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世开辟修仙路 > 第761章 一朝鱼出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泥丸宫之中,无数的卦象齐齐推演,好像在奏响一曲不休的合唱。

李行空的所有神识,神念,以及他的意志,已经全都沉到了这里。在他的脑海之中,一个看上去如同鹅卵一样的模型正在从无到有的被构建出来。

以从系统手中获得的空间理论为骨,以公理圆弧这边获取的知识为枝叶,最后以千山法的理论基础为壳,一个好像缩小了无数倍的模型在李行空的脑海之中慢慢定形。

说实话,李行空在最开始构建模型的时候,心里也是没底的,虽然他对于空间的理论和实际掌握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对于自己有没有找到外因的能力,他还是有些存疑的。

毕竟自己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学习为主,自己开创的法门并不多。

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李行空敢打包票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自己的创新和研究能力,那他就有点儿没那么自信了。

毕竟一切的自信都是基于事实而言的,李行空到现在有研究出什么东西来吗?在他看来,还是很少的。

到现在也就一个三宫体系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而且一直陪伴他度过了整个金丹期,至于说其他的法门,对现在的李行空来说,确实有点儿上不得台面了。

但在找好了模型的入手点,开始了龙门的构建之后,李行空发现,整个构建的过程竟然非常的顺利。

一切都好似水到渠成一般,在模型需要它的时候,对应的知识点便自行浮现了出来。

李行空都没想到,一切会这么的顺利。

不过对于李行空来说,构建模型时的顺利,本身就是理所应当的。

整个修行界像他这样有这么优越的教学环境的修士,还真没几个。

系统这边的功法池子随他取用,万重山这边也给他悉心教导,这就相当于两个行业泰斗在给他当老师,还是言传身教,毫无保留的那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构建模型还有问题,那只能用一句资质拙劣来形容了。

沉浸在了脑海之中,李行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隔绝了所有可以引发情绪波动的记忆,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求道机器,一门心思沉醉在了模型的构建之中。

时间加速区内的时间流速本身就快,李行空长期的定坐,他的周围已经落了一层有寸许厚的灰。

虽然有七彩云霞衣的防护,他的身上确实干净,但在修行的时候,没有多余的法力供给给云霞衣,它也只能维持李行空自身的清洁。

外界的时间过去了接近半年,算在了加速区内,那就是接近500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已经快比得上神州文明的厚度了,对李行空而言,他第一次感觉失去了时间的概念。

模型的构建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在构建到了后期,李行空发现千山法之中,自己还有大量没吃透的内容需要去学习——

在学千山法的时候,为了赶趁,那个时候他是完全将它当成黑盒来学的。

而在现在,当时落下的功课,那全都得补起来。

好在学习这种事儿,从来都是水磨工夫,只要有时间,谁来都能成。

在用了接近2000年的学习之后,李行空总算将千山法之中的内容吃透了。

而后的3000年里,他便想尽了办法,将千山法与现有的模型结合了起来。

这一步要比他想象的困难的多。

最困难的点在于,千山法超纲了。

本身李行空要做的模型,只需要分析本宇宙的空间结构,而后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之上,找到突破的契机就好了。

但千山法这门功法的原理,本身就是立足于多个平行世界观之上的,它之中的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其实已经超出了本宇宙涵盖的内容。

换句话说,如果李行空想要成就元婴,在他将千山法吃透之后,便已经有这个能力了。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系统被万重山抽了出去,而万重山也没有指导过他关于结婴的事宜。

所以在李行空的眼里,这构建好的模型,依旧只是一个本宇宙的模型。

他要在这一个已经超纲而不自知的模型之中,找到一个新的外因。

这就跟刚刚读研时,老师原本只是布置课外作业,但不小心将世界未解的难题塞给了丹齐格一样。这本来不应该是李行空现在这个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就是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态发展,李行空在浑然不自知的情况之下,拿到了一道能让所有同阶修士望而却步的难题。

正常来说,构建好的模型应当是符合几何的美感的,无论是球形,还是几何体,都是合理的。

但李行空最终整出来的模型却不是这样。

它就像是一个沙铃一样,一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而在这球体的一处,却多出来了一条向外延伸的长条。

这一长条,就是千山法所代表的,已经超出了本宇宙模型的理论。

不完美。

对,就是不完美。

在看到了这样一个模型的时候,李行空的心中产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

一个不完美的模型,可以用来帮他跃龙门么?

李行空表示很怀疑。

虽然此时的他大可以用千山法来一试,成与不成似乎很快就能见分晓。

但已经将所有影响情绪的记忆隔离的李行空,此刻的想法只有一个。

模型构建的残缺,本身就是一种不足。

利用这样一个有缺陷的模型,来实现自己的跃龙门,最终就算成功了,那也会有些不满足。

人在抛开了一切的利益关系之后,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极致完美的生物。

放在了李行空的身上更是如此。

5000年的时间,只是整出来了这样一个模型,这让他怎么能接受。

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已经在模型之中填补了进去,李行空的脑海里已经再没有别的知识点可以填充了。

这要怎么办才好呢?

卦象的推演依旧满功率推进,但没有目标的演算,注定没有什么结果。

难道要就此为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