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的李世民,就知道抢我大魏的人,就是个捡漏的!”
隋炀帝时空,瓦岗李密顿时气得哇哇大叫。
这一幕,被同一时空的隋炀帝看到之后,也是气得哇哇大叫。
“你个狗东西,都是一丘之貉,看朕怎么收拾你们!”
...
当李密看到隋炀帝的暴躁之后,却是冷笑一声,道:“收拾本王?呵呵,宇文化及没能收拾得了你,你就以为你行了?那就本王来收拾你!”
李密说完,本以为天幕会将他的画面放出去,结果,这一次没有。
...
贞观时空,满朝大臣里面,好多来自瓦岗的将领或者大臣都是相视一笑。
...
“李密,毫无气度和目光可言,比之窦建德差远了!”
唐昭宗时空的李世民轻哼了一声。
...
【前面咱们说到,翟让举旗之后,有徐世积和单雄信去投奔,他们靠着打劫运河上的商船发了财。
后来,他们干脆攻克了郑州,商丘等地方,控制了一段永济渠。
于是,刚刚三征高句丽回来的隋炀帝就命令名将张须陀前去镇压瓦岗。
要说,张须陀那也是个人才,此前首义的王簿,一路打一路赢,打得各处地方军抱头鼠窜。
直到在大业九年(613年)时,王簿遇到了张须陀,就开始各种吃败仗,经常被打得只剩一丢丢人逃走。
还有像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裴长才、石子河、郭方预、秦君弘、左孝友...等等,不知道多少路义军,就连瓦岗的翟让等等。
全都败在了张须陀的手下!
但正如电视剧里的刻画的孙传庭,在最后一战之前,面对着沙子军粮,哑火武器,克扣军饷,灾民遍地,地主乡绅锦衣玉食,却不肯捐钱助饷等等一系列情况的时候,无力的呐喊:
“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十次八次,而我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
张须陀也一样,虽然他把各路义军都打了一遍,经常把那些义军打得只剩几百个逃走,但义军转头又能拉起数万,十数万的队伍,根本打不完!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张须陀对阵瓦岗翟让,连胜三十多场,翟让被迫放弃占领的地盘,跟张须陀打起了游击。
最终,翟让靠着广大的百姓的支持,终于将张须陀打退。
这下周文举、李公逸、王伯当等人,纷纷跑来投奔瓦岗。】
...
“这咋又提到咱了?能不能省点心,咱现在不想造反了!咱现在只想做个专打地主的将军,等咱把地主打完,咱就去拧了多尔衮的狗头!对,还有吴三桂!到时候一起拧了!对了,到时候再请陛下把大玉儿赐给咱,听说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也不咋样,不过没关系!”
李自成十分无语的抓了抓脑袋。
他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好多人都被气炸了!
辽东,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目光一交,眼中全是怒火,也不知道是只对李自成,还是怎滴。
北边草原,各路蒙古部落的首领都气炸了。
“这李自成,什么意思?什么叫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不怎么样?”
京城,本来,看到天幕内容还十分生气的崇祯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顿时,群臣也是哄堂大笑!
笑过后,崇祯道:“行行行,到时候要是捉到那什么大玉儿,就给他,还有那吴三桂,让人好好看着点,该吃吃,该喝喝,要是生病了,就找人给治,等到灭了建奴的时候,就拉他出来凌迟!”
...
同样,在从宋朝到明朝,乃至清朝,很多蒙古部落的人都炸了。
一个个都在骂李自成!
...
洪武时空,朱元璋面带着笑意,道:“这李自成是没见过蒙古人嘛,这一句话,怕不是把蒙古人得罪完了?其实蒙古女人里,有一些还不错,就像那观音奴!”
众人都是大笑。
那蓝玉蹦出来道:“秦王妃自然是万里挑一,不过那一般的蒙古女人,长得确实有点糙!”
...
“混账!”元世祖忽必烈冷哼了一声。
...
