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林天:无限神豪 > 第346章 开公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世界的林天,生日是2005.1.1,所以他已经成年了。

校外。锦官城工商局。

“你好,我注册公司。”

“好。注册资金多少?”

“100万。”

工作人员飞快的办好了手续,并指引林天弄下一步工作。

“不愧是锦官城,这对待小微企业的态度,领先了很多啊!”

林天内心感叹。

仅仅一个下午,林天已经弄完了手续。

“今天先到这吧,明天再去收购一家公司。”

次日,林天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

“你好!有什么业务需求?”

接待的是一个实习律师,也就比林天大五岁,刚刚毕业不久。

“问问有没有企业在托管出售的。”

“跟我来。”

“张律,这位客户想要收购一家公司,”李琳琳说道。

“可以啊!我手边正好有几个托付客户。”

“这是咨询费。”林天已经转了2000块。

张伟立马拿出了一堆资料给林天。

林天看的头大,随便要了一份,“就这个吧,让老板联系我。”

“好嘞!”

三天后。

张伟打来电话,林天去律所。

“林老板,您真的愿意收购我们厂吗?”一个中年男人激动的问道。

他的厂,濒临倒闭。。。

“开个价吧!”

“就,500万吧。为了这个厂我前后投可2000个,可惜唉。”

“好。”

然后,两边进入了法务交接流程。

大安家具厂,正式归入安克投资有限公司旗下。

林天这时候发现,自己好像缺个法务。

“你愿意来我公司吗?每月工资是你现在的两倍。李琳琳也可以来,你们就是我法务部的班子了。要多少人,都可以给我招!”

张伟沉思,最终点点头,“好!”

李琳琳也点头。

拜托,在这做个实习律师,能比得过去大企业当法务吗?

“三天后,这个地址找我。”

地址是林天前两天物色的办公室,成品,直接可用。虽然旧了点,但是现在来说,合适了。

“好!”

而后,两人就直接去辞职了。

“这光明律所,确实有点意思。”

——

这天,他们在星云大厦b座16楼相遇。

张伟看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虽然大,但是有点慌。

“琳琳,我们真的没来错吗?”

琳琳点点头。

林天到了。

“两位,我先预付一个月工资。张伟,6万,李琳琳2万。”

账户实在的余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你俩先找个位置办公吧。任你们挑。”

两人看着年前这个只有18岁的老板,只希望不是哪个出来玩的富二代。

两人迅速投入状态。

“要不先招点人?”李琳琳说。

“好。”

于是,李琳琳发布了招聘信息,专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不出三天,员工突破百人。

这天,林天分配职务。

“张伟!你当法务部部长,李琳琳位副部长。有几个法律转业毕业生,交给你们了。”

“徐财!你带10个财务毕业的,组建财务部。”

“马茂,你为人事部部长,尽快和财务部做好工资计划、人事框架。”

“陈财!你作为投资部部长,立即开展工作。”

……

此时,是林天的安可投资成立的第十天。

好的,这是基于你提供内容的续写,聚焦于公司初创期的混乱与林天的应对:

星云大厦b座16楼,安可投资有限公司。

第十天的朝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泼洒在空旷的办公区。原本显得宽敞的空间,此刻被临时拼凑的办公桌和百十号年轻人挤得满满当当。空气中混杂着新电脑的塑胶味、廉价复印纸的气味,以及一种名为“迷茫”的荷尔蒙。

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压低嗓门的交谈声嗡嗡作响,却没有形成高效协作的节奏,更像一场大型的、无序的即兴演奏会。

林天站在自己那间用磨砂玻璃简单隔出的“总裁办公室”门口,眉头微蹙。他看着眼前这幅热闹却混乱的景象:财务部角落,两个实习生正为一张贴错的报销单小声争执;投资部的陈财对着电脑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放空,显然还没找到具体的切入点;人事部的马茂抱着厚厚一摞简历,在工位间穿行,像个迷失的邮差;法务部的几张新面孔则埋头在成堆的文件里,动作生涩。

