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城发生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八国。八国高层得到消息后先是震惊,再到怀疑。又经过多方求证后全都变成了最后的恐惧。
八国百姓怎么想的不知道,但八国朝廷中人就没有一个认为这事是和菩萨有关。
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人有多开明有多么的不信鬼神。而是事情发生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在脑海里出现了那位爷的身影。
别看现在外面把这事情渲染的神乎其神的,又是天幕又是菩萨飞天。但拨开重重迷雾后却发现星月城的处事手法和当初乐国黎家几乎是如出一辙。
同样是没有一兵一卒正面交锋,同样是用火攻的方式来袭杀对方。如果非要说差别的话,无非就是这次火攻的范围波及面更大更广罢了。
事情发生后,各国君王脑海中都有意无意出现了一个类似的词汇。那就是斩首。
打仗打的什么?是兵力。是钱财,是一个国家的底蕴和组织调配能力。
可经方诺这么一搞,战争的逻辑已经完全变了。
什么兵力财力完全不重要。什么底蕴积累也统统靠边站。
以前打仗死的前线苦哈哈的大头兵。可现在画风一转直接端你老窝来了。而且人还是从天上来的让你防不胜防。
别看幕国虽然穷,但他在八国中却是最难打的。难打不是因为路不好走,而是如果你想攻打幕国就要做好随时补给跟不上的可能。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谁听过兵马未动淡水先行的?
打仗运粮没毛病。可谁见过打仗还要运水的?只要幕国在防守时切断水源或污染水源,来犯之敌别说继续进攻了,能不能全须全尾的退回去都是个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拓跋宏来了幕国都不敢深入的原因。睆国要是去别的地方打仗多少还能以战养战,可这一套玩法到了幕国就完全行不通了。
抢粮?你也要幕国有粮啊?抢地盘?这里的地盘是你一个外来户能守的住的?区区一个金沙城就差点把关山海搞的要死要活的。就更别说其他的小城了。
可这一切一切的战争逻辑被方诺一把大火统统烧没了。
攻城略地?不存在的。老子打蛇就打七寸,杀人就杀君王。
步步为营,缓步推进那种套路狗都不玩。一把大火下去保管叫你整个幕国王庭哭爹喊娘。
八国中有不少国家是依仗天险才存活到现在的。如果这些国家没有了这些天险,那他们可能一天都存活不下去。
就比如现在的岿国,在拓跋宏亲率十万大军越境来攻时,整个岿国上下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
不是岿国看不起睆国。而是岿国山地地形对于睆国的骑兵简直就是天克。
岿国只要在几个必经的山口通道打造几个关隘要塞,任凭睆国再牛也休想深入一步。
两家都是几百年的老邻居了。睆国要是有能耐拿下岿国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可岿国高层虽然不惧拓跋宏,但幕国发生的事情却让高家父子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当岿国天险不再是天险,岿国的宰相府也成为了对方随时可以攻击的目标,这种如芒在背的恐惧感便再也挥散不去了。
一联想到之前岿国还去华城门前走了一遭,高天临的几天连觉都没怎么睡好。
虽说这次岿国出兵的主要目标不是华城。可随着前方战事的转变就连高天临也说不好会不会调转枪头顺手就把华城给推了。
毕竟在临走前曾有将军问过他关于华城该如何处理的事情,高天临只是讳莫如深的说了声见机行事。
由此可见他在内心深处也是不希望华城存在的。
后面随着景国的突然反水而导致他们此次战役大败亏输。因此高天临也就没把华城的事往心里去。
可幕国一把火彻底是把高天临给烧清醒了。都说防君子不防小人。而方诺恰恰就是这世上最大的一个小人。
对于小人这种蔑视性的称谓,方诺此子不但照单全收甚至还引以为荣。
君子做事或许还会给你讲讲道理,可欺之以方。但小人做事就全凭喜好了。若是方诺此子一口咬定华城被屠一事和他岿国有关?那他岿国岂不是要重蹈幕国的覆辙?
拓跋宏来攻他可以不管,可面对拥有大杀器的方诺却不能不管。因为在他看来两者的威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至少在高天临眼里方诺现在是可以随时肉体毁灭掉他高家的存在。战争逻辑一变,高天临行事的策略也要跟着改变了。
于是乎高天临在收到幕国战报的第二天就传令正在归途中的高毅继续折返华城详述岿国爱好和平的理念。
方诺或许灭不了岿国,但他能灭高家。光这一点就不得不让高天临重视起来。
和高家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攸国王室。王孟之身为此次围剿拓跋宏的总指挥。华城被围一事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说这事是刘煜背后撺掇出来的。但方诺真要清算的话还会管你哪些?
至于说去进攻华城消灭方诺,把这种威胁彻底剿灭殆尽?
但凡提出这种想法的人轻则遭到训斥,重则丢官罢爵。
华城都破成啥样了你还去打他?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华城的问题吗?
不,幕国那场火已经和华城没多大关系了。方诺有没有华城都照样有能力放火。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件事甚至和方诺都没多大关系。
想要剿灭的威胁的源头在岚山阁,而不是方诺这个人。没了方诺还有张诺,李诺。
只要岚山阁还存在一天,你杀他下面个把人有用吗?
八国可不认为这是方诺一个人的本事,若是这背后没有岚山阁的影子这话有人信吗?
童天元表示冤枉啊。他活了八十多岁也是头一次见这么玩的。
可谁让他好死不死非要跟方诺说什么“我自担之”呢?现在童天元是无比后悔要去装这个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