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 第505章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政府对面,有一排临时建筑,几个年轻人正拿着图纸比划着。

“爹,那就是镇长和几个办事员。”

李开诚瞬间满面笑容,走上前去拱手打招呼:

“刘……镇长,别来无恙乎?”

“咦,李掌柜?”

那个拿着图纸的年轻人正是镇长刘锐意。

嗯?认识?

两人这么亲切,倒是把李秀文弄懵了,他刚想介绍来着。

“哈哈,竟是你到李家镇当镇长,一直没来拜访,还望海涵!”

“李掌柜,还是叫我小刘吧!”

刘锐意客气的拱手回礼:“这里叫李家镇,我还想着会不会是李掌柜的家呢!”

两人是在姑苏城相识。

李开诚经营牛羊贸易,前两年的牛羊,全是从政府采购,乃是军队从白人手上没收而来。

政府和他交接的办事员,就是刘锐意。

“刘镇长,不知可有幸邀请您到寒舍叙叙旧?”

李开诚环顾周围的环境,临时办公室有些寒酸。

于是发出邀请。

他也不会真的叫小刘,身处满清那种封建社会熏陶,深刻了解芝麻官也是官。

“李掌柜,很抱歉。”

刘锐意摇头拒绝,大夏帝国对官员的品行是很严格的。

“不是我拿架子,而是我们公务员有纪律,不能吃请。还是感谢您的好意!”

他毕业几年就能外派独挡一面,能力和抱负可见一斑。

不能在纪律上影响自己的前程。

其父给取名“锐意”,就是锐意进取的意思。

他见李开诚还要邀请,立刻打断道:

“我还想拜访李家老爷子,现在李掌柜既然过来,我直接和你说吧!”

他向几个办事员示意后,一行人进入到临时办公室中。

“李掌柜,镇政府已经成立,劳您通知镇上百姓办理入籍、置换各种契约。”

刘锐意等人来此一个多月,忙着安排镇政府、学校、道路等修建。

还没来得及正式接管民政事务。

李家镇现有百姓,都只是在港口办理过入境文书。

没有正式入籍,没有户口本。

包括镇上的土地、宅基地,都只是县政府给了一个临时批文,没有给办理正式的地契、房契。

“好的,乐意效劳!”

镇上的人几乎都是他们李氏族人,可以正式入籍,求之不得。

“李掌柜,针对原来临时分配的土地、宅基地,官方会重新测量尺寸办理书契,希望不要介意。”

刘锐意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丝毫不因两人的交情而打擦边球。

官方原来只是给了一幅标准版规划图,测量、划分都是负责建镇的李氏负责。

“呵呵,理当如此。”

李开诚也不以为意,他认识刘锐意两年,知道他的性格。

“我准备将另一个省分配的土地,置换到李家镇,不知可否?”

“可以的!”刘锐意微笑着点点头,并且给出方案:

“只需在那边的镇政府办理土地归还、销户迁出,就可在此重新落户分地。”

说到这里;

他考虑两人的交情,在规则范围提醒一句道:

“归还土地的时候,可以向政府申请一份熟地补贴。”

这种大夏帝国内部人口迁移,有一套成熟的制度。

原址的土地是开垦多年熟地,新土地可都是荒地。

政府会给一部分开垦补贴。

上交的土地,很快会被分配给那些家里儿子长大要分户的家庭购买。

即使要交一部分开垦费,这些家庭也是很愿意的。

“哈哈,多谢刘镇长提醒,以后就要在您的治下生活了!”

“呵呵,看来李掌柜是准备彻底迁居江宁省了啊!”

两人相谈甚欢。

“刘镇长,李家镇的镇政府大楼、学校,还需要多长时间建成?”

李开诚还想着将家里那几个读书的孩子,转学过来呢。

“县政府已经下令,下半年开学之前,新学校就必须开始接收学生。”

刘锐意指着外面那政府办公大楼,自信的说道:

“以现在的建设进度,应该不是问题!”

大夏帝国的这种镇政府大楼,都是固定款式;

千篇一律!

不管到了哪个镇,看到这个楼,就知道是镇政府大楼。

图纸现成的,建设的工人都是老手艺的黑奴,已经形成严密的流程。

这些都是大夏帝国二十年前就设置好的规制。

当时;

考虑两个原因。

一方面,要树立官方建筑的威信;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建设乡镇,相当于一种快餐。

毕竟;

大夏帝国版图,增加太快了!

“还有一件事儿,还需李掌柜大力支持。”

刘锐意话锋一转,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戚钦差向南部九省发布了一项政令:大力发展各地乡镇企业。”

“李掌柜对李家镇最熟悉,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这一项政令,是戚志强开创性的设置。

他总览南部九省政务,这一穷二白的地方要迎接大量移民。

不可能所有民生物资都从其他地方运输。

调动这些老移民的财力,在各乡镇都建设民生相关的工厂。

“终于要开启大移民了吗?”

李开诚看完那份文件后,知道这是在为移民做准备。

“李家镇必定全力支持!”

一年五百万人的移民数量,分到每个省五十万人,再到每个郡约五六万。

每个县数千人;

每个镇也有数百人。

他仿佛看到了无穷商机,数百人要安家,衣食住行,不管哪一项都可以赚大钱。

况且;

这场移民,恐怕会持续很多年,稳赚不赔。

这也好在满清有三四亿人口基数,每年自然人口增长都有数百万。

能充分满足大夏帝国的移民需求。

“好,有李掌柜协助,李家镇一定可以快速发展。”

刘锐意为了自己的政绩、仕途,引诱的说道:

“此地处于周围四县的核心之地,未来可能成为一个交通枢纽,铁路经过这里也有可能。”

“铁路?!”

李开诚闻言,大吃一惊。

他知道大夏帝国历来的惯例,在新土地上都会修建大量铁路。

“铁路真的会经过李家镇吗?”

“这几年正在大范围测量规划,按我的预估,姑苏山作为潘帕斯大平原唯一的山脉,必定会有铁路经过。”

刘锐意继续忽悠:

“交通部的铁路规划,考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口数量!”

“好,李家竭尽家财也要投入进来,我还有几个商贾好友,把他们拉过来!!”

李开诚非常激动,似乎被忽悠瘸了。

表现的迫不及待:“刘镇长,我先告辞了!”

“呵呵,李掌柜先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