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夏婷又和熊辉商量,如何才能拿下这块风水宝地?老郭家觉得他们的宅院是风水宝地,那如果盖成高楼大厦让许许多多的市民住进去,岂不是让众多的百姓也能升官发财吗?是啊,她突然顿悟到这个有趣的道理。因此,必须想尽办法都要拿下这块土地,尽快修建大楼。
熊辉建议,如果和老郭家说不通道理,那就得采用强制的办法,迫使他们同意。
婷儿姐反问他,动用些社会上的强盗把老郭家收拾一顿?
熊辉说必要时也不排除此种办法。
婷儿摇摇头,表示不同意采取如此下策手段,那要吃亏的。别以为咱有些强势,任何事情都要用强势的办法。她觉得还得依靠政府,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要盖大楼,为的是众多的老百姓改善生活吧?那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好事啊!她想政府不会不考虑这个问题的。
目前为止,全黄沙市最高楼层才七层,去看看北京城,去看看西安城里,再去看看沿海开放城市,哪座城里没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也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标志,社会进步的象征,是黄沙市的文化符号嘛,不然黄沙市还算什么四线城市呢?
夏婷越想越激动,事情也越明了。她太希望黄沙市变成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商业经济相结合的多元化城市。
此时,在她的心中已经描绘了一幅整体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她就迫不急待地去找郭灯儿市长商讨此件关乎黄沙发展进步的大事。
她打电话问郭市长近来可忙吗?有件极其重大的事希望与尊敬的郭市长商议,说明了,就是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她有她独到的见解,请求郭市长给她一次机会。
郭灯儿笑哈哈地说,只要是有利于黄沙市的事,必须要商议的。婷儿姐又有什么金点子喽?
夏婷也笑嘻嘻地说,也不是什么金点子,可的确是个好点子。于是,她就约好请郭市长吃饭喝酒说事情。
郭灯按时赴约,并且把秋凌都带来了。
夏婷感到有点吃惊,问她妹妹怎么也来啦?她和郭市长有秘密的事情要商量的,她来干什么哩?
郭灯儿说是他请刘局长来的,别忘记了,秋凌还是市政府的秘书长哩,有权利也有理由参与婷儿姐的事嘛。
夏婷又说,她的事不希望家人参与,她做任何事都不想把家人也拉进来当个垫背的哟。
郭市长说,都是为了黄沙百姓的事,都有权利参与的。
秋凌说,她只是来吃点饭,三姐的事她是不会瞎掺和的。她就是想看看三姐对旧房改建能想出何等高见嘛。
夏婷想不到凌儿已经知道她要和郭市长谈什么事情了,她不禁要问,秋凌她怎么那么聪明呢?
郭市长听她们姐妹俩说什么旧房改造的事,有些疑惑地问:“什么旧房改建?”
夏婷先是只笑不谈,等喝了点酒后,她才正式讲起了自己的宏伟构想:我们公司决定,率先在西沙地段上盖几座高约二三十层的住宅楼。
现在的城市,如果没有几座高楼大厦,难说叫城市啊!城市那就像人体上的最显耀的部分,比如一个美女,就说她刘夏婷吧,人样儿漂亮,身材苗条,如果再穿上得体的衣服,佩戴上有档次的首饰,整个形态气质顿时就闪光起来。
如今的黄沙市属于北方地区较为先进的城市,但仍然和几十年前的面貌如出一辙,主要是因为黄沙遗传下来的古代文明在支撑着城市的灵魂,缺乏现代城市的鲜亮与富美的特色,如果那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黄沙城才具有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现代化商业为主的城市。
郭市长听着她讲传奇故事似的描绘黄沙城市未来蓝图,如同从梦境中清醒过来一样,顿时精神勃发。她的描绘岂不是他的梦想?他便豪情满怀地表示,那就盖高楼大厦嘛。
夏婷说盖的,马上就要盖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有户人家占据着优势风水,无论怎么劝说,都不愿意搬旧宅院嘛。如果政府也参与进来,修建高楼赋予了政府行为,那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那户人家现在较为难缠的是那个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还有在市宣传部当部长的儿子,恐怕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简单。
郭灯儿略微思忖了半晌,说这事得开个会研究讨论,再找姓郭的宣传部长商量商量,事情应该不会太棘手的吧?婷儿姐照常准备修建前的一系列工作。
夏婷满意地笑了,说好吧,其他的不说了,喝酒!
约摸半个月之后,政府下发了一份“关于西沙区黄峁梁部分旧房屋拆除重新规划”的文件,文件规定务必请各住户做出暂时搬迁的准备工作,积极配合政府改造居民良好生活环境的工作。然后,以市政府的名义送发到各住户。
期间,政府主动请宣传部郭部长进行合议。郭部长表示,他作为政府一个领导干部,完全能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只是他们家的老妈坚决不同意旧宅院被拆除。其实,郭部长话是这么说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他绝对不同意他们家的风水宝地被破坏。
现在,政府红头文件已经送到他们家了,限定他们在十五日之内暂时搬迁,等新楼落成之后,再搬到高楼上居住。郭老太太马上召回在黄沙市内的家人,讨论此事,如何抗拒此次行动。
这位郭老太太也是饱读经书的大家闺秀,在教育子女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对待旧屋拆迁的大事上,她自然有她的想法。
她要奋不顾身地挺立起来,站在孩子们中间,就像一面大旗飘扬起来。
她先让孩子们都谈谈自己的想法,现在政府下令要拆迁旧屋,明显是毁掉祖先留下来的上好风水,她亲自见证了好的风水所起的作用。
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政府行为,作为普通市民必须响应政府的号召;有的说不能让他们拆了,郭家几代人顺得走来,都是因为这所旧屋子了;郭部长说表面上是政府行为,实际上是少数几个人在操作着,凭他们扳不倒他们郭家人,便依靠政府力量了。他进一步申明,必须抗拒此次拆迁行为。
他又说大家都是吃国家公饭的,不要轻而妄动,否则敢丢掉饭碗的,实在不行就让老妈死扛。如果他们真要拆除旧屋,老妈就睡在床上不要到外面去,谁敢把如同宝贝似的老人怎么样?
郭老太太同意当部长的儿子的意见,表明她从即日起,死守阵营,他们所有的孩子们全都去单位上班,佯装什么都不知道。
从此以后,郭老太太就穿上美丽的旗袍,活似宫庭里的老太后,成天坐在大门上的椅子上,等待着来拆他家旧屋的人。如果有人来强拆她的老屋,那就连她这把老骨头一并铲了。
连续守等了几日,郭老太太并没看到有人开着铲土机挖掘机来拆房,心想:人常说,好汉怕懒汉,懒汉怕死汉。说到底,还是死汉最厉害了。她有些满意地笑着,照例坐在大门上的那把她公公留下来的太师椅上,一日一日地过去了。
其实,在这些日子里,夏婷派人每天都去郭家大院外面窥视,总能看到郭老太太打着瞌睡坐在门口的破旧的椅子上,像一名中过子弹的老女兵。
他们仔细谛听院子里面的动静,阒静无声,每到下午才有人回到老屋。他们终于弄明白这家人的真实情况,白天只留老太太一人照看门户,晚上有人回来陪伴老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