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林天,生日是2005.1.1,所以他已经成年了。
校外。锦官城工商局。
“你好,我注册公司。”
“好。注册资金多少?”
“100万。”
工作人员飞快的办好了手续,并指引林天弄下一步工作。
“不愧是锦官城,这对待小微企业的态度,领先了很多啊!”
林天内心感叹。
仅仅一个下午,林天已经弄完了手续。
“今天先到这吧,明天再去收购一家公司。”
次日,林天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
“你好!有什么业务需求?”
接待的是一个实习律师,也就比林天大五岁,刚刚毕业不久。
“问问有没有企业在托管出售的。”
“跟我来。”
“张律,这位客户想要收购一家公司,”李琳琳说道。
“可以啊!我手边正好有几个托付客户。”
“这是咨询费。”林天已经转了2000块。
张伟立马拿出了一堆资料给林天。
林天看的头大,随便要了一份,“就这个吧,让老板联系我。”
“好嘞!”
三天后。
张伟打来电话,林天去律所。
“林老板,您真的愿意收购我们厂吗?”一个中年男人激动的问道。
他的厂,濒临倒闭。。。
“开个价吧!”
“就,500万吧。为了这个厂我前后投可2000个,可惜唉。”
“好。”
然后,两边进入了法务交接流程。
大安家具厂,正式归入安克投资有限公司旗下。
林天这时候发现,自己好像缺个法务。
“你愿意来我公司吗?每月工资是你现在的两倍。李琳琳也可以来,你们就是我法务部的班子了。要多少人,都可以给我招!”
张伟沉思,最终点点头,“好!”
李琳琳也点头。
拜托,在这做个实习律师,能比得过去大企业当法务吗?
“三天后,这个地址找我。”
地址是林天前两天物色的办公室,成品,直接可用。虽然旧了点,但是现在来说,合适了。
“好!”
而后,两人就直接去辞职了。
“这光明律所,确实有点意思。”
——
这天,他们在星云大厦b座16楼相遇。
张伟看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虽然大,但是有点慌。
“琳琳,我们真的没来错吗?”
琳琳点点头。
林天到了。
“两位,我先预付一个月工资。张伟,6万,李琳琳2万。”
账户实在的余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你俩先找个位置办公吧。任你们挑。”
两人看着年前这个只有18岁的老板,只希望不是哪个出来玩的富二代。
两人迅速投入状态。
“要不先招点人?”李琳琳说。
“好。”
于是,李琳琳发布了招聘信息,专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不出三天,员工突破百人。
这天,林天分配职务。
“张伟!你当法务部部长,李琳琳位副部长。有几个法律转业毕业生,交给你们了。”
“徐财!你带10个财务毕业的,组建财务部。”
“马茂,你为人事部部长,尽快和财务部做好工资计划、人事框架。”
“陈财!你作为投资部部长,立即开展工作。”
……
此时,是林天的安可投资成立的第十天。
好的,这是基于你提供内容的续写,聚焦于公司初创期的混乱与林天的应对:
星云大厦b座16楼,安可投资有限公司。
第十天的朝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泼洒在空旷的办公区。原本显得宽敞的空间,此刻被临时拼凑的办公桌和百十号年轻人挤得满满当当。空气中混杂着新电脑的塑胶味、廉价复印纸的气味,以及一种名为“迷茫”的荷尔蒙。
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压低嗓门的交谈声嗡嗡作响,却没有形成高效协作的节奏,更像一场大型的、无序的即兴演奏会。
林天站在自己那间用磨砂玻璃简单隔出的“总裁办公室”门口,眉头微蹙。他看着眼前这幅热闹却混乱的景象:财务部角落,两个实习生正为一张贴错的报销单小声争执;投资部的陈财对着电脑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放空,显然还没找到具体的切入点;人事部的马茂抱着厚厚一摞简历,在工位间穿行,像个迷失的邮差;法务部的几张新面孔则埋头在成堆的文件里,动作生涩。
张伟和李琳琳快步走来,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色。
“林总,”张伟压低声音,“人招得太快了,琳琳发布的招聘信息反响超预期,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都还没完全梳理清楚。现在各部门之间衔接有点…乱。”
李琳琳补充道:“特别是徐财刚组建的财务部,都是没经验的毕业生,凭证录入慢,审批流程也混乱。马茂那边还在紧急做薪资方案和岗位说明书。”
