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575章 帝王怒火,良臣心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5章 帝王怒火,良臣心忧

武从文登基后第一次摔了杯子。

之前文坛领袖集体科举舞弊的时候他没摔,世家大族抱团对抗皇权的时候他没摔,巴蜀抗拒统一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而过。

此时的汴梁紫宸殿里,却响彻了他愤怒的咆哮。

“狗日的小鬼子,找死!找死!找死!”

骂一句,他就摔一个杯子,刚试制成功的一整套青花瓷,没多大工夫就被他砸了个精光。

殿中文武面面相觑,实在不理解陛下为何会如此失态。

不就是倭国军队暗中集结、意图不轨嘛!弹丸大小的撮尔小国,值得发这么大火?

只有站在龙椅旁的陈二狗,有些懂得大郎哥的心思。

大武立国之后,甚至在那之前,武从文说一句事事顺遂、无往不胜丝毫也不为过。

一战灭金、轻取江淮、横扫江南,再战灭夏、收复巴蜀、狂飙入藏,哪一次的敌人不是瑟瑟发抖,最多只能临死挣扎一下?

不仅仅是武从文,可以说整个大武朝上下军民,心气儿早已被养了起来,根本容不得有人来捋虎须。

偏偏这时出了个孤悬海外的弹丸小邦屡屡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陈二狗一直有种感觉,大郎哥似乎对那个小小的倭国,始终抱有一种莫名的敌意......

武从文砸碎最后一个青花大罐,急促的喘了两口粗气,沉着嗓子直接下旨:“传旨韩世忠,命令他立即整军东进,待命长江口!”

“传旨郑子英,北海水师立即在登州集结,随时准备出击!”

“传旨扈成,立即陈重兵于鸭绿江北岸,一旦发现倭寇踪迹立刻渡江,不用再报!”

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的李纲和张叔夜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不解和忧心。

陛下的前两道旨意很好理解,要不是两年前出了吐蕃入侵那档子事儿,大武早就发兵灭倭了。

可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要扈成防备倭寇?

难不成那些倭人犯了失心疯,还敢主动攻打高丽?!

或者......陛下是想借口出兵半岛,刚刚的那番作态都是装出来的......

想到这,两人不约而同的后背发凉,自家这位陛下,怎么看怎么就像是能干出那种事儿的人......

在二人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此好战,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穷兵黩武啊!

怪不得两人如此多心,实在是高丽不同于别处,那里对汉人的意义太特殊了。

半岛本是华夏故地,汉时曾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直接统治,可惜后人不肖给弄丢了。

从那以后,历朝历代便对那片土地有了执念,只要国力强盛,都会想要尝试收复。

可惜半岛面积虽然不大,但地形复杂,尤其北部多山,很多时候胜负并不全由军队的战斗力决定。

隋炀帝三征高丽,结果葬送了大批精锐,最后搞得亡了国。

大唐同样三次出兵征讨,历经太宗、高宗两代接力,虽然最终取胜,却也极大损耗了国力,而且没过多久就又给丢了。

那片土地似乎有种魔咒,看着地小民贫、实力孱弱,却始终无法被中原王朝彻底征服、长久占据。

难道陛下又要重蹈前人覆辙吗?

武从文如果会读心术,一定会大声吐槽这俩老头真他娘的会脑补,自己明明就是单纯的条件反射。

原因很简单,他太了解东瀛三岛上那个民族了。

和华夏人一样,倭人同样对半岛有执念,甚至没有机会也要强行创造机会入侵一把。

当然,他们图的不是半岛,而是大陆,半岛只不过是其摆脱岛国命运的跳板罢了!

留着这么一只喂不熟的恶狼在侧,武从文认为这根本就是对后世子孙的不负责任!

武从文如今的威望空前,金口既开,李纲和张叔夜也不好当场反对,只得暂时默不作声,过后再找机会劝谏......

散朝后,另一个文臣领袖柳谦益故意放慢了脚步,等到李纲和张叔夜经过身边,笑着开口道:“两位老相公且留步。”

正在一边走一边嘀咕的俩老头停下,相互对视一眼,心说:“你小子倒是识趣,刚刚还商量着要去找你呢!”

李纲和张叔夜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对很多事情心如明镜,自己名望虽高,可真论说话好使,还真不如眼前这位陛下心腹。

随着梁山学院出身的士子越来越多的进入官场朝堂,传统的官员结构已然改变,便是论地方影响力,这个年轻后辈也是大武朝真正的宰辅!

柳谦益似乎没注意到两人看自己的眼神,又凑近了一些低声道:“两位老相公万万莫要再劝陛下。”

李纲一听就不干了,瞪着眼睛说道:“你这是什么话?老夫既食国禄,便当忠心任事,怎可对陛下之失默不作声?!”

这话一出,边上的张叔夜立即心叫“不好!”,这老家伙说话也太直了,这么多年总是改不了。

柳谦益却是毫不在意的笑着反问:“哦?李相公说说,陛下有何失误?”

李纲也是豁出去了,用力甩开张叔夜偷偷扯自己袖子的手,大声道:“陛下要渡海灭倭,老夫不反对,可要出兵高丽......”

说到这他突然顿住,总算还没彻底老糊涂,知道这还只是自己的单方面猜测。

柳谦益哈哈一笑,躬身道:“烦请两位老相公移步晚辈府上一叙。”

李纲也反应过来这里的确不是说话的地方,拉着张叔夜当先就走。

三人到了柳府坐定,柳谦益刚刚屏退下人,急脾气的李纲便再次抢先开口。

“你小子如今也是身居高位,不能事事逢迎上意,该给陛下提醒的时候要直言敢谏!”

张叔夜又开始急了,心里暗骂:“这李伯纪怎么回事儿?有你这么得罪人的吗!”

柳谦益却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微笑着又问了一遍之前的问题,“李相公说说,陛下有何失误?”

李纲下意识站起身来,激动的张开嘴却突然愣住,发现自己还真找不到什么说辞。

柳谦益看着他的模样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老相公啊!你仔细想想,陛下自从梁山建军,所走的每一步可有任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