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狄春还没说完,一人就大大咧咧的走进来。

来人看了一眼前面的嗣濮王,发出一阵诡异的笑声。

“真是冤家路窄啊。”

“李峤,不是说好了,我先来,你后到,咱俩最好别碰面吗?”

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年人大踏步走进门来,用一副开玩笑的语气开口。

站在门边的李元芳倒吸一口凉气,手腕不自觉的伸向身后。

现在可不是什么悠闲的时刻。

饶是李元芳这种高手,都能感受到这个小小书房之中存在的低气压。

嗣濮王李峤转过身来,看向后来人。

后来人丝毫不惧,和嗣濮王李峤对峙。

看了很久,后来人发出一阵嘲笑,而后直接上前,就给李峤来了一个过肩摔。

李峤被摔得龇牙咧嘴,抬头一看,那名中年人已经站好了,表情淡然,就好像不是他摔了李峤一样。

“蛮子。”

李峤咬着牙,不甘心的开口。

“我劝你不要说话,不然我的拳头一定会砸在你的脸上。”

后来人趾高气扬,根本没把嗣濮王李峤放在眼里。

李元芳偷偷看向狄仁杰,以眼神示意要不要出手控制住后来人。

可狄仁杰根本没看他,脸色迅速变换数次之后,又朝着后来人躬身行礼。

“拜见殿下。”

“两位殿下齐聚下官府上,下官不胜荣幸。”

李元芳面露惊讶之色,急忙看向后来人。

只见那位浑身上下散发出低气压的后来人默默转头,朝着李元芳露出一个狰狞的微笑。

“李将军,我们谈话,你还是出去,离远一些,不要听。”

“不然的话,我怕李将军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狄仁杰眸子一凝,并没有任何迟疑,赶忙朝着李元芳说:

“元芳,殿下已经开口了,你还是赶紧离开吧,我待会儿喊你你再进来。”

李元芳行了个礼,立即退了出去。

他只是姓李而已,还没有资格听这种级别的谈话。

要知道,书房里面的两个来人都姓李,李世民的李。

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先来的人,是太宗皇帝之子魏王李泰的孙子,嗣濮王李峤。

后来的人的身份更是了不得。

乃是太宗皇帝时期,那位被太宗皇帝李世民逼到造反起事的太子李承乾的长孙,如今的右武卫大将军李玭!

就是因为恒山王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恩怨,导致后来这两家后人之间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若是相见,那就得替自己的长辈干上一架。

当然了,就看今天李玭和李峤之间的战况,也能看得出来,李玭这位右武卫大将军肯定是留手了。

遥想当年,这两位的老爹,嗣濮王李欣和李承乾长子李象被流放之后的再次见面,那可是打到口鼻出血还不愿意放过对方。

不过呢,这种后辈之间的痛殴,李世民那位偏心眼的皇帝自然是看不见了。

他死了以后,高宗李治即位,李象和李欣才得以再次相见。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两家之间的仇恨已经化解了许多。

在这两家后人的眼里,当年的过错,大多数都得归咎于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身上。

即便这么说有些大逆不道,但是这么说道理自然是有的。

毕竟李世民那种级别的偏心眼,也就是死的早了,但凡晚死几年,那种昏庸劲就得彻底暴露出来。

想到这里,李元芳连忙晃动脑袋。

“该死的,李元芳,你怎么想这些东西,但凡说出来就得砍头的。”

李元芳惊魂未定,赶忙退出去十几米外。

他敢保证,他刚才想的那些东西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传到皇帝耳朵里,武则天肯定得要了他的命。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没有李世民给魏王李泰机会,让魏王李泰勾结朝臣,如果没有李世民逼迫太子,导致太子李承乾心性扭曲,如果没有李世民瞎猫闭眼,把他老子李渊的过错学了一遍……

最后李治这个睡了小妈的晋王,也不可能成为大唐的第三任皇帝。

如果没有李治成为皇帝,大唐也就不会五世而亡。

李元芳突然满脸惊恐。

“不是,李元芳,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大唐五世而亡又怎么样啊,没看见这些前朝的皇子皇孙都在给大周办事吗?”

“你瞎吃萝卜淡操心做什么?”

李元芳索性离得更远,想一些别的东西,努力让自己不去想书房里的那两位大人物。

此时此刻,书房之中。

狄仁杰请两人坐下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不知道两位殿下寻下官,有何贵干?”

嗣濮王李峤看了一眼对面的那位太宗太子之后李玭,心里有些发怵,总担心抢了这人的话,这人上来就是一拳头。

李玭悠哉悠哉的瞄了一眼李峤,转向狄仁杰,道:

“太子先前有书信与我二人的父亲。”

“如今回来终归是要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叔叔不是?”

“当然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想要当面和您确认一下。”

狄仁杰表情平缓了许多,心里也逐渐安定下来。

只要这两位爷不是当着他面打死打活,他都可以容忍这两位爷。

更别说只是问几个问题。

“殿下还请问。”狄仁杰抱拳道。

“狄大人,那我可就问了。”

李玭往前探了探身子,眼睛逐渐眯起来。

“当今秦王殿下,当真是先黄国公李蔼之子么?”

狄仁杰点头:“自然如此,黄国公第八子,他是我亲手从流放队伍中救出来的。”

李玭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却并不罢休,而是继续询问道:

“当年他几岁?”

这种近乎盘问式的问法,狄仁杰并不喜欢,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他只能皱着眉头答道:

“三岁。”

李玭和李峤对视了一眼,各自点头。

“当年的事情,狄公肯定是知道真相的。”

“我们也就没必要再说一遍了。”

“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这两个答案能亲耳听到狄公说出来,我们也就没有任何顾忌了。”

“太子邀请我们做一件很胆大的事情,李玭既然赶到这里来,自然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对吧?”

李峤看了看李玭。

他眼中不再有恐惧,只剩下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