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人在第一时间反对过,可很快被以王书记为首的这些人给反驳着痛批了下去。
有些人倒是想动点其他手段让夏染知难而退呢。
可谁让夏染在这次的灾情里贡献比较大,在领导那里都挂上了号。
他们即使想收拾夏染,有那贼心却没那个贼胆,只能放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夏染不是在帮忙运输东西就是在发放各种物资中度过。
后来收到了好多汽水,面包,方便面,还有雨伞,鞋子,衣服什么的,夏染看着给发放了下去。
把这些小孩们给高兴坏了,最近吃了不少好东西。
好多小朋友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面包和方便面呢。
夏染还听了个跟她多少有点关系的消息。
那就是上次她帮忙送着就医后想恩将仇报她的那婆媳俩,最后也没把孩子送出去。
不是她们不想送,是那位女医生人家不想要。
说服别人收养一陌生孩子只需要动几下嘴就可以,可若真想让她自己收养孩子,她才不乐意干这事呢。
最后被这婆媳俩给吓得直接请了几天假,才躲过了这场祸事。
看看,人就这样,要求别人容易,要求自己难。
当然这俩婆媳俩见没人愿意收养她们家丫头片子,临回来的时候直接把孩子扔到了孤儿院的门口,就不管了。
对于这个结果,夏染早有预料。
估计,这次水灾后扔女婴的人会更多,不过这不一定全是坏事,至少对这些女婴来说。
说不定在孤儿院生活比家里强不少呢。
至于在孤儿院长大后掣肘能少不小。
不用像有些小姑娘被家里用剩菜剩饭凑合着养大后,再被家人以亲情的名义压榨剥削一辈子,那样的话会更悲哀的。
直到中旬的时候,雨水才彻底停了,也见到了久违的太阳。
雨水停了,洪水可一两下还下不去,老百姓还是只能生活在安置点。
在大家上下齐心的努力下,这堤坝总算是守住了,不用再担心它决堤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夏染损失了几辆车,不是用坏的也不是被水冲走的。
而是在危机时刻经夏染同意被用来堵洪水了,也算是物尽其用,发挥了大作用。
随着雨停,那些被冲毁、破坏掉的道路也渐渐的全部疏通了。
各种物资像雪花似的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
夏染每天忙的跟陀螺似的不得闲,好在对物资发放这块她已经很有经验了。
物资到的第一时间就组织人发放,尽量让它们同时的有进有出。
尽量不让物资进仓库,免得被人动手脚。
夏染主打的就是到什么货发什么。
谁也不用有意见,即使有意见也给她憋回去。
其实夏染这几天已经非常焦急了,米哈伊尔催夏染都快催疯了。
关键她还答应了要回趟老家收西瓜和各种蔬菜的,她也不能食言。
何况老家的商场早就建好了,也已经装修完毕了,现在就等开业呢,没她不行。
等王书记把注意力从一线撤下来的第一时间,夏染就拿着所有的清单,开始跟王书记做交接。
大的问题已经过去了,她该离开了,等洪水彻底下去还需要好长时间呢。
她不能在这耗着了。
之前账面上的那些钱已经花了个七七八八,她该开始重新搞事业了。
一听夏染要离开,王书记甚至有点不舍得。
跟夏染同志搭档干活太省事了,他快要舍不得放夏染走了。
夏染开玩笑道:“现在这里的情况基本稳住了,我该继续搞钱了。
不然还养着那么多人,总不能让大家都喝西北风吧。”
“你的人都跟着你离开吗?”
“不,我只带走几个人。
其余的暂时留这里,看能不能给你们这边搭把手,你们这里的任务还重着呢,新的挑战才正式开始。”
王书记一想确实如此,新的挑战才正式开始。
比如洪水什么时候下去是个问题。
清淤泥是个问题,灾后会不会产生各种疫病是个问题。
如何熬到下一次丰收更是个大问题,还有这么多人的住宿问题。
这个季节还好说,可冬天要怎么度过?
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人在冬日是住不上正常的房子的。
一想,这里面全是问题。
“是啊,任务还重着呢。
其他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觉得说再多的感谢话也感谢不了你对这块土地的付出。
只一句话,有需要我的地方请直说,我会尽全力帮忙的。”
夏染笑着点了点头,“好,我记下了,若可以,让老百姓多养点鸭子或者鹅之类的吧,我这边负责收它们。”
“确定吗?”
“嗯,确定,我还单独收鸭绒鹅绒,其他地方的人若手里有这些东西也可以送过来,有多少收多少。”
“做面包服用?”
“算是吧。”
王书记说道:“行,我知道了,我会把这事当回事的。”
这确实也是条办法,养鸭子和养鹅不需要太多粮食。
只要洪水褪去,草重新长出来,它们就能活下去。
夏染想好了,这里的其他的厂子一两下的还不好弄,倒是可以在这里办个羽绒服厂子。
不过夏染暂时没提这事,等时机到了再说。
离开的这天,恰好有文工团的过来慰问演出。
可惜,她时间太紧了,不然可以现场感受感觉呢。
夏染不想跟大姐送来送去的,天不亮的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
走到半道的时候接到了王书记打来的电话。
说夏染说话不算数,他还给夏染安排了个欢送会的,结果夏染就这么悄悄的走了。
夏染的解释是:“我不喜欢送别他人,也不喜欢被人送别,这样离开就刚刚好。”
王书记听罢只能再三强调要求道:“以后有机会了多回这里看看,看看这个咱们一起奋斗过的地方。”
“好,一定会的。”
在冀省和豫省看着订了不少货物,开着车带队往老家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