不过,隋文帝和隋炀帝这边,却是笑不出来,一个个的面色都十分的严肃!
...
【大业十二年(616年),这是瓦岗军很关键的一年。
曾经作为杨玄感谋主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引荐下,加入了瓦岗寨!
李密加入之后,就建议翟让,趁着杨广蹲在江都,拿下洛阳和长安,就能像汉高祖一样取得天下。
同时,李密又去说服附近很多路的小股义军,一起加入了瓦岗寨。
瓦岗寨实力大涨之后,左冲右突,征战四方,收服了很多的地盘!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两。
接着李密又建议翟让攻下洛阳,当然在之前要先攻克荥阳,因为荥阳是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旁边还有个洛口仓、回洛仓,装着数不尽的粮草。
在以前咱们就说过,这隋文帝和隋炀帝真是一对奇葩。
隋文帝搞了义仓制度,在百姓交了规定的税之后,再拿出一部分粮食存在义仓里面。
说好的这不是税,而是百姓的,就是集中保管,遇到灾荒就可以拿出来赈灾,帮大家一起度过难关。
结果好家伙,真到出现了灾荒,隋文帝却舍不得拿出来了,还亲自带领百官,去领着百姓逃荒。
并且,搞来搞去,这义仓制度直接变成了义仓税,这些粮食连名义上属于百姓都不行了。
这简直有点像现在的阿美,以前说着帮大家保存黄金,到时候各国交易就不用总是将黄金运来运去。
结果搞到现在,那些国想清点检查黄金,各种找理由不给看。想提回自己的黄金,都不知道喊了多少年,喊了多少次,才好不容易拿回一部分,结果发现拿回来的那些,居然没自家的编号。
扯远了,不过隋文帝好歹不像隋炀帝那么折腾。
这隋炀帝也是,折腾得天下灾民遍地,依旧不肯开仓放粮,最后全便宜别人了。
按照史料记载,也就张须陀曾经先斩后奏,开过一次,隋炀帝知道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嘉奖了他。
这倒也不是说隋炀帝爱民,大概是因为当时张须陀很能打,很受器重,他不舍得责备。
另外一次,则是隋朝都快要被打爆了,隋炀帝这才下令开黎阳仓,但那时候,他的命令都不咋好使了,并且很快黎阳仓就被瓦岗拿下了!
此时才知悔过?为时晚也!】
...
“啊~~”隋文帝老脸通红!
“可恶!都说过多少次了,还要重复说,有意思吗?”隋炀帝大怒。
...
“啥玩意?那些国的什么国王皇帝的都是傻子吗?把黄金存在别的国,不怕拿不回去吗?要是朕,朕宁愿交易一次运一次,钱货两清,就算麻烦点又如何?总比被别人闷了的好!”
汉高祖刘邦说道。
...
“把黄金存别的国家,是不是傻?没编号?那不就是说,原本的被那阿美挪用了呗,这是临时补回来的,怪不得不让看不让提的。”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
【回到正题,话说瓦岗军攻克金堤关,然后就要攻打荥阳。
蹲在江都摆烂的杨广听到这消息之后,也是被吓了一尿,赶忙派张须陀去支援荥阳。
因为此前翟让被张须陀打得抱头鼠窜,连败三十多次,好不容易才将张须陀击退。
所以,翟让很虚,想要跑。
李密拦着他说,不能跑,一跑队伍就散了,张须陀就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这是干掉他的最好时机。
于是,翟让负责正面对战张须陀,假装败退,引了张须陀进入了埋伏圈,然后被四面合围。
此时的张须陀,颇有点张辽的意思!
他率军突围出去,发现部下还没出来,又杀回去救援,在敌阵之中四进四出。
但可惜,隋军不是曹军!义军也不是吴军!
最终,张须陀眼看得隋军四散而逃,于是仰天长叹,然后下马迎战,最终战死!
而张须陀手下的隋唐第一猛将秦琼还有罗士信,眼看得全败了,只能突围而出,前去投靠了裴仁基。
这一战,史称大海寺之战。】
...
