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参政皇后 > 第311章 你后悔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人与太子容臻有七分相似,在有意模仿太子的姿态与神态之下,不熟悉太子的人很难分辨出真伪,但这样的模仿,并非短期之内能达到的,所以这是一起至少在三年以上的预谋犯案。”

“一年之前,此人开始与太子的行踪重合,并利用太子身边的近侍青石伪装成太子出现在各个城池,打通了城池官员的路子,为拐卖案创造便利。”

“这才有了江州案。江州案的两个人证,陈梅娘证实了太子的出现,青石则证实太子的身份。我们先来看这第一个疑点:陈梅娘一个普通民妇,却能在江州知府的手下中活下来。不管哪个角度出发,这个人证都更像是为了挑明此案而特意留下来的,这里我所表述的特意,指的是江州知府于承远背后的主谋。”

“徐盎的出现,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于承远背后主谋要做的事不谋而合,他们自然也就顺水推舟放任徐盎救人。”

“第二个疑点,青石作为太子的近侍,怎么会为他人所用?”

青石骤然听到这句话,颓靡的状态突然有所变化,他看向沈攸宁,朝着她身旁扑去,匍匐在她脚下。

“郡主,是小人经不住诱惑财迷心窍,是小人背叛了太子殿下,小人知错,小人知罪!小人认罪!您别再说,别说了……求您……”

沈攸宁却无动于衷,“此案所有的证据指向太子,皆因这三个人。假太子是特意培养,陈梅娘是有意留下,但最关键的人物是这个太子近侍,青石。”

“这个人的存在,比前两者都要重要。他让江州案有了实施的可能性,他的证词也让江州案与拐卖案有了牵连。而他的背叛……是忠义不能两全。”

青石闻言,瘫倒在地。

郡主查到了!

她查到了自己背叛的原因!

那他的弟妹还能活吗?

“青石,永和六年被父母送入皇宫,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然而他的一双弟妹,在两年前,失去了行踪,自此太子出行他随其左右,并找机会配合假太子行动。”

“青石的弟妹,前些日子我已经找到了,但很遗憾,他们早已化为枯骨。”沈攸宁垂眸,“他们为了不成为他人控制威胁兄长的棋子,在被抓后没两个月就自杀了。”

尸骨上遗留下的伤痕,是他们留下的信息。

轰……

青石呆愣了半晌,猛烈地摇头,“不,不可能!你在骗我,你在骗我!前段时间我还收到了他们的平安书!”

他的声音嘶哑,越来越大声,像是在质问沈攸宁,也像是在说服自己。

他的一双弟妹只是简单识字,送到他手里的平安书大多是简单的话语和图画组成,那的确是他和弟妹来往书信的风格,但这样的平安书,太容易仿造了。

“他们的尸骨埋在了城郊。”沈攸宁的声音很轻,“青石,你后悔吗?”

青石抬头看她,眼中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就是个傻子,是个废物!以为只要听他们的话行事就能救下弟妹,却害死了弟妹!还害死了殿下!

他有何颜面去见弟妹,有何颜面去见殿下?

“他们找上来的时候,我曾经很多次的想过,要同殿下坦白。”青石哑声道,“但每当我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到我,威胁我,还送来了带血的家书,我不敢再动,我怕弟妹真的因我而死。”

“我对不起殿下……对不起殿下的救命之恩,也对不起殿下的信任,但我没有办法,我死可以,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弟妹死。”

他自嘲笑笑,“天道不公,我失去了弟妹,也害死了殿下,可我……可我……”

青石阖眼,泣不成声,“可我不曾见过他们,连一丝证据也拿不出来……”

没关系,沈攸宁心道。

揪出安王,是她要做的事。

可听到这里,不论是陈梅娘还是外面听审的百姓们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悲戚。

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没日没夜用尽全力也不过是支撑自己和家人能活下来,他们不奢求能成为人上人,只愿过好自己的日子,可这些上等人却将他们这些百姓视若蝼蚁,轻而易举就将他们碾入尘埃。

青石跟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也是一个无辜之人被硬生生拽入了这场争斗之中,无法挣脱,也无法反抗。

沈攸宁斟酌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在公审之上将这个案子剖析开来,不是要让这些百姓对朝廷失望,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任何人任何身份在做出戕害百姓之事后,都休想全身而退。

即便是皇子,即便是世家,都要为此付出该有的代价。

她和皇帝,也是要借此案敲山震虎,告诫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百姓永远是燕朔的基业,谁敢欺压百姓,皇家都会一查到底。

对此,皇帝有决心,也有魄力。

凡涉及此案的世家和皇子,这一次都会遭到史无前例的重惩!

容礼沉着脸,至此,江州案的两个人证皆推翻了之前的供词,而看沈攸宁的模样,这还没有结束。

“大皇子殿下,江州案我说的可还明白?”沈攸宁目光落在容钰身上。

容钰不解,“真相如何与我有什么关系?真要说起来,还是我的人救下了陈梅娘。”

“若非大皇子横插一脚,那幕后真凶做得越多,线索就越多。”沈攸宁看着他,“况且,你救下陈梅娘不是为了攻讦太子,动摇太子的储君之位吗?”

“太子因此自缚于东宫,更是因此命丧黄泉。民间流言四起,敢说你大皇子府没有从中左右?你未曾查明真相,便诬告太子,还煽动舆论,此罪你可认阿?”沈攸宁看着他的目光中带着寒意。

自从太子身陷此案,那些文生就拿此案写文章攻讦批判太子,用词毫不留情,而周家门生众多,大多学子文生都受周家大儒教导。

“沈攸宁,这里哪里轮得到你来问罪!”容钰不想认,“况且不知者不罪!你也知道这个假太子会模仿太子,难以辨认,我如何知道在江州害人的不是太子!”

“殿下的意思是,不明真相,就可以随意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