张伟和李琳琳快步走来,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色。

“林总,”张伟压低声音,“人招得太快了,琳琳发布的招聘信息反响超预期,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都还没完全梳理清楚。现在各部门之间衔接有点…乱。”

李琳琳补充道:“特别是徐财刚组建的财务部,都是没经验的毕业生,凭证录入慢,审批流程也混乱。马茂那边还在紧急做薪资方案和岗位说明书。”

林天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太多波澜,仿佛这混乱早在他预料之中。他甚至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乱?乱就对了。创业公司,哪有不乱的?乱是活力,乱是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嘈杂的办公室,“告诉马茂,薪资方案今天就给我定稿公布,按行业标准中上水平走,别让新人心里没底。岗位职责让他和你们几个部长立刻碰头,今晚之前,每个部门的核心职能和简单流程必须贴在墙上!不需要完美,先跑起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让张伟和李琳琳精神一振。

“可是,林总,”李琳琳犹豫了一下,“财务那边…”

“让徐财过来。”林天转身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很快,财务部长徐财,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神情紧张的青年,忐忑地站在林天桌前。

“账上有多少钱?”林天开门见山。

徐财咽了口唾沫,翻开手中的文件夹,手指有些抖:“林…林总,收购家具厂的500万已经划出,预付张部长和李部长的工资共8万,办公室租金押三付一、购置基础办公设备和电脑花了87万左右,还有…员工这个月的工资预算是…哦,马部长那边还没最终确认,但按百人初步估算…”他飞快地心算着,额头渗出细汗,“目前账面流动资金大约…还有400万出头一点。但…但家具厂那边听说接手后还没产生任何现金流,后续可能需要投入维持…”

林天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400万,听起来不少,但养着百来号人再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工厂,烧起来也快。

“账给我理清楚。”林天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压力,“三天内,我要看到一份清晰的财务报表,包括公司成立至今的所有流水、当前资产负债、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预测。让投资部的陈财也参与进来,评估一下家具厂重启需要的最低成本和周期。弄不明白,你和陈财带人加班,通宵也得给我弄出来!”

“是!林总!”徐财一个激灵,连忙应下。

徐财刚离开,林天的手机就响了,是张伟。

“林总,大安家具厂那边…有点情况。”张伟的声音透着凝重,“厂长刚刚紧急联系我,说有几个老员工听说换了老板,又得知厂子之前濒临倒闭,担心拖欠工资,今天一早就在厂里聚集,情绪不太稳定,要求立刻结清之前的工资,否则…否则就不让接手的人进去清点设备…”

林天眼神一凛。收购时只完成法务手续,资产的清点交接正在进行,没想到人心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他收购的不只是一个厂,还有一群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确定的员工。

“知道了。告诉他们,所有拖欠的工资,今天下班前,一分不少,打到他们卡上!让他们推选两个代表,把名单和金额报给李琳琳核实。”林天语速很快,斩钉截铁,“另外,通知厂长,我下午亲自过去。”

挂断电话,林天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锦官城鳞次栉比的高楼,阳光正好。他掏出另一个私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一个不起眼的App图标快速闪烁了几下,又归于沉寂。

“花钱的速度…还真是快。”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手机边缘。那平静的眼底深处,划过一丝极快、极深的计算光芒——像是在快速评估着某种无形的“储备”,又或者,在权衡着某个只有他自己知晓的、更大的棋局。

他转身,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张伟,琳琳,准备车,跟我去大安家具厂。另外,让徐财立刻调50万备用金,用最快的速度办理支付手续。不管账务流程现在有多乱,这笔钱,下午必须到位!”

办公室外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都安静了些许。年轻的老板要亲自去解决第一个棘手的“人”的问题,而公司内部那庞大的、刚刚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还在艰难的磨合中寻找着方向。十天的安可投资,如同一艘刚刚组装完毕就驶入风浪的巨轮,引擎轰鸣,却充满了未知的颠簸。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