林天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太多波澜,仿佛这混乱早在他预料之中。他甚至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乱?乱就对了。创业公司,哪有不乱的?乱是活力,乱是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嘈杂的办公室,“告诉马茂,薪资方案今天就给我定稿公布,按行业标准中上水平走,别让新人心里没底。岗位职责让他和你们几个部长立刻碰头,今晚之前,每个部门的核心职能和简单流程必须贴在墙上!不需要完美,先跑起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让张伟和李琳琳精神一振。
“可是,林总,”李琳琳犹豫了一下,“财务那边…”
“让徐财过来。”林天转身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很快,财务部长徐财,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神情紧张的青年,忐忑地站在林天桌前。
“账上有多少钱?”林天开门见山。
徐财咽了口唾沫,翻开手中的文件夹,手指有些抖:“林…林总,收购家具厂的500万已经划出,预付张部长和李部长的工资共8万,办公室租金押三付一、购置基础办公设备和电脑花了87万左右,还有…员工这个月的工资预算是…哦,马部长那边还没最终确认,但按百人初步估算…”他飞快地心算着,额头渗出细汗,“目前账面流动资金大约…还有400万出头一点。但…但家具厂那边听说接手后还没产生任何现金流,后续可能需要投入维持…”
林天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400万,听起来不少,但养着百来号人再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工厂,烧起来也快。
“账给我理清楚。”林天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压力,“三天内,我要看到一份清晰的财务报表,包括公司成立至今的所有流水、当前资产负债、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预测。让投资部的陈财也参与进来,评估一下家具厂重启需要的最低成本和周期。弄不明白,你和陈财带人加班,通宵也得给我弄出来!”
“是!林总!”徐财一个激灵,连忙应下。
徐财刚离开,林天的手机就响了,是张伟。
“林总,大安家具厂那边…有点情况。”张伟的声音透着凝重,“厂长刚刚紧急联系我,说有几个老员工听说换了老板,又得知厂子之前濒临倒闭,担心拖欠工资,今天一早就在厂里聚集,情绪不太稳定,要求立刻结清之前的工资,否则…否则就不让接手的人进去清点设备…”
林天眼神一凛。收购时只完成法务手续,资产的清点交接正在进行,没想到人心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他收购的不只是一个厂,还有一群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确定的员工。
“知道了。告诉他们,所有拖欠的工资,今天下班前,一分不少,打到他们卡上!让他们推选两个代表,把名单和金额报给李琳琳核实。”林天语速很快,斩钉截铁,“另外,通知厂长,我下午亲自过去。”
挂断电话,林天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锦官城鳞次栉比的高楼,阳光正好。他掏出另一个私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一个不起眼的App图标快速闪烁了几下,又归于沉寂。
“花钱的速度…还真是快。”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手机边缘。那平静的眼底深处,划过一丝极快、极深的计算光芒——像是在快速评估着某种无形的“储备”,又或者,在权衡着某个只有他自己知晓的、更大的棋局。
他转身,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张伟,琳琳,准备车,跟我去大安家具厂。另外,让徐财立刻调50万备用金,用最快的速度办理支付手续。不管账务流程现在有多乱,这笔钱,下午必须到位!”
办公室外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都安静了些许。年轻的老板要亲自去解决第一个棘手的“人”的问题,而公司内部那庞大的、刚刚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还在艰难的磨合中寻找着方向。十天的安可投资,如同一艘刚刚组装完毕就驶入风浪的巨轮,引擎轰鸣,却充满了未知的颠簸。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