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619章 让位太子·彻底断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9章 让位太子·彻底断绝

另一个人对此有些嫌弃:“诸位,我们又不是宋朝的人,并不需要面对辽国金国,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外族统治的事情?难道不能直接努努力,杜绝外族入主中原的事情吗?”

这样,不就不用管什么外族过河拆桥、自己到底要不要支持汉人豪强的事情了?

-

杨坚一拍大腿:“朕就说么!不想要完全汉化也可以啊,就给汉人和自己搞两个体系,辽国能这么做,说明这么做确实有可行性啊!”

他之前就想过,如果不想完全汉化,但是又认识到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汉化,同时还不想让汉人爬到己方头上……那就分开两套班子嘛。

这不,这就有了一个真的这么做的例子了,辽国就推行了这个制度,看起来效果也还可以。

【但在后来,可能是因为他察觉到了汉人官僚势力的飞速膨胀,也可能是他觉得需要搞一搞平衡、以及终究不那么相信汉臣,总之,接着一个原本的汉人世侯的反元朝起兵,忽必烈解除了汉人世侯的兵权,地方上推行军民分治,从汉人世侯一家独大变成了蒙古、回回、汉人分权。】

【在中央层面,忽必烈也削弱了汉臣的权力,转而开始任用色目人——自此,汉化的进程被打断,汉臣的权力也开始下滑……】

【不过,忽必烈把不少汉臣都放到了太子身边,这似乎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于是,汉臣们也开始竭力辅佐太子、影响太子,太子看起来也非常认可汉化……不过,太子和皇帝的冲突是一个永恒而无法避免的问题,哪怕是在蒙古政权中也同样。】

【随着忽必烈年迈,太子壮年,朝中甚至有人不知道是真心还是故意,写了一份劝说忽必烈禅位于太子的奏折,虽然被汉人官员第一时间压下,但也被反对党知晓,最终还是捅到了忽必烈面前。】

【经此一事,虽然忽必烈看起来也没有废除太子的意思,但情况终究不同,最终,太子病死。太子一死,汉臣势力再无兴盛可能——顺带一提,忽必烈一个人的在位时间,就占了不过百年的元朝的一半。】

“???”李世民等人满脸迷茫。

这上面说什么?

忽必烈在统治稳定之后,就开始分化汉官力量,削弱汉人世侯,军民分治,三方分权互相牵制……这没有问题,非常正常,不管是哪个正常皇帝,都不可能放任手下真的有人能够自治一方,直接自行掌控地方军政钱粮官员任免赋税收取等大权的。

——这几乎就是大唐后期的那种节度使了。

而大唐当年难道不想要干掉这些节度使的地方割据吗?当然想的,只不过没有能力而已。

忽必烈如今有这样的能力,他当然会这么干。

至于说他心里面是不是最不信任汉人,宁愿相信什么回回色目都不相信汉人……这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关键的。

忽必烈把汉臣又都放在了太子身边,并且放任他们影响太子……

这也没问题,甚至说明,忽必烈虽然自己忌讳汉臣,但是他心里面对此还有几分清楚,知道元朝想要在中原长久统治下去,不可能真的不继续汉化,也不可能真的脱离汉臣。

接下来,汉臣要做的,就是真正影响到太子,让太子真心觉得汉化很好、应当汉化、愿意汉化,然后等到太子登基,继续推行汉化……

至于说皇帝和太子的冲突,,这也很正常,总是要有那么点矛盾的,任何人之间都如此,何况真的涉及到了生死大权的皇帝和太子?

李世民等一众李家人对此丝毫不介意,这太正常了,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接下来……这是什么东西???

“直接上书劝谏忽必烈让位给太子???”李世民都一时间没有绷住,震惊出声。

——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写这封奏疏的人,脑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如果这个人其实是心怀恶意,实际上根本不是太子这边的人,而是太子敌对派系的人,目的是为了挑拨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甚至想要让皇帝对太子产生不满和敌意,继而废除太子,立其他皇子……

那李世民要说,他这个做法还有那么几分可取之处。

就算皇帝发现了这种人的用心险恶,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

没办法,知道这完全是挑拨,不等于不会被挑拨啊!皇帝这个身份,对上太子,就是这样……即便是李世民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如果真的有朝一日看到这种内容,心里面不会有那么些想法。

但如果这个人并不是敌人,就是太子这一方的人,真心实意拥护太子的话……那李世民就真的很好奇,这人的脑子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直接劝说一个打天下的皇帝让位给太子?!

这是生怕太子死的不够快吗?

哦,果然,太子直接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