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末小旗兵 > 第458章 有人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刚刚开始卸车的时候,付宁就觉得有道视线热辣辣的落在自己身上。

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里废弃的院子有四个,正好儿四家住一个院儿,付宁他们几个随便找个堂屋就凑合了。

那些远道而来的人纷纷从车上卸下家什,让他们最兴奋的是屋后山根儿下面的那口井。

“嘿,有水!”

这两年可是把人给旱怕了,看见水就跟看见亲人似的,让人心里那么踏实。

“据说这井在好年景的时候,水都能流出来。”

付宁也跟着凑了凑热闹,但是说完了这话往回走的时候,那股被窥视的感觉又来了。

这回不光是他,苗义也感觉到了,几步走到他旁边,捅了捅他的胳膊,用眼睛示意了一下方向。

付宁抬眼看过去,没有看到人,只看见了不住摇晃的灌木枝条。

“都警醒点儿,让三利他们家伙儿别离身。”

苗义低低“嗯”了一声,去该落几个弟弟。

付宁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带着几个老人家在附近的山上转一转,让他们对拾福峪这个地方有个印象。

晚上他拿出那张水利设施的规划图,跟他们说,哪里要挖渠,哪里得用石头垒出堤堰,分出一层一层的梯田。

这五十多人里,壮年的劳动力不到三分之一,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占了一半儿,剩下都是孩子,最大的也就十一、二岁。

付宁给他们都安排了活儿,壮劳力不用说,挖渠、垒石头、拉土都是他们,上了岁数的跟着划线、铺土,孩子们跟着捡捡石头就行。

几个腿脚不灵便的大娘就留在院儿里做饭,付宁从张家口买了些棒子面和咸菜,这开始干活儿了就不能顿顿喝稀粥了。

自从那天他们发现有人看着他们之后,一连几天都没什么异常。

弄得付宁觉得自己是不是神经过于敏感了,什么视线啊、摇晃的树枝啊都是幻觉啊?

等他们都看好了地形,分好了工,说明天就开始干了,才有人找上门来。

看着那个油头粉面,拄着根棍子在门口喘粗气的男人,再看看他身后一帮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壮汉。

付宁心里有一种“你怎么才来啊”的怨念。

为了等你们,我把工期都推迟了两天,就为了踏踏实实干活儿,你说你们耽误多大事儿吧!

他心里吐槽着,嘴上还得招呼他们,“呦,几位找人还是问路啊?”

领头儿那小子可算是把气儿喘匀实了,小脖子一梗,“不找人,不问路!”

“那您这是……?”

“甭管我,你先说说你们是干嘛的?”

他捋着上嘴唇上两撇老鼠须子似的小胡子,下巴扬得高高的。

付宁指了指身后的人,说他们都是外地来的,看着这儿能落脚,也扫听了这块地方没人住了,打算占几天。

“甭蒙我!我可听见你们说了,又是挖渠、又是整地的,你们可是要扎根的意思啊!”

扎根儿怎么了?付宁看着他不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那人等了会儿,没等到付宁的回应,只好自顾自接着往下说:“这地方是你们说占就占的?”

“不然呢?我问过了,荒山野岭是无主的。”

“谁说没主儿啊?县里就是主儿!我是代表县里来的!”

“这么说您是县里的官老爷?”

“嗯”,他从鼻子里挤出个声儿来,下巴往上一抬。

付宁却是朝着他一伸手,“证据呢?您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土匪扮的呢?”

这种要求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那人比划了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苗义带着人反而从后面抄了这帮人的后路,手都揣在兜里,那鼓起的大包,任谁都不会认为,他们的兜里只有手。

“他……他……他能证明!”一把被拽过来的是前面那个驿站的老板,上次付宁他们过来的时候,也是在他那儿住的。

看着那老板转着圈儿的作揖,拍着胸脯保证,这些人都是官差。

“行,我信您。”付宁说完了这话,又转身对那个大油头说,“那您的这回来是……?”

“地能让你们白占?一寸一寸给我量好了,出钱!开荒有开荒的钱,住在这儿有住在这儿的钱!

种地有地捐,在咱们县上得交治安费,还有卫生捐、平安捐等等,对了人头税先交个二十年的!”

看着他在那儿说的口沫横飞,付宁一乐。

老子在南京托人弄呛的,就是防着你们这是一手儿呢!

老羊倌儿能在这个地界儿作奸犯科这么多年都没人管,说他上头没人?鬼都不信!

“这位老爷,有个问题咱们得先说清楚了,这地方在县里,不假!那县里是不是也得归上头管啊?不能仗着山高皇帝远,真当了土皇上吧?”

“你什么意思?”

付宁笑眯眯的拿出了黄琛帮他搞的那个证明,往前一递,“您瞧瞧这个?”

结果人家根本不看,反手就扔回来了,“什么玩意儿?直接说!”

这家伙不会不识字吧?

心里嘟囔着,面上可是一点儿不带,“这是咱们南京的民国政府发的凭证,这块地方被农矿部征用了!要建试验场!”

这个答案太出乎来人的意料了,半天都没说话。

愣了一会儿神儿,他挥了挥手,“什么南京不南京的!这儿咱们爷们儿说了算!”

他话音还没落,付宁笑着往前两步,一手搭在了他肩膀上,他刚想把付宁的手扒拉下去,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顶在了他的腰眼上。

余光一瞥,好像是……枪?!

他立马老实了,甚至腿还有些发软。

付宁依然是满面笑容的揽着他的肩膀一块儿往门外走,“自己人,别急!咱们好好儿聊聊!”

他压着人在墙根儿底下一蹲,枪口还是稳稳的顶着。

怎么说呢?这块地方农矿部看上了。

大家都是吃官饭的,你们收了那些税啊、捐啊、费啊,不也是给县里上上下下这么多张嘴找食儿吗?

跟我们要钱,那不成了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吗?

是不是这个理儿?

枪口之下,付宁的话跟真理一样,那小子就差把脑袋点下来了,一个“不”字都没有。

付宁把两块大洋悄悄往他兜里一装,就听见“当啷”一声响。

“您回去多给说说好话,县太爷要实在是不信呢,您让他给南京发个公函问问,就都清楚了。”

“没问题!没问题!一家人,误会!就是误会!”

付宁重重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把枪收起来,刚站起来,就听见山前的路上“当、当”的铃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