拒绝,命军士严阵以待,欲以一鼓之势破陶谦联军。

是夜,洛阳军寨中灯火辉煌,杀气腾腾。

赵元巡营,察士气高昂,知可胜陶谦,乃命诸军枕戈待旦。

明日拂晓,战鼓再鸣,赵元亲率大军突袭陶谦营寨。

陶谦见洛阳军来势汹汹,急忙整军御敌,奈何士卒疲惫不堪,军心惶惶,被赵元所破。

陶谦狼狈败退,联军四散,尽皆瓦解。

赵元乘胜追击,连克数城,尽掠其粮草辎重,陶谦损兵折将,溃不成军。

陶谦兵败,退守徐州城中,召诸将议曰:“赵元锋锐,锐不可当,徐州之地,恐难保全。吾当如何?”

部将皆默然无言。

时主簿刘裕进曰:“道荣声势如日中天,联军溃散,徐州孤立无援。今急宜守城自固,遣使以重金贿赂道荣,权宜之策耳。”

陶谦摇首叹曰:“吾岂可俯首事人,割地求和哉?”

遂谋召集遗兵,以图死守。

然,赵元连胜数战,士气益振,复命部将梁虎、杜洪各率精兵,分道进逼徐州城。

陶谦知势危急,遂亲率余部守城,周密布防。

赵元大军围城数日,未见破绽,便命攻城器械齐备,昼夜攻城。

徐州城墙高厚,守备甚严,赵元屡攻不克,遂设下重围,断绝粮道,欲以困城之计削弱陶谦之守备。

陶谦见洛阳军势不可挡,徐州城危在旦夕,遂遣使出城,密告诸小国求援。

时毗邻之国高雅君闻徐州危急,率万余兵马来援,分击赵元粮道。

赵元闻之,令梁虎率部拒敌,自率主力守城。

梁虎兵至高雅君军前,见其兵马甚众,略有心怯,急遣人告知赵元。

赵元命杜洪速带精锐救援,与梁虎夹击高雅君之军。

梁虎、杜洪二人皆骁勇,率兵齐心协力,突入高雅君营中,杀得人仰马翻。

高雅君兵败如山倒,残兵四散,高雅君仅以身免。

赵元破高雅君后,复合兵而归,重围徐州城。

陶谦所盼之援军已败,城内粮草告竭,民心惶惶,士卒疲惫。

其部将李猛进曰:“洛阳兵锋正盛,吾等力不能及。今徐州陷于困境,民心涣散,不若开城请降,或可保全残部。”

陶谦闻言怒目切齿,叱之曰:“吾当与徐州共存亡,尔等贪生怕死之徒,何足与谋!”

遂置李猛于狱中,斩杀以正军法。

时赵元见陶谦困守不降,亦不急攻,而遣使至道荣处,禀明徐州之事,请指示方略。

道荣闻之,召谋士共议。

谋士张允进曰:“陶谦固守徐州,势孤力弱,然彼久居徐州,深谙地利。今宜围而不攻,待其粮草告竭,士卒心怯,便可不战而擒之。”

道荣笑曰:“善!就依允之策。”

遂命赵元继续围困徐州,待其自溃。

赵元领命,复围徐州城,不急攻,日夜坚守,以待陶谦自投罗网。

于是,洛阳军四面设下重围,城内绝粮断水,陶谦心急如焚,聚集残部谋出城突围。

一日夜半,陶谦率残兵数百,乘黑夜以绳索缒城而出,意欲突围。

然赵元防备甚严,早已埋伏兵马,陶谦甫一出城,即被发觉,洛阳兵四面围杀。

陶谦残部毫无抵抗之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陶谦本人亦负伤被俘,被押至赵元帐中。

赵元冷笑曰:“陶太守,今何以自处?”

陶谦无言,遂被押往洛阳城。

此时,徐州城已破,道荣军威名远播,各地小国莫不震服,纷纷遣使来贺。

道荣愈加声势浩大,举国上下皆以道荣之威望自豪,洛阳遂成中原一大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