“这张须陀可惜啊,果真是一员猛将啊!也不知道文远在那边过得怎么样?曹髦那小子有没有亏待他!”
魏武帝曹操感叹道。
...
曹髦时空,曹髦对着天幕道:“太祖您放心,朕绝对不会亏待文远将军的。”
台下,已经担任了大将军的张辽对着天幕就是三拜:
“劳烦主公挂念,文远只能在这边遥祝主公身体健康,早日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臣一定会尽心辅佐陛下,世代为曹家效力!”
...
魏武帝曹操时空,东吴孙权黑着脸,道:“有完没完?一件事说一次就行了,最多也就三遍,没完没了了是吧!”
...
隋文帝时空,隋文帝晃了晃身体,道:“可恶,可恶的李密,我的大将军啊!”
隋炀帝时空,杨广红着眼道:“可恶,该死的李密,朕一定会打败你,抓住你,碎尸万段!”
瓦岗李密:“呵呵,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你还想打败我?早点自己吊死得了,还能得个殉国的名声!”
...
【大海寺之战后,翟让让李密独领一军,准许李密自行招兵买马,发展势力。
此时的李密,那叫一个礼贤下士,一副明主的架势,就连征战获得的财物,也是一点不留,全部分给下面的人。
再加上他出身贵族,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投奔他。
此时的翟让在打败张须陀之后,有些得意,也有些满足了。
于是,李密再次建议翟让,不应该满足于现在的样子,而是要趁机夺取天下,并让翟让带人去打下洛口仓,开仓放粮,到时候再进攻洛阳。
翟让这人呢,很勇猛,但人没有太大的志向,是个老实人,他就说:“我就是个农民,没那个声望,你去打,我在后面支援就行。”
于是,李密带人将洛口仓给打了下来,并且开仓放粮,任由百姓随便去拿。
这一下,数十万百姓,就算是老弱妇孺都出动了,纷纷去领粮食。
同样,自然也有无数的青壮纷纷参军,加入了瓦岗寨。
这一战,史称洛口仓之战!
...
这下,隋朝方面真的是麻瓜了。
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隋炀帝孙子)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去攻打李密,结果被李密打得“仅以身免。”
这叫做石子河之战!
...
此时,作为瓦岗军的老大翟让,自觉地自己的才能远不如李密,于是主动让出了老大的位置,推举李密做了瓦岗老大。
李密称魏公,随后又封了翟让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为瓦岗军的二把手。
此时的两人,那真是一个有义,一个有情。
...
在李密当了瓦岗首领之后,无数的义军,隋朝的官员,都纷纷来投。
其中裴仁基献出了虎牢关,而秦琼和罗士信也就此随着裴仁基,一起加入了瓦岗寨。
李密实力暴涨之后,再次发兵,派遣裴仁基,孟让等人带三万人攻克了回洛仓,在攻进洛阳。
结果农民军经常犯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到处抢劫。
隋军趁机出击,打得瓦岗军大败,仓皇逃回了洛口仓!
于是,李密带着三万人再次出动,再次攻下了回洛仓,接着就在这里大修营寨,并且发布讨贼檄文。
其中有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最后演变成了成语:“罄竹难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恶滔天。
...
但是接下来,李密在攻入洛阳皇家园林,因为身先士卒,被隋军射伤,瓦岗军也被打得大败,死了很多人。
李密不得已放弃了回洛仓,回到洛口仓固守。
隋炀帝命令隋末枭雄之一的王世充带着五万多人去攻打李密,双方在洛口仓附近打来打去,硬刚了一百多天。
虽然李密在洛阳这样吃了大亏,但是后方却有非常多的义军和隋朝官员将领在接连投靠瓦岗。
并且,他们还趁机攻占了黎阳仓!
可惜,隋文帝,隋炀帝搞了这么多的义仓,看着百姓受灾饿死,也不舍得给百姓,最终这些粮食仿佛都化成了子弹,打在了隋朝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